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黄显周有几分尴尬的笑着,坐到椅子上,看着一直看着他笑的周沈年陪笑道:”世子妃指点过我,可我还是没学会。”
“黄先生是个实心做事的人,世子爷只看黄先生做事,别的并不在意。”周沈年笑道。
“盐官县丝绸行的事查得怎么样了?”顾砚问道。
“下官手里能用的人不多,查到的有限。一是范升安的三子原本在府学附学,一个月前被清退回家,说是附学不合规矩,说是范升安往府学去了四趟,也没能让他三儿子重新回去府学;二是范升安的大女儿说是和丈夫生气,在范升安服毒前,已经在娘家住了一个半月了。
“除了这两件事,别的,范家织坊一切正常,盐官丝绸行一切正常,盐官县该从范家和丝绸行收的税银丁夫和之前没有任何分别,现在也不是要催收田赋丁银的时候。”
黄显周一口气说完,带着满脸歉意看着顾砚。
“你觉得范升安为什么服毒?为什么要到海税司门口?”顾砚问道。
黄显周欠身答道:“下官仔细询问过目睹范升安服毒的人,说范升安往海税司过去的时候脚步拖沓,神情晦暗呆滞,在海税司门口站了一刻钟左右,突然激动起来,喊着都是你们,你们这些吃人恶鬼,从袖袋里摸出一个瓶子仰头喝了。
“下官觉得这事很蹊跷,要么,就是盐官县在听说范升安服毒之后,已经把事情都抹平掩盖住了,要么,范升安就是受人胁迫诱惑。”
“抹平?”顾砚皱起眉头。
“盐官县县令孟令贤今年三十二岁,出自亚圣之家,举贤入仕,学问很不错,极其信守孟氏家规,奉行教化治世,却不通世事人情,这是他在盐官县的第二任,盐官又是小县,不设丞尉,他治理之下的盐官县的钱粮刑名,都在小吏们手里,各地吏衙都是父子师徒相传,吏衙各家又都连着亲,有什么事,要想抹平,大多数都能抹平。”黄显周一边说,一边看着顾砚的神情。
顾砚脸色阴沉。
“地方官一任三年五年,又必须远离本籍,地方小吏根深蒂固。”潘世易看着顾砚的脸色,后面的话没再说下去。
“今年雨水偏少,少到什么程度,你留意过吗?”顾砚突然转了话题。
“有所留意,是偏少,但还过的去,各个河渠里都有水,还算充足。”黄显周立刻答道。
“因为车水争执打架的事多吗?”顾砚接着问道。
“这是常事,像今年这样的情况,也就是打骂而已,要是河渠里的水也不充足时,为了争水,村和村之间,族和族之间,常有械斗发生。”黄显周答道。
“嗯,审问过范升安的家人仆从没有?怎么说?”顾砚话题转回。
“范升安老妻病倒了,长子游学在外,次子早夭,三子只有十六岁,惶惶然不知所措,还没审问。长随小厮管事都说没看出范升安有什么异样,有三四个还要再仔细问问。”黄显周答道。
“这么听下来,范升安的死十分蹊跷。”周沈年皱眉道。
“下官也这么认为。”黄显周点头赞成。
“你先回去吧,这桩案子你只管照常审理,不用多管,把精力放到海税司,那边是大事。”顾砚吩咐道。
“是,世子爷放心。”黄显周答应,站起告退。
黄显周从别业北门出去,上马赶回临海镇,别业西水门,盐官县令孟令贤的小船靠岸,孟令贤跟着小厮,快步进去,半个时辰后出来,上船离开。
何承泽一直等到临近午正,一个小厮小跑过来,请他去吃午饭。
何承泽跟着小厮一路往里进去,竟然直奔临近书楼的水阁,等何承泽看清楚水阁中的顾砚,以及周沈年和潘世易时,心提了起来。
第325章 得
顾砚看起来气色平和,周沈年和潘世易一脸笑容的和何承泽打了招呼,顾砚就示意众人入坐。
小厮很快就送了饭菜上来,很正常的家常饭。
何承泽心里更加没有着落。
吃好饭,顾砚吩咐将邻水一面的门全部卸下,顾砚站到平台边缘,低头看了看水位,示意何承泽,“你过来看看,这水位是不是比平时要低一些?”
何承泽更靠近边缘,蹲下仔细看了看,恭敬笑道:“是要低一些,大约有一揸。”何承泽伸出手指比划着。
“这里是别业最低洼的地方,水位还下降了这么多,看起来今年的雨水确实少了很多。”顾砚和周沈年说了句,看向何承泽笑道:“我一路掩人耳目,疾驰而来,是想到盐官县访查范升安死亡一案,进了盐官县才意识到,连周先生在内,我,他,他们,都是令人瞩目的外乡人,怎么暗中访查?”
顾砚这一番话是何承泽万万没想到的,直视着顾砚,竟然没察觉到自己在直视顾砚。
“我之前到临海镇是不是也是这样?”顾砚迎着何承泽的直视问道。
“不是不是。”何承泽恍过神,急忙垂下头,又赶紧抬起,垂眼陪笑道:“临海镇汇集无数商人和游历的人,各个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和盐官县大不相同。”
“范升安的事,你听说过什么没有?你怎么看?”顾砚坐下,示意何承泽也坐下。
“范升安的死很蹊跷。”顿了顿,何承泽抬头看了眼顾砚,微微落低声音道:“宋允的死,也很蹊跷。”
周沈年摇着折扇的手一僵,看向何承泽,潘世易惊讶的看着何承泽。
“东溪?怎么蹊跷?怎么看出来的?”顾砚上身微微前倾。
“东溪这一支,是朱家一手扶持起来的,东溪的先生曹常州和朱家现任族长朱宁的祖父朱守禄是同窗好友,曹常州能言善辩、思维敏捷,是江南有名的才子,朱守禄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当时的朱家富极思贵,曹常州和朱守禄相辅相成,曹常州号称江南学问第一的时候,朱守禄坐上了江南丝绸总行会长的位子,之后,直到现在,江南丝绸总行都紧紧的握在朱家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