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妙真来回看着五人。
从三当家到七当家,都是一脸干笑,却不说话。
“你们大哥活着的时候,帮里的琐碎细务,也是我帮他打理,这你们都知道。”吴妙真声音轻缓疲惫,“你们大哥走了,我原本……唉,可我只要活着,就得背靠成字帮,我不能看着成字帮危在旦夕,却袖手旁观。
“我还跟从前一样,跟你们大哥在的时候一样,打理那些琐碎细务,等到你们议定新帮主,一切听新帮主吩咐,这会儿,码头上这一趟两趟的事儿,你们给个章程,我来打点细务吧。”
吴妙真垂着眼帘,从声音到人都透着疲惫。
“大嫂,这事儿复杂得很,一趟算一趟是好,可是……”三当家一脸干笑,看向四当家,“你说是吧?你说说。”
“这事儿烦难极多,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头一条就是银子,是吧老五?”四当家一个传手,将难题递给了五当家。
“是不容易,哪儿来的银子是吧,老六说说。”五当家直接一个转手。
“这事儿么,要么行里让咱们一趟算一趟,要么,就得贴银子进去,简单是简单,是吧老七?”六当家传给了七当家。
“我觉得这是小事,大嫂看着办吧。”七当家呵呵笑道。
“对对对,不过就是银子多少的事,银子的事,大嫂作主就是了。”三当家急忙接话。
四当家五当家六当家连声赞同。
一趟算一趟还是算两趟,这事儿简单极了,要么就是丝绸行点个头,一趟就照一趟算,要么,就是帮里拿出银子贴补。
丝绸行那边他们找过了,朱会长大发脾气,放过狠话,让他们帮里拿银子出来,他们帮里肯定有银子,这银子全在邹家银库里!
这会儿,大嫂愿意出头承担,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就让她拿邹家银库里的银子贴补吧,先把邹家银库搬空了再说!
“我看,这些帮中细务,就由大嫂全权处置,我肯定信得过大嫂,你们说呢?”三当家接着道。
“我也信得过大嫂。”七当家立刻跟上。
其余几位当家跟着点头赞同。
“嗯,那就这样。”吴妙真穿过五位当家,率先出来,站到了邹当家棺椁前。
五位当家出来站好,吴妙真挺直后背,扫过诸人,冷声道:“从今儿起,咱们成字帮帮务由我暂代,五位当家暂时不再打理帮务,专心一意推举帮主。”
“谨遵大嫂吩咐!”最前面的五位当家抱拳应声。
后面诸人声音或大或小,抱拳应诺。
第178章 过了河可以拆桥了
苗媒婆捎了两三回话儿,让余家大奶奶回一趟娘家。
余大奶奶拖无可拖,眼看太阳开始往西边落了,慢吞吞蹭到余大郎身边。
余大郎正对着帐本,飞快拨着算盘,余大奶奶瞄着余大郎算好了帐,笑道:“帐都对上了?你这算盘打得真快,我眼睛都看花了。”
余大郎合上帐本,嗯了一声。
从何家村抄回来的东西都不值钱,人枷号了十来天,还是一文钱拿不出,唉,整整赔进去了三十七两银子!
李家那个妮儿可真是心狠手辣,竟然把织机拉走了!真不是个东西!
“阿娘捎话说想我了,前儿大阿姐打发人回去,也没见着我,大阿姐也很掂记我,这会儿店里没事儿,要不,我回去看看?”余大奶奶软声细气。
“你阿娘大前天不是刚来过一趟?跟苗婆子一道儿过来的。”余大郎想着那三十七两银子,心疼得难受。
“是来过,来是来了,不是又想了么。”余大奶奶偎在余大郎身上。
“你想去就去吧,这儿离你娘家不远,走走就到了。”余大郎将帐本放进抽屉里。
“空着手去啊?”余大奶奶嘟着嘴,软软的说了句,推了推余大郎。
“你阿娘上一趟来,拿走了两块料子。”
“是两块布头,一块大点儿,另一块也就半尺左右,也就能做两双鞋面。”余大奶奶虽说是驳回去的话,声调却极柔软。
“到对面拎一包果子。”余大郎数了二十个大钱,推给余大奶奶。
“就一包果子?我倒无所谓,自家亲娘,再怎么也不会跟我计较这个。这一包果子拿回去,有脸面也是余家的脸面,没脸也是余家没脸!”余大奶奶有些恼了。
“那你想拿多少?”余大郎没好气了。
“好歹也得四色礼吧,哪有一包果子回娘家的?我又不是光着身子嫁进你们余家的!”余大奶奶拧过身,也没好气了。
“你那嫁妆你还有脸说?”
余大郎想起他媳妇的嫁妆,心疼之余,又添了一重堵。
“嫁妆单子上写着花梨木柜子,敢情就是朝外那一面贴了一层花梨木薄板!嫁妆抬子上瞧着一匹匹都是绸子,原来是就最上头一匹是绸子,底下连粗布都有,把最上头的绸子扯下来一层一层裹上,就敢说都是绸子!”
“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这是嫌弃我了?”余大奶奶抱着余大郎的胳膊委屈起来。
“我没嫌弃你,这不是话赶话说到了。”余大郎烦恼的叹了口气,拉开抽屉,又数了三十个大钱,“再买两包果子吧,你就是回去看看,又不是正正经经回娘家,哪用得着四色礼,咱家的铜钿不是你的铜钿?再说,买多了你阿娘也吃不了。”
余大奶奶用帕子包了铜钿,到对面糕点铺子拎了两包点心,往娘家回去。
隔一天,吃了中午饭,余大奶奶和余大郎笑道:“阿娘交待了一点小事,让我找二阿姐商量商量,这会儿店里不算忙,要不我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