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慈悲(66)
任兰嘉点头应下,在任老太太屋里坐到晚膳时刻,也还不见陈朝的身影,而任老太爷和任大爷也都在书房里未出,一众女眷也就知道他们这是在聊朝事,本想晚上再用个小家宴,既如此,女眷们就在任老太太屋里摆了膳。
晚膳时,任三夫人有意无意和任大夫人打听起了盛钧行。任大夫人对盛钧行,并无太多了解,只知道他是任和郎的好友,和她一样出身江南外。
任大夫人聪敏,几句就听出了任三夫人的用意。她看向任三夫人,任三夫人瞥了一眼身侧只知埋头用膳的女儿叹口气点了点头。随后任大夫人又把视线转向任老太太,任老太太也颔首:“你娘家在江南消息比较灵通,着人去打听打听吧。”
今日宴席上,任老太太不光是看着任兰嘉和陈朝,她也在打量盛钧行。宴席全程,盛钧行都进退有度,在任老太爷和陈朝面前也不卑不亢。任老太太本没什么想法,却在不经意
间和任三夫人的视线撞了个正着。
还不知道自己祖母和母亲又在为她的婚事谋划,任兰昭只顾着低头用膳,午间宴席上有客,还有她冷冰冰的二姐夫在,任兰昭都没用上几口,如今饿坏了。
用了晚膳,任兰昭有些吃撑了,想去消食,想拉任兰嘉一起,被任老太太止住了。
“你自去吧。你二姐姐一会就要回府了,让她多陪陪我。”
见自己没心眼的女儿出了门,任三夫人才大出一口气看向任老太太:“除了劳烦大嫂外,还得麻烦母亲问问父亲的意思。”
这些日子,上门提亲的人是多,但心思各异,任三夫人也很谨慎。她也知道任老太爷也在为任兰昭挑选夫婿,左右都是挑,再多看一个备着也无妨。不管是谁最后还是得任兰昭点头才行。
和大房乖顺的子女相比,任三夫人觉得自己的一双儿女才真是来讨债的。
任兰昭消食还没回来,任兰嘉等待的人却先来了正房。他进门就先给任老太太请了安。身量高大的男人站在屋里把烛光都挡住了。任老太太知道他是来接人的,而且眼下时辰确实也不早了。
“去吧。早些回去。”
任老太太其实想说,让任兰嘉有空多回来看看,但面对陈朝她还是把话咽下了。
出正房时,外头的天已然黑透,侍女们拎着灯笼在前头引路。任兰嘉的手被大掌牵着,他的步伐缓慢,在迁就她的步履,一如婚礼那日他从任府牵她出门一般。
“真不在府里宿一晚?”
任兰嘉摇头,她一直都不喜欢住在任府。其他人都有父母疼爱,母女情深,唯有她,孤独一人。但好在,她现在身侧也有人了。
“不了,回府吧。”
黑夜中,夜风微抚,吹乱了人的发丝,但任兰嘉的心却很安定。
第37章
殿试在即,又恰逢各处官员上京述职,吏部本该是忙碌的时候,在这时,却出了一件大事。有御史上书,弹劾吏部尚书收受贿赂,买卖官职。吏部官员皆参与其中。
吏部主管官员考评,考评影响官员升迁调任任命。别说这几年,就算在先帝时期,吏部在官员考评上也不少动手脚,这是朝中官员心照不宣的事,从来没人捅出来过。因为吏部背后站的是各世家,六部中,世家们最看中的也是吏部。
众官员看向出列弹劾的御史,御史中丞,是一个孤臣,和御史大夫两人被称为朝中最难啃的两块骨头。油盐不进。最有意思的是,这御史中丞是任老太爷的门生。
官员们垂着头心思各异,而吏部尚书昂着头一脸无惧。只是他也没想到,在上朝的时候,几队金吾卫就破了吏部各官员的大门,肆无忌惮开始查抄他们的家产。
之前各方相安无事,所以各府从未没有防备过。
任兰嘉正在抄录佛经时,素念脚步匆匆进来。
“王妃,张少夫人来了。”
任兰嘉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素念说的是姜澄。她放下笔,一侧的侍女端来水伺候她净手。
“让她进来吧。”
姜澄进来时,任兰嘉先看见的是她的肚子,比上回见大了不少。姜澄出身武将世家,身子底子好,不需要侍女搀扶,脚步稳健就匆匆进门。进来后,姜澄也没有客气,直接说明了来意。
“兰嘉,方才一队金吾卫破了张府的府门,然后将府里的一应财物和文书全都拉走了。宫里也传出消息,说我的公爹被扣在宫中了。你可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两日,陈朝每日都是迟迟回府,到夜间才回房。任兰嘉也并没有和他多说话,而且朝中政务陈朝从来不会主动和她提起。但那日,陈朝和任老太爷在书房呆了一日,她知道他们在谋划些什么。如今想来,是要对吏部下手了。
而眼前的姜澄,大着肚子正一脸焦急。
“平日里,他甚少和我说起朝中事。但扣押官员,查抄府邸,必然有实证和大的罪名。你夫君平日里可有参与你公爹的朝事。”
姜澄抿着嘴:“没有,夫君平日只静心读书。并不怎么出门。”
任兰嘉静静看了姜澄一会淡淡道:“澄儿,我知道你夫君已经过了春闱。殿试在即,你安心回去陪他吧。你的夫君,还有你的嫁妆我都会保全的。”
姜澄抬头,看向任兰嘉,眼眶中含了泪。任兰嘉的言下之意很明显,除了这些,其他的她也没有办法了。但能保全她的夫君还有她的嫁妆,姜澄已然很满足了。她匆匆出府,就是怕公爹的事牵连到她的夫君。她一个女子,实在不行,求得一纸和离书,回娘家就行。但她的夫君躲不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