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砚眯眼看着李小囡,片刻,一点点笑出来,“你说的好!我有所悟,有道理,有个办法!晚晴!磨墨。”
“我给你磨墨,你要写什么?”李小囡跟在顾砚身后,连走带跑往书房进去。
“给舅舅写封信,让他给两浙路的秀才、官学的学生布置作业。”顾砚声音里透着笑意。
他要让这些学子成为他的耳目。
……………………
周沈年从杭城别业追到平江别业时,心里已经有些忐忑。
照世子爷平时行事,肯定应该打发人告诉他,或者半路转去平江别业,或者让他在杭城别业等着,从来没有这样一句话都没有的时候。
周沈年赶到平江别业,得知世子爷陪世子妃去了李家集,再看到那张特意留给他,写着伍杰登门拜会吴荣的小小竹纸,后背一层冷汗,世子爷是疑心他给伍杰通风报信了么?
周沈年做了一夜噩梦,一大清早就心神不宁的等在水阁里,远远看到顾砚从假山后转过来,急忙迎上去。
“世子爷,伍杰拜会吴荣……”
顾砚脚步顿住,斜瞥着周沈年。
周沈年额角一层细汗,“在下真没透露半个字,在下到世子爷身边参赞之前,伍杰和在下从无往来,在下……”
“我确实疑心是你走漏了风声。”顾砚打断了周沈年的解释,抖开折扇摇着,边走边道:“阿囡给你打了包票,说你是位君子,只是敌不过伍杰那样的小人心性,就算走漏了风声,也必定不是故意而为之。”
“是。世子妃明见。”周沈年透过口气。
“做人当做君子,可做君子,也要能沉下去体味小人心性,对上小人就做的了小人。伍杰就交给你了,就用他给你磨炼心性吧。”顾砚接着道。
“是!”周沈年一个’是’字充满感激,慢慢吐出口气,一颗心放了回去。
第334章 立场
两浙路尉学政当天就接到他外甥的信,看完信,尉学政大加赞赏,虽说天已经快黑了,可这样的大好建议那是越快越好,尉学政叫了几个得用的幕僚过来,斟酌着写了通知,连夜送往各地官学,以及往帅司、漕司和各处官府报备通告。
因为如今的学政姓尉,世子爷又常驻江南,学政上的公文就由蒋漕司最心腹得用的幕僚葛先生负责。
葛先生清早刚到衙门,就看到了连夜送过来的那份作业通知,并没在意。
跟别的学政相比,尉学政在布置作业这一项上那是鹤立鸡群,这鹤还是腿长十丈的那种。
忙了一上午,中午吃饭的时候,葛先生才翻看那份作业通知。
看着尉学政的作业一边思考怎么写一边吃饭,是葛先生最近一年多的习惯,毕竟,尉学政的学问摆在那儿呢,作业不但多而且质量高。
看到一半,葛先生放下了筷子,抓起作业看完,站起来就直奔上房。
上房后廊,蒋漕司刚刚吃好饭,正端着杯茶,站在廊下逗着一只雀儿,听了小厮的通传,招手示意请进。
葛先生疾步过去,将那份作业递给蒋漕司,苦笑道:“我大意了,没想到这份作业……”葛先生手指点着那份作业。
蒋漕司看了几行就拧起了眉,拧着眉看完,看向葛先生,“这是世子爷的意思?”
“只怕是,尉学问是个做学问的,只怕他想不到这样的作业。”葛先生一张脸只有苦没有笑了。
这份,哪是作业啊,这是无数把锋利的铲子,谁知道会挖出什么东西!
“杭城有多少学子?有多少人要写这份作业?”蒋漕司一边问一边飞快的算计。
“漕司府的公务得好好理一遍。”葛先生跳了几步,直接说眼下最要紧的事。
“他怎么想出来这一出?他要干什么?”蒋漕司抖着那份作业。
“您看,我是不是该去一趟平江城?”葛先生问道。
“海税司不是已经照他的指令都改了?丝绸行也算是散了,他这下一步?”蒋漕司眉头拧成一团。
“我还是得去一趟平江城。”葛先生同样眉头拧成团。
一个月前,接到世子爷要驻守江南,主持海税司,观风地方时,他就和漕司对着那份旨意对坐愁肠困顿了大半夜。
果然,事儿来了。
“你去吧,现在就起程。我去看着理一理这几年的公务。”蒋漕司点头。
两人一前一后刚出了垂花门,一个婆子从后衙过来,迎着蒋漕司屈了屈膝,双手捧上一份折了两折的宣纸,“禀漕司,夫人打发婢子把这份作业给老爷送过来,夫人说,请老爷看看怎么安排,夫人还说要尽快,免得耽误了二少爷的作业。”
蒋漕司接过那份作业,挥了挥手,“知道了。”
不用看,他就知道这份作业为什么交给他安排,他二儿子也在府学念书呢!
“漕司,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家都像漕司这样,接了这份作业。”葛先生苦笑连连。
“唉,都是像我这样的那就好了,好歹都是知道轻重好歹的。你赶紧去吧。”
“是,那我先走一步。”葛先生提着长衫前襟,连走带跑往外,蒋漕司走了几步,掉头往旁边院子过去。
儿子的作业也很要紧,先把作业的事安排好。
……………………
李学栋也就比平江府学晚了那么一会会,就收到了那份作业。
和高先生两人看完,高先生先感慨道:“你看看,尉学政才是真正有大学问的人,这份作业是给学子们指点了一条真正的做学问的路子。”
“尉学政说他要亲自查看每一份作业,整个两浙路这么多学子,他怎么看得过来?”李学栋点着作业上最后几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