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妻慈悲(67)

作者: 三昌 阅读记录

只幼时几年情谊,又多年未见,姜澄本不抱什么期望,如今任兰嘉能说出这话,为她做到这些。姜澄忍了一路的情绪崩了,她哽咽着对着任兰嘉说了声:“谢谢。”

姜澄走时,是慧心出去送的。素念有些感慨:“以前姜姑娘多活泼的一个人啊。如今大着肚子还要四处奔波。”

“准备一些补品送去吧。”

府邸财物都被查抄,在财物未归还前,姜澄的日子不好过。

陈朝深夜才回府,走到院子里,就看到屋里灯还点着。他就知道屋里人还未睡。推门进去,青灯光晕下,薄衫墨发的人正倚在软榻上看书,听到推门声,她掀起眼帘,眸含春光清波流盼:“回来了?”

她姿态虽慵懒,陈朝却喜欢她这副模样,不似白日里总是淡淡的。

“怎还不睡?”

任兰嘉阖上手中的书:“等你。”

陈朝走到软榻旁,掀袍坐下。

“接下来我要忙上一段时日,都会晚些回府。晚膳也不能同你一起用了。往后你无需等我,到时辰了,你尽管先安置。”

陈朝对男女情爱本就无心,刚成婚他记着太后叮嘱,也有心让任兰嘉早些适应婚后日子,才尽可能抽空陪她。但朝中事务太多,他得让任兰嘉也开始习惯他早出晚归。

心中这么想,话也出口了,本以为她多少会有些不满,但她却只安静看着他,双眸波澜不惊。

“好。”

一时间,陈朝内心有些复杂。明明正如他的意,他心头却升起一股烦躁。

“嗯,我先去更衣。”

陈朝刚起身,他的袖子却被人拽住。他转身,心中隐隐升起期翼,却听到:“吏部侍郎张家的儿媳是我的闺中密友。听说今日张府的财物都被查抄了。若可以,早些将她的嫁妆归还给她吧。还有她的夫君,殿试在即,别多为难他。”

明明是朝政之事,旁的妇人都不敢多言,任兰嘉却很坦然。而且是很坦然和他提要求,也不是祈求。她平淡到像在说晚膳吃什么一样。说完她就松开了拽着陈朝衣摆的手。

可偏偏就是任兰嘉这副全然信任,仿佛坚信他会应下的样子让陈朝方才还有些烦躁的心定了定。他颔首:“知道了。我会让人去办。”

待陈朝沐浴更衣再出来时,任兰嘉已经上了床榻,她背对着他,露着单薄的背。他熄了灯,在黑暗中上榻,准确无误搭上了她的细腰。

“不行,我来月事了。”

“嗯,我知道。睡吧。”

任兰嘉第二日起身时,床榻旁已经冰冷了。接下来的几日,他确实如他所言,不仅没空陪她用晚膳,每日更是迟迟才归。若不是每日夜间,她都能感受到他炙热的胸膛,她都要以为他未曾回府。

而原定的殿试因为吏部之乱又改了时日。

而金吾卫突击吏部官员各府查抄出来的财物也在这几日被清点,除了一些小吏,各官员府中的财物数额都颇多,与其俸禄还有府中产业能所得的银两数额差距极大。其中吏部尚书和两位吏部侍郎府中财物最多。就这么把财物放在府中,也不隐蔽,可见他们有多肆无忌惮。财物来源未彻底查明,但吏部官

员从上至下都被削了官职,关押待审。

可还有那么多述职的官员在京中,给吏部任命新的尚书侍郎之事迫在眉睫。而此时,才是两方势力真正博弈之时。

世家想推举自己的人上位,摄政王一派想放自己的人。双方都不让,在内阁中双方胶着。

期间,姜澄又来了一趟,只说自己的嫁妆已经全数归还了。如今府上上下所有人都得靠她养活,她的婆母也安静了许多。

半月后,新的吏部尚书任命终于下来,接任的人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吏部尚书是原户部侍郎任府长子任大爷。任府在京中扎根多年,和众世家关系都不错,任太爷又有许多门生在朝中,任大爷平日行事也温和,多数官员都得给他一分薄面。而对于摄政王一派而言,任大爷也算是自己人,只有他,才能让两方都闭嘴。

尚书一职定下,两个侍郎之位很简单,一方任命一人即可。

任命圣旨到任府时,任兰嘉正在长公主府的亭榭中倚着栏杆喂鱼,观海从远处走来,给慧心使了个眼色,慧心就心领神会带着侍女们退下了。

“郡主……”

观海走到亭榭里在离任兰嘉几步距离的位置定住了脚步。“江南的人传回消息了,人跟丢了。”

观海恭恭敬敬站着,静静等着任兰嘉的反应。本以为她会发怒,没想到她却很冷静。

任兰嘉眼皮都未抬,从罐子中捻起一把鱼食撒入水中,鱼群成群围绕着,纷纷抢食那一点点鱼食。有些鱼体型硕大,抢在最前头。而那些体型小的鱼被挤在外圈,想挤却挤不进去。可挤不进去,它就吃不到鱼食,吃不到鱼食,它更瘦小。重返往复,它不想法子被欺辱被边缘化。

“跟丢了就跟丢了吧。最后在哪失了踪迹的?”

观海垂头:“漳州。”

“那就多派些人去漳州吧。想来他们大本营就在那处。”

只有极为熟悉城镇还有人相助,才能摆脱她的人。其他任兰嘉不清楚,但这些年为了搜寻出安王几人的踪迹,她手下的人对于追踪寻迹一事得心应手,这也是为何赵泰佑当初刚露头,还让手下暗卫分批入京却还被任兰嘉的人一举全灭的原因。

这些年,任兰嘉想过安王藏匿何处,想过边塞大漠,高原雪山,唯独没想过繁华的江南。但如今想来,江南甚好,靠近海域,来往商船极多,外地迁居至江南做生意也多,所以没人会在意附近出现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