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家阿囡(276)

周沈年说着,笑起来。

“都应了要去?定在几月?”蒋漕司紧跟问了句。

“还真没有答应的,一个都没有。”周沈年捋着胡须笑,“不过,到时候必定一家不少,都得赶到临海镇。”

周沈年的话顿住,微微欠身往前,笑道:“您看这秋蚕茧,都抢上了。”

蒋漕司跟着笑起来,“那倒也是。定在了几月?”

“这要看各家海商什么时候能到临海镇,最快也要腊月初了。”周沈年笑应了句,接着道:“织坊事关民生,临行前,世子爷嘱咐在下:路过杭城时,过来跟漕司禀一声,托漕司的福,织坊虽说停工,总算没出什么大乱子。”

“不敢当,这都是托了世子爷的福,世子爷心怀江南,运筹得当。”蒋漕司急忙奉承回去。

托他的福这句话,他可不敢接。

“在下就不多打扰漕司了。”周沈年站起来,拱手告辞。

“多谢周先生拨冗而来,我送先生。”蒋漕司站起来,将周沈年送出屋,被周沈年坚定无比的拦住,站在门口,目送周沈年出了二门。

蒋漕司转身回屋,看着从茶水房出来的葛先生,皱眉问道:“你怎么看?”

“这是世子爷的善意。”葛先生答道。

“嗯。”蒋漕司嗯了一声,随即一声长叹,“这样的善意,不好消受啊。”

“世子爷今非昔比啊。”葛先生轻轻的啧了一声。

“嗯,从他到杭城,从杭城到平江府,直到现在,步步为营,确实今非昔比!”蒋漕司跟着啧了一声。

葛先生声音压得极低,“从前的世子爷,比庞大公子略差,如今的世子爷,可比庞大公子强太多了,我瞧着,世子爷这份老辣,只怕比庞相公不差什么,东翁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葛先生最后一句拖慢了语调,意味深长。

蒋漕司紧拧着眉,半晌,嗯了一声。

庞相公已经老了,庞家下一代的佼佼者庞大公子比其父差之千里,世子爷才不过二十出头,又跟太子爷亲如兄弟……

他是要好好思量思量,他们蒋家是不是该换座靠山了。

第231章 一了百了

平江城东的宅子里。

朱老太爷脸色铁青,朱老太爷的儿子朱九爷坐在朱老太爷身侧,正压着声音说话。

“……牙行的织工,最便宜的一个,也要一百两。

“收秋蚕茧的事儿,我上门问了几家,个个赌咒发誓死不承认,证据甩到脸上也敢咬着不认。收秋蚕茧的织坊太多,几乎是家家都在收,阿爹您看?”

朱老太爷慢慢吐了口气,缓和着心里的忿怒。

这些织坊鼠目寸光,只能看到鼻尖上的蝇头小利!

“这些,”朱老太爷吸了口气,咬着牙,“先不提。冬天的海商会才是大事!没想到何承泽这老东西这么卖力!”

“海商一向是跟咱们做生意来往,何家?”朱九爷小心的表示着自己的疑惑。

他阿爹正满腔怒火。

朱老太爷眼睛微眯又舒开,沉默片刻道:“最早,丝绸总行搭上那些海商,都是何家牵的线。”

“啊!”朱九爷眼睛瞪大了。

“何家,水深得很。”朱老太爷沉沉叹了口气。

“那咱们?”朱九爷有些慌乱。

“咱们朱家能连着两代人执掌江南丝绸行,是因为咱们背后靠着庞家,后来又捧出了王相公。身后有靠,可也是身不由己,咱们是人家手里的棋子。”朱老太爷声调低缓。

朱九爷脸色发白。

这是实话,一封封的京城来信正指挥着他们。

“京城又来信了?”朱九爷声调干涩。

“嗯。”朱老太爷往后靠在椅背上,呆怔了片刻,示意儿子,“你亲自走一趟常州城,叫石大头过来见我,悄悄儿的。”

“好。”朱九爷看着他阿爹,咽下了心里的疑问,站起来往外走。

朱老太爷看着儿子出了门,肩膀软塌下去,神情晦暗。

………………………………

石大头从平江城赶回常州城,叫了一桌席面,几坛子好酒,请了两个结义兄弟过来。

石大头示意两个兄弟坐下,自己一杯接一杯,一连喝了四五杯酒。

“出什么事儿了?”老二仔细看着石大头,问了句。

“大哥不是说去见朱老太爷?”老三拎起壶,给石大头斟上酒。

“朱老太爷对我有大恩。”石大头仰头喝光了杯中酒。

“他让咱们干什么?”老三问道。

“杀人。”石大头从老三手里拿过酒壶,倒满酒。

“这不是小事儿么。”老二松了口气,笑道。

“是哪家贵人?”老三看着大哥的神情,问道。

老二不笑了。

石大头两口喝光了酒,“一个小妮子,她身边跟着个镖师,功夫极好,打遍临海码头没有敌手。”

“就一个?一个人功夫再高也没用,双拳难敌四手,咱们多带几个兄弟,一通乱棍打死他!”老二啐了一口。

“除了这个镖师,她身边还跟着一个婢女,一个车夫,四个长随,都是平江城外王府别业的人,那个婢女,是那位世子爷的婢女。”石大头接着道。

老二听的瞪大了眼,老三愕然,片刻,老三苦笑道:“大哥答应了?”

石大头点头。

“这个人一杀,咱们从此就得亡命天涯了。”老二一声长叹。

“你俩走,我得留下。这人得是咱们杀的,和朱家无关,和丝绸行无关。”石大头将杯子扔到桌子上。

“这他娘的!”

“朱老太爷对我有大恩,他要我这条命,我得好好给出去。”石大头截断了老二的话,“江湖人要有江湖人的讲究。”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穿越兽世:兽夫宠妻请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