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砚的话顿住,看了一圈,落低声音,接着道:“东溪那边事关朝政,更不能让你去面对。”
“好。”李小囡点头。
顾砚有一丝意外的看着李小囡,李小囡笑着摊手,“我确实不知深浅。”
“那些供奉,”顾砚示意后院,“不必理会,也不必现在就让她们走,以后再说。出门时阿武姐妹两个一定要跟随侍候。”
李小囡点头。
“这几本是王府那两位先祖的折子和太宗的回复抄本,你看好了我让石滾过来拿回去。我走了。”顾砚指着石滾怀里的包袱。
石滾急忙将包着几本书的小包袱递给晚晴。
“多谢你!我送你。”
李小囡将顾砚送到二门,李文梁上前两步,接着往外送。
顾砚走到影壁前,看到阿武,站在,招手示意阿武。
阿武连走带跑上前。
“你擅长用什么兵器?”顾砚问道。
“长枪!不过没怎么用过。从前保镖的时候都是用刀,刀最便当,又便宜。我弓箭也好,百步穿杨!”阿武不知道顾砚问这个干什么,让她从军?那阿囡怎么办?
“明天我让人带你去挑杆长枪,再挑一把合适的刀。王雨亭能用兵器吗?”顾砚问道。
“能,她力气小,她喜欢这么长的弯刀。”阿武比划着。
“嗯,让她跟你一起去,你们两个护卫在李姑娘身边,兵器要趁手。”顾砚说完出门上马。
李文梁送到巷子口,阿武站在台阶下,看着顾砚一群人,说不出是叹气还是舒了口气。
原来不是让她上战场,也好,不用纠结为难了。
……………………
顾砚去看望李小囡,连带那一挑子荷花,在顾砚回去王府前,尉王妃就知道了。
看着顾砚进来,神态自若的长揖,自顾自坐下,尉王妃心头的火气倒落下去了。
儿子是她生的,是她养大的,脾气是她惯出来的,她能生谁的气呢?
“听说你挑着花带着礼去了李家,安抚好了?”尉王妃直入正题。
“阿囡说,早上那样的事,必定是咱们府上提醒她去抄经这件事不妥当。阿囡说她初到建乐城,一无所知。这件事是我的错,疏忽了她这份一无所知,是阿娘提醒了我。”
顾砚一脸笑。
“我想了一路,阿娘要看的是阿囡能不能像阿娘这样支撑起咱们王府,支撑王府用不着去敲京城各家的门。过几天就是浴佛节,宫里要在大相国寺礼佛祈福,我打算让尉家四妹妹带阿囡过去,阿娘好好看看阿囡言谈举止、接人待物。”
“我要是看不中呢?”尉王妃那份火气跳着想要往上窜。
“我小时候,言行理事有不妥当的地方,阿娘总是说的清清楚楚:哪儿不妥当,为什么不妥当。阿娘要是看不中,必定是阿囡有不妥当的地方,阿娘要是像我小时候那样,哪儿不妥当,为什么不妥当说的清清楚楚。”顾砚顿了顿才接着道:“若是可教可改,请阿娘容忍一二,若是教无可教,那阿囡就听阿娘安排。”
尉王妃看着顾砚,顾砚迎着尉王妃的目光,一路笑容。
“好。”尉王妃应声。
“有点饿了,今天有什么好吃的?”顾砚转头问当值的丫头。
“我这儿没准备你的饭菜,回去你自己院里吃吧。”尉王妃不客气道。
“明天我陪阿娘用晚饭。”顾砚站起来。
看着顾砚出去,尉王妃用力吸了口气。
从前她发愁她这个儿子过于憨直,不够耐心隐忍,仿佛一夜之间,儿子长大了,可她还没来得及欣慰,就出了退亲的事,现在又要娶这么个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媳妇!
唉!她更担心这个媳妇进门那天是她的苦日子开始的时候!
第278章 喝闲茶
隔天一早,李小囡收到了一封信一份请帖。
信是是史大娘子写来的,只有几句话,请她空闲时过去喝茶。
请帖是李文梁拿回来的。
送请帖的是平江会馆的会长赵思敏的太太孙氏。
赵思敏和洪世安的堂叔洪老秀才有一面之缘,借着这一面之缘先找到洪世安,通过洪世安又见到李文梁,给李小囡,当然还有李文梁和洪世安,送了这份接风洗尘的帖子。
赵会长这场接风宴安排在后天,李小囡让晚晴在请帖外面糊上信封,写上石滾两个字,让李文梁把这份请帖交给顾砚安排的那位管事,请那位管事转交给石滾。
这位赵会长后面是不是站着那位东溪先生,或是别的什么人,她一无所知,这样的接风宴,她去不去得世子做决定。
至于史大娘子那封信,李小囡把请帖封好交给李文梁,就让阿武套车出城,她现在就有空。
史大娘子迎在垂花门外,看着李小囡,露出笑意。
她想到了李小囡会过来,可李小囡这会儿就到了,那就是接到她的信立刻就过来了,这份立刻就过来了,让史大娘子心里说不清的妥帖。
迎上李小囡,史大娘子笑道:“我请你,是请你空闲无事的时候过来我这里喝喝茶打发时间,不用这么快赶过来,我这里没什么事。”
“收到信的时候,我正发愁去哪儿打发今天这一天呢。”李小囡笑道。
这是实话。
“不去抄经了?”史大娘子微微欠身往里让李小囡。
“你没听说?”李小囡尾音上扬,是真正的疑问。
史大娘子顿了顿,咽下那句’听说什么’的反问,点头:“潘家九娘子昨天过来看我,听她说了。”
“昨天下午世子就找我说话了,我去抄经这事做的不适合。唉,做贵人这事儿也挺不容易,普通人能用的法子,换到贵人身上就不合适了。”李小囡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