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妻慈悲(33)

作者: 三昌 阅读记录

“小六,你来接你家公子吗?”

任和郎的眼神从小厮身上落到小厮手上,才发现小厮的手指血肉模糊,血混杂着水一滴滴往下滴落。他蹙紧眉头。

“这是怎么了?”

小厮也认出了他。

“任公子,可有看到我家公子?我们居住的院落被水冲垮了,我们的行李都被埋在下面了。我挖了许久,也没挖出来。我们的银两都在里头,这公子出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他交代了。”

小厮丧着脸,这时任府的小舟也到了贡院门口。

任和郎拧拧眉,思索了下对小厮说:“你先上去,我去寻寻你家公子。暂且住我府上吧。”

小厮一喜:“多谢任公子。”

本是接任和郎的,没想到多接了两个人。任管家看着和任和郎站在一处的人,衣裳都被水浸透了,所有银两行李都被埋了,但也依旧自若。

回府的路上,任和郎也看到了如今上京城中的惨状。上京城中尚且如此,更别提上京城周边了。

“府里怎么样了,祖父祖母可还好?”

任管家回道:“府中只是水漫进了屋子中,如今已经在疏通了。漫水前郡主便派人将老太爷和老太太先接走了,长公主府有几处楼阁,地势颇高,老太爷和老太太如今就安置在那,等水退去再回府。”

听到任老太爷和任老太太没事,任和郎也放了心。快到府时,看到了一列整齐划一的小船划过,船上有许多人,衣着统一干练,带头的人他一

眼就认出了。

“那不是长公主府的侍卫?怎会在此处?”

第19章

任管事顺着任和郎的视线看去,答道:

“长公主府的侍卫出来已经有几日了。城中塌了许多屋子,那些百姓无处可去。如今各处衙门也都被淹了,难以收容那么多百姓。郡主便将城中各产业的铺子还有城外的庄子但凡能收容百姓的都敞开了,派了府中侍卫帮着搜救转移百姓。还设了药棚和粥棚。”

任和郎了然点头,进贡院前还是一切安好,再出来便是这样的景象。他在贡院中也泡了水,如今一出来松了心神就发觉自己头有点发涨。

长公主府内任老太爷和任老太太看着外头的暴雨还有不断上涨的水位也是忧心忡忡,任老太爷忧心的是百姓,任老太太忧心的则是自己孙女的婚事。

“嘉儿的婚期也就一月了,眼下这样的情形,只怕这婚事办不成了。”

任老太太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摄政王府下的聘礼在清点过后就都运到了长公主府和嫁妆放在了一处。这水势刚上涨时,聘礼和嫁妆就都被移到高处的楼阁内。

天灾人祸,向来都是难以预料的,眼下这婚事倒不是什么头等大事。任老太爷道:

“等到六月再办也无妨。”

水积成洪,洪泛成灾,这突如其来的的洪灾不仅淹没了上京城,几日间,临近的几处州府都发来了急报。各州府第一时间就抢救了粮仓,但粮草太多,搬运不及,还是有不少被淹没。

各州府都有房屋被冲垮,失去了屋舍的百姓流离失所,粮食在此时不足。朝廷虽第一时间下令从未受灾的州府调拨粮食,但运送也需要时日,在粮草到之前,只能用清粥济民。

身为户部侍郎的任大爷为了赈灾粮草和赈灾银一事忙到多日不曾归家。摄政王府书房也彻夜亮了好几日,官员们进进出出。

“各位大人,时辰不早了,厨房备了宵夜,先去侧房用一些吧。”小厮青云进门道。

聚在摄政府王内的大多都是年纪尚轻,刚入仕没几年的年轻官员,都是陈朝近几年培养的亲信,青云进门后。他们第一反应就是齐齐看向上座面容疲惫的人。

陈朝捏了捏眉心。

“去吧,今夜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议。”

一众官员退下,青云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将信放在手心,双手捧着走近。

“王爷,长公主府来人递了信。”

陈朝的视线落在青云手上,信用信封封着,上面写着摄政王亲启,字迹中规中矩,并不出挑。最近几日白日在宫中和众臣周旋,回府还要商议抗灾一事,他也好几日未曾好好休憩过了。听到长公主府,他难得一怔。

婚期在即,眼下一片混乱。长公主府来信,只怕是为婚事。陈国夫人多次派人来请,他都不得空去见,只怕也是为了商议婚事。

“给我吧。”

青云将信呈上。

信到手抽出再展开,一目三行,不过一页纸。陈朝很快就将信的内容看完,看完后他沉默了片刻,随后把信递给青云。

“去办。”

青云带着疑惑接过信,看了之后他面露惊讶。

信上写,顺平郡主在云留山上的归云寺中备了大量的粮草和药材。本是给归云寺救济周边贫穷百姓还有善堂的。备了整整一年的量,如今洪灾严重,山上的粮草和药材可以运走先解赈灾之急。

信中将粮草和药材的数目列的清清楚楚,青云心中粗略算了下,应该足够撑到别的州府将粮草运来。

这些时日,长公主府四处救助接济百姓的事迹青云也有耳闻。他们摄政王府未来的女主子,果是礼佛之人,生的一副菩萨心肠。

青云拿着信,面露喜色,虽也好几日没好好睡一觉了,但他眼下很是振奋。

“小的这就派人去办。”

当晚深夜,下了多日的雨终于停了,一直到第二日天明,也未再下雨。天色虽然还是阴沉,但城中百姓都有了期望。

朝中众臣淌着水上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