她最珍贵(41)
可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里,李海迎向刚满十八岁的她交了底。
得知奶奶的死或许不是意外,她才开始关注花辞镜,从各种公众平台搜索有关“花辞镜”的讯息和学术成果。
都知道风辞的新接班演员为人很低调,网络上几乎看不到照片和采访视频,偶然间看到剧院宣传发了风辞的定妆照,她才把所有的信息对上号。
那一瞬间,犹如晴天霹雳。
至于现在,为什么会来到江晚云身边,她已经理不清楚了。但至少江晚云那天问起她目的是什么,她被万千执念荼毒的心已经不再能坦然的表达最初的愿望。
看着她对学生的温柔,林清岁心里怅然若失。
她多希望能回到六年前,回到听着江晚云好听的声线平缓地切换在梵语、英文、中文之间,告诉她演员那冲破边界的力量,总能让她在幕布后哭泣。
回到听她说真实主义的剧作家们,本意不在娱乐底层社会的贫苦女性,而是想要举起一面现实的镜子。
回到听她说神学和哲学,听她说各种宗教里如何解释生命的意义,听她发问人为什么要活在世上,以及,思考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到她一股脑坚定了要考戏剧哲学,不为了什么真相,也无关爱与恨,只因为某天在陌生的国度认识了一个温柔又伟大的灵魂,那个灵魂犹如一个预兆,在无数个梦里告诉她:
“来吧,牧羊的少年。”
“我不承诺你任何金银珠宝,只承诺你一段奇幻之旅。”
她遗憾,因为她也长大成了最无聊的大人,因为她已经许多年没有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她曾经也可以不这样活着。
“清岁,你也过来听。”
江晚云叫她,把她从混沌的回忆里唤醒。
林清岁便走上前去,而后又见她指导学生说:“现在你把我当作你的采访对象,我们来试验一遍。”
江晚云耐心等学生架好设备,才含笑点了点头:“开始吧。”
“嗯……老师您好,我是清欢大学舞台剧表演专业的学生。我想采访您几个问题可以吗?”
江晚云笑意一深,点头。
“在您饰演……嗯……”学生有些为难地苦想一番,抱歉道:“对不起江老师,我还没有准备好问题。”
江晚云脸上满是宽容:“没关系,没有话题的话,我们可以先拿‘花辞镜’举例。我主要听听你提问的视角,先试试,你不要紧张。”
“好……老师,我知道花辞镜原著脚本是以怀安县的真实故事为灵感改编的。请问在编成舞台剧的时候,体现地方元素的重点是方言,还是民族服饰?”
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了不少问题,但这些似乎都不是重点,江晚云让她储存好视频,拿过来一起分析。
“我们一点一点看你刚才录的片段,”她暂停在第一个问题:“好,比如说这个问题。你想知道其实是,花辞镜在编排时,以哪些方式来体现地方特色,对吗?”
学生点头。
“清岁,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林清岁思索片刻,江晚云五年前似乎告诉过她这个问题,就回忆道:“采访人切记不要给被采访者选项。”
江晚云会心一笑,颔首继续解释道:“是的。你们看这个问题,你刚刚给出了两个选项,方言,还是民族服饰。这个时候如果对方思维容易被提问者牵制,就会只在你给的选项里给出答案,A,或者B,或者两者都有,或者两者都不是。这样的话,一来是作为采访者,你干扰了被采人的思维。二来是,限定了选项,你能获取的信息就非常少。”
学生逐渐领悟,点头思索:“所以提问要直击要害,不要给人选择。”
“没错,”江晚云点头:“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在遇到对方不愿回答的话题时,你要怎么做?”
学生答:“从别的方向引导她回答。”
江晚云问:“怎么引导?”
学生思索一番,摇了摇头。
江晚云再次看向林清岁,目光含着温柔的笑意:“清岁,你来试试?”
林清岁思索片刻,先走向录像设备,把镜头放了下来。而后看向江晚云:“请问,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一旁的学生豁然开朗。
江晚云目视着林清岁,嘴角晕开许多欣慰的笑意,静默片刻后,才再看向学生解释:
“有些演员在面对镜头时有许多顾虑,所以切记,对你来说重要的是你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必要的时候,可以舍弃一切设备。”
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林清岁大多在旁听江晚云教学。
她早知道江晚云的确循循善诱,会认真倾听每一个微小的提问,即便有些问题连她都觉得有些幼稚可笑,江晚云也从来没有轻视懈怠。
她总是用包容又慈爱的目光看着白纸一样的学生。尽管本就孱弱的身体在经历这些天的打击奔波后,有些难以久站,脸上却时常笑着,从不扫人兴致。学生越聊越兴奋,忘了时间,她也始终耐心配合着。
过了午饭时间,那隐忍着疲惫的笑意越发勉强,暗暗深呼吸调节着体力,腰却依然坐得端正。
“不早了,江老师。”
林清岁终于看不下去,打了茬。
“江老师,我能跟您一起去吃个饭吗!我还有好多问题想跟您说!”
江晚云向来不会拒绝后生的求知欲,眼看要答应。
“不可以,”林清岁直接收了东西:“以后江老师的工作行程都需要提前跟我预约,今天是破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