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屿江南(150)

作者: 提灯渔火 阅读记录

爱是互相的,她只是不愿意做主动牺牲的那一个,但不代表她不会为他而牺牲。

苏屿、桑宁、芙蕖和烛明,这几个人都收到了来自老太太、罗氏的压岁钱。

苏屿笑着推辞着,“不要,我自己能赚钱了,不是小孩子了。”

“在祖母这,什么时候都是小孩。”老太太笑道。

苏屿也没再推辞,钱不多,是老太太的心意,便也放进了自己随身背的荷包里。

“真好看屿儿,你这大个荷包,多少钱买的?倒是新鲜。”老太太拎过来仔细端详着,随口一问。

苏屿道:“我们自己做的,我又加了条荷包线,不过卖得不是很繁销。”

成衣作坊里专门找招工了两人做这个,用的布料什么样的都有,做的类型也不大相同,硬布料就做得板正些,带刺绣的就做得软一些,总归实用而且好看,只是不太繁销,大概是缺少招揽生意的法子。

每日进叶盼婷铺子的也就那些人,挑挑选选多数人选了几个帕子在手,偶尔有看到的年轻女子也会买,总归不出了长乐镇,但长乐镇就这一个南草市,可南草市是个杂市,爱逛街的大多数并非年轻女子而是逾四十的妇人,上有老下有小,多数人挎个挎篮子。

前些日子忙着开钱庄,也就忽略了这个事情,苏屿这几日闲的时候也在想着,是不是自己的路子错了,不能从荷包实用方面来招揽生意?

“很配你的这一身,相得益彰。”老太太无论怎么看苏屿就是好的。

夸便是随口一句,却给了苏屿新的灵感。

老太太摸摸这手,捏捏这肩,最后两只手握了苏屿一只右手,笑道:“从定亲就开始盼着你们成婚,被子都缝了一床又一床了,依祖母的意思,珩儿去赶考前你俩就成婚罢了,他这一去三四个月,祖母担心,你俩一日不成婚,祖母这心里空得难受,总害怕出些什么岔子。”

“怎会?”

“怎会?”

两道声音重合了,一到带着笑意,反问着,是苏屿的。另一道带着坚定,陈述着,是齐珩的。

齐珩推开里屋的门,唇角勾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然后握住着苏屿的另一只手,十指相扣着。苏屿带着羞意地抽自己的手,无声张口道:“有人在呢。”

老太太随即往后一躺,装作困倦的模样,“该到了我午睡的时候了,约莫着也是时间了,若非怎么如此困呢。”

都知道什么意思,“那祖母您好好休息,就不扰您了。”

尴尬的事情经历得多了,苏屿觉得自己脸皮也变得厚了,没那么容易害羞了。

对于齐珩刚刚让她略有尴尬的行为还是不满,拉到没人的地方训了半天。

刚刚老太太的话给她提了醒,荷包若作为装饰放在搭配衣服上,实用是它的加分项,岂非更能繁销些?

说做就做,金裳阁在各县城乡镇生意还是比较红火的,把每件成衣搭配上合适的荷包,喜欢的人看到了自会去买。

*

桑宁放假还未结束,留在齐家小院,苏屿则是江浦县和长乐镇来回跑。

南曹市在初一往后的这几天有表演,金裳阁的生意也是爆满,连带着叶盼婷的铺子也是异常红火。

再到铺子的时候,叶盼婷喜笑颜开,不过也有点忧虑。

她把苏屿拉到僻静处说话。

“屿妹妹,昨日我娘家邻居的朱嫂子问我能不能带她一起干。”叶盼婷有些为难,“我说了屿妹妹也投了钱的,我得商量着来,她说不是加入,是手里有些小钱,也想开一个这样的铺子。”

叶盼婷说了半天,也没说到重点上,苏屿知道她的意思。无非是觉得如果直说会不会显得自私了些,所以转着弯。倒不是叶盼婷聪明,而是真觉得不好意思。

如果别人也开了这样的铺子,不在一个镇上还好,倘若一个镇上岂非不是抢生意?拒绝的话,又是邻里乡亲,不拒绝的话,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生意。

叶盼婷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只答应着说要跟苏屿商量,那人才罢休。

人情世故,真让人左右为难。

苏屿思索一番,这事肯定不能同意,任谁来都想分一杯羹的

话,她又如何赚钱了,她又不是大善人,更不想做大善人。

不过,叶盼婷的这些话倒给了苏屿新的想法。

人人都想做生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成,但也并不是都做不成。若是有好的开铺子主意,只愁于钱财,她不介意出钱帮助这些人。

她之前不也想着再扩大再扩大?只是没有新的生意经,所以只去开了个钱庄。

而如今,苏屿勾唇笑了下,“婷姐姐,让她去找我吧。”

一个主意涌上心头。

三天后,苏氏钱庄门口招贴了张纸,也有人在街头散发。

让你的南柯一梦成真,做你南柯梦上的投资经商人——苏氏钱庄。

你有想法我有钱,想做生意你就来。

只要你说的够细,想法足够可行。苏氏钱庄愿做你的金钱提供者,风险承担者。

想法被拒也不要气馁,想好新的点子再来,苏氏钱庄时刻欢迎。

每日下午酉戌两个时辰,每人一刻钟的时间,按照报名顺序,先聊先得。

消息一出,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花团锦簇的想法不少,真知卓见不多,但也有。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奇思妙想,苏屿每天这两个时辰过得异常快乐。

有直接端来一盆菜的,“我做的这个菜,我家人没有不喜欢吃的,街坊邻居都好,我儿子每次都把碗舔干净,我想开一家小酒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