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珍贵(40)
“拒绝那么多封邮件里,只有你那封,我考虑了三天。”
江晚云丝毫没有察觉林清岁的脸烧得火红,还心无旁骛地说着公事:“我看得到你天赋,你的灵气。甚至头一次感觉到,自己身为导师,还才疏学浅,实在不配去和前辈们抢一个这样的好苗子。”
林清岁终于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也还是万分不理解江晚云为什么非得在这种情境下聊这些,生闷气一样默默裹紧了被子。
当然这不怪她,毕竟她和李海迎偶尔同床共枕,睡前也都会漫无目的地聊些闲天。她尝试理解江晚云只是想找个合适的时机把心里话说出来。
但还是不理解她用了这么匪夷所思的开头。
“只是,试想一下,要带一个研究生毕业,至少要三年。一个好的项目,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去跟进。对于研究生来说,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大概最忌讳中途换导师吧……”
林清岁飞出去的心忽然被抓了回来。
她转头望向她,看着她笑意里的苦涩和怅然,虽然不想这样去猜测,可结果好像是唯一的。
“你……你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会撑不过三年。所以,才不带研究生的?”
她问得很委婉。
江晚云却直白地,又如说寻常事一般说起:“算命先生说,我活不过三十三岁。今年,我已经三十二了。”
林清岁心里咯噔一下。
“清岁,我不是不想要你,是怕自己命薄,要不起。”
理想的导师诉说着自己当初如何忍痛割爱,林清岁却并没有想象中骄傲自豪,相反,这她最不愿听到的理由。
不忍心背对她,也不敢看她,便转过身来平躺。手慢慢在被子笼罩的温度里寻找着她。
某一瞬,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她什么也没有安慰,什么也没有解释,只紧紧牵着她的手,她想驱逐她的孤独和恐惧,甚至妄想陪她一起对抗无尽黑暗和未知。
可她嘴笨,什么都不会说。
江晚云眉眼微微惊动,五指紧了紧,也回握住她。无声望着她,欣喜和感动却早就温润了她的眼眶,即便她什么也没有说。
第23章 牧羊少年因为她曾经也可以不这样活着……
船夫撑船,渔家撒网,新的一天又是个好天气。
江晚云推开门走出小院,看着水边民生精神,神采奕奕,心里头开阔,同时也怅然着逝者再看不见这好景色。
人世间岁岁年年,谁敢说它不值得。
“睡得好吗?”
林清岁又为她的肩头披上了一件外套。
她回眸一笑,颔首:“多亏有你,我睡得很好。”
林清岁哼笑,走到河边,朝着船夫挥挥手。似乎在炫耀着这是昨晚被江晚云握了一整晚的手。
船夫也冲他扬扬下巴,露出灿烂质朴的笑容,肤色是泥土一样的红:
“马上就能走!”
*
“你又带着我姐去哪了?”
江星辰守在门口等她们回来。
林清岁冷了他一眼:“你怎么还没走?”
“我还有正事没干呢!快叫我姐回来,我下午还赶飞机回去明天上班呢!”
“正事?”林清岁皱皱眉头,也没当回事,去屋里重新收拾出小药包,新接了壶水。
“哎呀!就是……”江星辰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跟在她身后解释一通。
林清岁一听也算是听明白了。
“那你等着吧,她一下船就去见学生了,也说有正事。”
说完,她提起新备好的助理包出了门,往戏班子那边去。
“诶?你怎么也走了啊!记得让我姐赶紧回来啊!”
不管江星辰在后头喊破喉咙。
*
“我先教你调设备参数。”
戏台前,江晚云正拿着从清欢市带来的东西,手把手教着一个青年演员,听说那女生同时也是学院其他教授手下的研究生,这趟来也为了毕业论文,很多材料需要收集,特地来请教江晚云。
“这个数字要调到7,然后这里有三个孔,都是插收音话筒的,三个话筒的用处不一样,看你需要哪一种,比如说这个,是可以直接别在被采人身上的……”
林清岁坐在离他们比较远的位置上,听江晚云认真又温柔地把复杂的录像录音设备一五一十地介绍给她,引发想起几年前的一次偶然。
说起来,江晚云大概不记得了。
她们的初见或许并不能算在半年前面试的时候。
林清岁高三那年,为一个国际竞赛项目去异国他乡做调研。当时因为小语种受限,一路都担心和当地民间艺人沟通障碍,好在艺术家们英文也都不错,也没想到外方教授那么贴心,为她请了个懂梵语的朋友帮忙翻译一些专业词汇。
外方老教授谈起这位朋友,只说她同样来自中国,硕士毕业之后去了他们的国度进修。几年研究生涯结束以后,在那个学术风格极其严谨,对年龄资历要求严苛的国度,成为了学院里唯一的不满四十岁的博士。甚至,她毕业那年才二十五岁。除了学术造诣之外,科研之余还是实践方向极具天赋的演员。
听着教授对“这位朋友”赞不绝口,当时才十六岁的林清岁,眼里也充斥着崇拜的光。
不想后来见面,她说起自己来自清欢附中,那位“朋友”也只轻描淡写地笑了笑,应她:
“那我是你的老学姐了。”
不外露情绪,也不爱炫耀自己的成就。这是林清岁对她的第一印象。
等确切的知道这位“老学姐”的名字,已经是从那往后一年半了。那年她刚刚追随着在异国他乡被燃起的热血和向往,考上了和“那位朋友”一样的大学,多方打听下,才知道她叫江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