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王叫我去出嫁(145)

而因为要意守丹田,回回俱不能到底,恋念越积越盛,躯壳已成将倾的亭台。

屏障外的铃铛响个不停,曳绪水起伏不定,偏偏艳阳当空,无风无雨。

已至巅顶,濯雪陡然泪下,抽抽噎噎。

嗓子已能出声,她尚未意识到,恍恍惚惚道:“胧明。”

想再多一些,又想说莫再继续。

回回俱是水到而渠未成,一下便被遏止,心下渴盼已堆得比山高。

“再说一句。”胧明在她耳边道。

濯雪闷哼不言,连灵台妖丹长大了一圈也没发觉,甚至不知道胧明的外伤是何时痊愈的。

胧明身上血污还在,遍体伤痕却已痊愈,新长的皮肉白生生的,看起来实在好啃。

隐隐约约瞧见一处好皮,狐狸忍不住露牙,咬上胧明脖颈。

只此一下,她连发丝都轻悠悠地抖搐。

“循环往复,直至灵台满溢。”胧明道。

修了整整七日,七日里物我两忘,什么天地三界,全被抛至脑后。

濯雪抵着胧明的肩窝合眼,失了神便睡过去了,她眼梢红晕未散,面上还有未干的泪痕。

雾障仍在,里边的声响传不出去,却能听到檐下玉铃摇晃。

胧明拥紧濯雪,坐了良久才回神,不紧不慢地施出术法,以涤净二妖身上的黏腻。

七日恍如隔世,众仙神辛苦觅来补天石,像缝织天衣那般,将瑶京缝回了原样。

瑶京上方的曜煜瑞光,已通通化为泡影,从此瑶京不再终日辉光万丈。

瑶京有了黄昏,亦会有夜色苍茫之时。

而那些受困于云端的陨仙精魄,全被仙神们送到了迂回地,以祈安息。

就在万丈尘土下,兰蕙化作龟身,带着众仙游入黄泉府,一眼便见到那坐在忘川边上刻灵牌的阎女。

阎女身边木牌堆叠如山,她仍是那不修边幅的姿态,长发曳至脚边,有一半垂进忘川,随着水波漂荡。

她低头镌刻逝者名姓,吹开木屑道:“久违了诸位,当下腾不出手接待,有事直说即可。”

众仙已到岸上,兰蕙摇身变作人身,拾起一块雕好的灵牌细看。

其上不光刻了名姓,还有忌日生辰,一看便知是刻给凡人的,且还是死在百年前的凡人。

兰蕙明了,阎王是在给百年前死在疫疾中的凡人镌此灵牌,听闻若得阎王亲自相送,来世将顺遂如意。

只是这里边的许多名字,许已转过生,有的多半连三生都过完了。

但阎女还是锲而不舍地埋头雕刻,她铸此灵牌,一半是为了泯去心中的愧疚。

“阎王有心。”兰蕙放下木牌。

阎女循声望去,眸光平静无波,摇头道:“我无心,百年前疫虫祸乱人间,我曾呈禀天律司,那时未得答复,以为凡间灾祸不足挂齿,便也不再留心,只当天意使然。”

“天律司亦是阗极的爪牙。”兰蕙道。

“命簿无端端起火,我当是妖鬼作乱,就连阗极亲自誊抄命簿,也并未起疑。”阎女冷冷一笑,状似自嘲,“直到后来权力屡遭阗极砍削,我才有所察觉,可惜为时已晚。”

“如今少了阗极,你定能顺心许多。”兰蕙温声。

阎女摇头,掌心从一列灵牌上抚过,“我之顺心,与这些凡人的命数相比,孰轻孰重?”

“事已至此,还请阎王多向前看。”兰蕙望向阎王司,“有一事,还想请阎王帮忙。”

阎女放下刻刀,“但说无妨。”

众仙相视一眼,最终还是由兰蕙道出。

兰蕙道:“天石崩坍,不少凡人无辜丧命,我想请阎王将那些亡魂送回人间,我与众仙会替他们塑好躯壳。”

阎女愣住,“既已死去,如何还能将他们送回故地?得有成千上万的生者目睹灾祸,而又有成千上万的魂灵,已到过黄泉府,除非将他们的记忆尽数抹去,否则人间定将大乱。”

“我知。”兰蕙颔首,“那便抹去凡人的记忆。”

“有违天命。”阎女惶惶。

“上仙作乱,而害凡人死于非命,更是有违天理。”兰蕙义正词严,“此番是要将倒转的乾坤,通通拨回原位。”

“我明白了。”阎女道。

一槌定音。

阎女腾身飞向阎王司,数不尽的命簿鸟一般翩跹飞动,整整齐齐叠上桌案。

她翻掌令页纸簌簌掀动,找出所有无辜丧命者,只一拍书案,便将亡魂通通召至塔下。

恰恰已过头七,死去的凡人都已告别乡土,再无鬼魂还在人间游荡。

众仙掐指施法,只一刹那,便造出了与鬼魂们一模一样的躯壳。

与自己的身躯面对面站立,众鬼彷徨而诧异,实在猜不出未来是福是祸,只能齐齐低头哆嗦。

“从何处来,还请回到何处去,辛苦各位走这一遭了。”兰蕙震出一掌,将单薄魂灵统统拍到相应的躯壳中。

片刻失神,此地只余活躯,已见不到半个鬼魂。

凡人们茫然无措,却还是拱手答谢,知道是仙人搭救,自己命不该绝。

只是凡人才刚躬身,后背便被骄阳照得发烫,眼前春光明媚,已非黄泉府。

坍塌的屋舍早被仙法妖力扶回原状,就好似七日前的灾祸,不过是梦魇缠身。

既然雷罚未降,又岂算违天悖理?不过是令八荒归位,日月重光。

天上倒是落下一片阴翳,仰头惊见青鸟携雨而至。

柔风甘雨恰似仙霖,浇得人神清气爽,将心尖那点来路不明的忧闷,也冲散了。

百姓犹回到七日以前,一个个喜不自胜,将悲痛忘得一干二净,独独那著书人,捏着自己不知何时写下的手稿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