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珍贵(95)
一早他们还没到的时候,传习所的木门已经打开,里头民乐声声,热闹轻快。乐队五六人,琵琶、古筝、扬琴、竹笛、二胡,演奏者都为当地的老人。据传承人说,他们不懂音律,不识谱,大多根据记忆来演奏民间音乐。
林清岁跟在一旁细细听着,觉得这样的内容江晚云一定喜欢,可再看她的神色,眼里却黯然无光。
她有些不解,却找不到理由。
传承人热情质朴,团队也各个上心。是哪里出了问题吗?只有江晚云一个人看得到的问题?
“江老师,差不多可以开始准备了。”
江晚云少见地沉着神色,去找张望德说了些什么,却好像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结果,摇摇头回来,脱去了外套,留下里头的传统旗袍。
等一开机,她又立马切换一幅热情明朗的笑容,跟着剧本走向,从古宅院的木门推门进来,与传承人握手,再走到乐器前一一听其介绍,交流。
到江晚云要说重要台词的部分,她却欲言又止了。
“停一下!”
张望德喊了停,工作人员便拿着剧本和水殷勤地走上前:“江老师,后面的台词就是说明咱们这次来采风,就是为了把安州民歌运用到花辞镜开场那一幕中。要做一个地方传统民歌和当代戏剧的融合,同时把咱们的安州文化带给更多人……”
“我已经说过了,安州民歌已经被证实,不是樊老笔下船歌的原型。我没有办法在镜头面前作秀,要做旅游宣传,要如何发挥这里的商业价值,那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
这段话,在江晚云心中酝酿太久,却迟迟没有说出口。
面对不知内幕的技术人员,再看了眼身后满眼质朴的乐队老人们,他们都没有责怪她“忘词”,满眼期待地看着她。还有传承人,因为要上地方电视台,拿出了压箱底的干净衣服。
她痛心地叹息一口气,还是没把心里的话说出口。
“抱歉,是我忘词了。我们再来一遍。”
林清岁这才察觉出异样,蹙了蹙眉。
她知道,江晚云从来不会忘词的。
民乐再响,木门又一次被推开,江晚云重新调整好了状态,走进来,再看不出一丝犹豫。
“非常感谢吴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安州民歌背后,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这一次来,其实也是为了……”
“我靠,下雨了??”
拍摄正到重点,天空忽然降雨,吓得设备老师口出脏话,立马拿衣服罩住了相机。爱惜乐器的老人也纷纷抱着自己视为生命的宝贝们躲进了屋檐下。
“怎么回事儿?不是雨,这水哪来的?”
江晚云随之抬头望,才发现哗啦啦的水是从院外喷洒进来,在天空划开一道弯弧。
陆杉拿了江晚云的外套来,为她披上,拿出纸巾为她擦了擦额间的水迹:“身上淋湿了吗?”
江晚云下意识找了眼林清岁,不见人,还是本能退开半步,含笑摇了摇头:“没事。”
工作人员去考察情况,从院外跑回来:“张导,是隔壁农田浇灌的水管爆了。”
一演员不敢相信问道:“水管爆了?水能这么大?”
张望德看了眼时间:“老先生,这大概要多久才能修好?”
传承人哭笑不得地解释:“这一方水管浇一片田,和你们城里人家里的水管了不一样,水压高得很呐!这一时半会儿修不好,老师们,要不我们换个场地?”
电视台那边的合作人先发话了:“不行啊,导演特地交代了,吴家老宅是重要旅游景点,一定要以这里为背景。”
张望德为难地叹了口气:“陆杉,你怎么看?要不,等修好了再来?”
陆杉看了眼江晚云:“晚云,你上次开会说过,你在怀安村那边发现了一个渔村,那段音频就是从那里收集来的,要不要,去那边再试试?”
江晚云眸色一亮。
会议上她多次提议,都因为没有确定的对接部分和采访对象,被驳回了。自己都还没有谱的事,也确实不好意思拉着团队过去,也就暂且放下。
张望德也只好让步:“但是电视台那边的任务还是要首先完成。旅游宣传片,渔村那边如果没办法拿出有说服力的东西,团队是不可能带过去的。”
江晚云争取道:“给我一天时间,我去找。”
一旁的陆杉讶异片刻,毕竟共事这么多年,他从来没见过江晚云不配合大部队,选择只身冒险。
水管修不好,张望德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只默许下来,脸色沉沉地走出小院。
云吹散开,水过阳光下,落入院中一道彩虹。
老人们也抱着乐器打道回府:“奇了怪了,这水管十几年了,年年检修,从来没出过问题啊?”
江晚云听了进去,本仰眸看着那道彩虹,也心存疑虑地回落下来。
只见木门外,林清岁站在那里,朝着田地的方向,难藏她纵火犯一样得逞的神情。
只听一声叹息,她又无奈摇摇头。
“这个林清岁,总是有让我出其不意的办法……”
又怅然一笑。
她墨守成规这么多年,才终于有人,在她寂静无声的古宅里,不管她同不同意,就如此胆大包天地落下那一道绚烂的彩虹。
从此乱了色调,打破了方圆。
第53章 杏仁“我们之间,是有什么误会吗?”……
“江老师,过来坐这儿!”
农家饭飘香四溢,劳累一天下来,人都是抱到了饭碗就狼吞虎咽起来。
江晚云准备明天去渔村的资料,忙到黄昏才出来盛饭,见大家分了几个小方桌,虽然每桌都在邀请她,却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坐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