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屿江南(167)

作者: 提灯渔火 阅读记录

“我的事情,你能不要管了吗?”苏屿拒绝着,一个头两个大。

闻琅闭了闭眼睛,又睁开,眼里是一片清明,“阿屿,你来不就是为了这般事吗?”

见苏屿没回答,闻琅又道,带着苦笑,“为何逃避?怕知道齐珩本就是个变心薄情的小人?阿屿,这不像你,早日知道早日放手岂非更好,况且……”

闻琅顿了顿,苏屿抬眸看他,他眼里尽是苦涩与哀伤,“齐珩是与不是,也能给我一个了断,好不好?”

他眸中强烈的情绪刺痛了她,苏屿终是松口,“好。”声音亦带了些哑意和颤抖的哭音,“那就麻烦你了。”

“那你早日休息。”闻琅抬手欲摸她的头安慰着,终是在半晌停下。

从玉兰居出来,闻琅径直进了书房,去写拜贴,他眸色冷冷,提笔写下起首语。

写错了字他随手扔进火盆。

细看下,火盆里还有一封封未烧完的信,落款不是写着齐珩二字,就是写着苏屿二字。

第100章

汴堤春柳,暖池波光潋滟。

苏屿在水榭亭小坐,是在等人来,可稍稍一坐便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这边亭子比较偏,基本上没什么人,又有她带的高大壮和几个闻琅派来的人凶神恶煞地站在亭子外,更显得生人勿进。

有不少游玩的人往苏屿这边瞧,疑惑并连带着窃窃私语,见亭中居坐的人戴了只白茶色的长帷帽,薄纱及至胸前,那人背对着人群,远远看上去模模糊糊,不过只瞧着背影就觉身量窈窕,散开的一袭石榴裙红似火,不是她们这些人熟知的人。

有女子淡淡瞭过一眼,分析着,殿试刚结束,许是哪家新上任大人家的女儿罢。东京城的官员向来变得快,连带着家中妻女在这京城中亮相都如昙花一现。

苏屿鲜少穿得这样艳,此番看下来真是扎眼,越发显得富贵袭人,耀得眼睛都不知往哪放。人如穿衣,灿烂盛大,昨日去铺子里挑衣裳,一眼就看上了这件衣服,还想起了曾常穿这衣服的人。

真是好久未见了。

等人易久,度日如年。

苏屿抬眸往河堤处瞧了瞧,暖日当喧,桃吐丹霞,柳垂若丝,远处的姑娘轻纱罗裙,头戴珠翠,欢声笑语地沿着桥上的台阶拾阶而上。

那么多人,也像花一样往春天里赶。

想起上年她走时,也不过是这个时节,如今再看东京城,竟又仿若回到了原点似的。不过却与那时的心境截然不同了,她垂眸又翻了一页书,不然她也不会让人取来本简单的话本子解闷。

属实不是她故意做作,出来玩还装出一副惺惺作态的模样,拿着书假模假样地看。实在是她太了解王颜臻了。

以往回回约见游玩,她总要比约见的时间晚上一到两个时辰左右!后来苏屿也学聪明了,忙点手头的事再去,就往往导致两人明明是一块约着春游踏青,结果变成了相约吃午饭。

不过王颜臻总能找到一百个法子逗她开心,不是带来好吃得糕点,就是带来新奇的小玩意,或是颜如玉胭脂铺新出的

玉女粉,又或是讲个她父亲吹胡子瞪眼的趣事。

一想到一本正经的宰相大人私下里是个纨绔性格,就乐得苏屿半天直不起腰,她也把父亲的滑稽事一箩筐道出。

两个大人朝堂上不对付,互相谩骂,私底下的糗事其实早就被抖搂出去了。

很长时间不看话本子,竟不知道已是这般有趣,她刚从浮躁的心情中脱离出来,沉溺下去,已然抛却周围的喧嚣,可这时,长帷帽前的薄纱却被人揭开来了。

苏屿抬眸,目光透过来人的纤纤细指,眸光相接的瞬间,那人眼睛一颤,手指亦微微一颤,勾起的薄纱便滑落下来。

已是人至,苏屿索性摘了帷帽,坦然相对。

“一年了不和我联系,我还以为你乐不思蜀了呢?如今怎的回京了,还穿的这么艳,属实……”王颜臻笑了笑,笑意虽未达眼底,很是淡淡,但却未见得生疏般,坐在了苏屿面前,“属实不像你。”

“你也不像你了,为何喜欢这么清清淡淡的颜色了?”

刚刚匆匆间大体瞧了一眼,王颜臻柳芽青的衫裙,浅碧色的丝绦环系腰间,苏屿的眼睛抬起往上瞧,再加上她发间的翡翠簪子。

言毕等着王颜臻回。

苏屿收了书,递给旁边侍候在旁的松风,松风小心翼翼地接过,头低下,退到一边了,不知为何,她有些紧张。

然后听见王颜臻嗤笑,“可见你真是落魄了,连身边伺候的人都这么小家子气,这样的人也能上得了台面。烛明呢,不是让她去找你了吗?”

松风手一哆嗦,头更低了,不敢抬起来。

“吓唬她做甚。”苏屿挥手令松风出亭子,王颜臻的两个贴身婢女瞧见,知道是两位姑娘要说悄悄话,十几年如一日养成的习惯,作揖亦出去了。

“原是你帮的。”她的一句话让苏屿想通了关窍。

“早就知道他在你面前,总是个好大喜功的,竟也不提我一字半句,小人。”王颜臻冷嗤一声,骂了闻琅一句。

苏屿听见就笑,她这一句把她带回从前,王颜臻总是看不上闻琅的,提起他就烦得要死。

两人谈论许多,她聊着她走后的京城,她聊着她没见过的江南。原以为再见面是生疏陌离的“好久不见”的寒暄,原以为王颜臻会怪她连封信都不曾写。不过埋怨不埋怨的,一眨眼都过去这么久了。

原先想问的王颜臻与齐珩定亲之事,苏屿却只字未提,她不知从何说起。若提,齐珩与王颜臻,她应该必得舍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