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放榜提复?这么多文章,能看完吗?”顾砚抖开折扇摇着,神情语调都极随意。
“这哪有多少,明天辰正放榜,立刻就提复。
“你阿娘说你从去年腊月里就闹着要南下,她也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你有什么打算?”尉学政从上往下将顾砚看了一遍。
“舅舅点到这里做学政,我就是想过来跟着舅舅习学一二。”顾砚一脸认真。
“又跟舅舅鬼扯!”尉学政根本不信。
“今天晚上我就跟着舅舅阅卷,明天一早赶过来,接着跟在舅舅身边习学。”
尉学政眉毛高抬,再次上上下下打量着顾砚,“你娘说你自从腊月里病过一场,就转性懂事儿了,这是真懂事儿了?”
顾砚斜了尉学政一眼,没答话。
尉学政捋着胡须,爱不释眼的看着他宝贝外甥。
他这个外甥,无一处不好,无一处不美,以后也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姑娘!
………………………………
院试放榜之后是否提复面试,朝廷没有定例,由学政自定。
之前两任学政都是随机抽数十人提复,当面提问一两句经文律例就过去了,今年这位尉学政会怎么样,可就没人知道了。
李小囡不敢大意,和大阿姐一起,辰正前就赶到贡院门口,避在角落里,等着草案榜单挂出来。
几个书吏敲着铜锣,将一大张桑皮纸张贴在贡院大门外的照壁上。
等候的人群蜂涌而上。
李小囡紧挨着李金珠,随着人流往前涌,站在人群外围,凝神听着杂乱的高声唱念。
“三十七名商字桌……”
这份草案榜单是按桌号出榜的,商是李小囡的桌号。
李小囡用力拉了下李金珠,李金珠急忙看向李小囡,李小囡仰头看着李金珠,笑容从弯起的眼睛,流溢出来,一张脸笑成了一朵绽放的花儿。
离两人五六步,李文华胳膊揣在胸前,听的一脸茫然。
“考完了再跟他讲。”李小囡瞄了眼李文华,低低说了句。
“嗯!”李金珠也是这么想的,两人瞄着李文华,趁他不留意,挤进人群,在照壁后面等着提复入场。
仪门里出来两个书吏,抖开一份名册,扬声喊桌号。
李小囡松开李金珠的手,往仪门过去。
厚厚一份名册,足足两百来人,进了大成门。
李小囡走在庞大的提复队伍中间,慢慢调着呼吸,想着高先生的交待:
要是草案上的人很多,又全部提复,那这提复,就是用来黜落人的,一定要小心。
这一回没进号房,大成殿前摆着一排排的桌子,桌子还是以三字经为桌号。
李小囡坐到商字号桌子后。
片刻,一声清脆的铜磬声后,尉学政的声音响起:“试题已经放在诸位桌子上,择一题即可,以一柱香为限,好了,拆题吧。”
李小囡急忙拆开漆封,一共三张题纸:经论,史论,诗赋。
李小囡毫不犹豫的选了经论,立刻就开始构思。
书吏从桌子旁走过,收起了另外两张题纸。
从李小囡进场起,顾砚就微微眯眼看着她。
一身粗劣的黑灰衣裤,细长的脖子,细瘦的胳膊,垂着头,很小心,却不显得畏缩,嗯。这小妮子胆子大得很呢,都敢冒名替考了,真是不得了!
尉学政宣布开考后,顾砚下了台阶,在考场内慢慢走慢慢看着,一步步踱向李小囡。
第12章 对面不识
李小囡一路考到这场提复,头一回觉得时间紧迫!
李小囡一边构思,一边在草稿纸上潦草记下思路,大体想好起承转合,立刻就开始往正卷上写。
李小囡全神贯注,顾砚挪到她旁边,挡住了阳光,李小囡埋头写文章,根本没理会。
这一回不是装着全神贯注,她是真的顾不上别的了。
时间实在太紧!
一路考到现在,多少艰难,多少恐惧!
有没有这个秀才,能决定她们姐弟五个的生死,对她们来说,这个秀才重要泰山!
无论如何,她都要写出这篇文章,写好这篇文章!
无论如何,不能功亏一篑!
顾砚站住,仔仔细细打量着李小囡。
眉毛太粗了点儿,大概是画的,她哥哥的眉毛肯定比她粗,这眉毛画的太难看了,她自己画的,还是她阿姐给她画的?
太瘦了,太黑了,这头发也没梳好,乱七八糟。这手,小黑鸡爪子一般。
顾砚心里一阵酸软。
当年她陪着他熬到最后时,那双手也比眼前稍好一些,她幼时的日子过的比她说的苦得多得多。
阳光一直被挡着,就是说,这个人站着不动了!
李小囡的心提了起来,停了笔,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看向顾砚。
顾砚见她总算抬起了头,心情激扬,迎着她的目光,灿然而笑。
灿烂的阳光照在顾砚的金冠和华服之上,再擦过华服,照进李小囡眼里。
李小囡双眼迎着朝阳,眼前一片炫目闪动的金光,眼前的人金冠亮如朝霞,周身闪着毫光,金冠之外一团乌黑。
金冠和朝霞的光芒照的李小囡眼睛一阵刺痛,李小囡眨了下眼,面无表情的低下头,试卷上金星乱跳。
李小囡用手背揉了揉眼,再用力眨几下,稍稍缓解了眼前的金星乱闪,赶紧接着奋笔疾书。
那根线香又短又粗,燃得极快,她必须全力以赴!
她这篇文章,是能不能考上秀才的关键,是她们一家人的性命未来!
李小囡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低下了头,顾砚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羞愤尴尬一起涌上来,顾砚紧紧抿着嘴,下意识的扫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