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屿江南(197)

作者: 提灯渔火 阅读记录

*

苏屿醒的时候已快到晌午,她一睁眼就有婢女过来,服侍着她穿衣,洗漱。

昨夜的衣服是婢女帮她脱的,只剩了里衣,她也依稀记得是齐珩抱她进来的,她的酒量不像齐珩那般好,也不至于不省人事。

从前在家都测过酒量,知道自己的度量,便不会行差踏错。

不过她记得昨夜并未饮多少。

苏屿轻轻按了按脸,怕是情绪上涌了,才醉酒的,喝酒和情绪有关,于是便也随口安排着,“有些头疼,煮碗醒酒汤吧。”

“姑娘,大人走之前吩咐了煮的。”一个婆子道,苏屿点头,她便指使着旁边的婢女,“去吧,端来醒酒汤。”

他倒有心。

见那婆子还有点欲言又止的模样,苏屿的眼神看她一眼,“有话就说。”

“大人说,说姑娘昨日答应了他走之前不见……不见闻大人,说希望姑娘说话算话,不要戏耍于他。”

戏耍?苏屿揉了揉太阳穴,她有印象齐珩好像问过她,却如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自己自己怎么回的了。

罢了,本也就没什么人要见的,闻琅的现状,她从高大壮那里都了解个差不多了。只要他爱惜自己的生命,她亦没什么好担忧的。

况且,不见闻琅……见季青就是了,他想耍点小心眼也不看看自己考虑的到底全不全。

和刘知远的商量,是后日登船。

二人走时和来时应该没什么两样,不过东西一样不少,多带了些在京的特产回去。

对于苏屿而言,还多了只吊坠,来自闻琅。和齐珩的那个定情信物,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舍得换回来,不止是齐珩不愿的原因,也有她不愿的原因。

无论如何,留个念想。

不过他们俩的定婚,与皇帝赐婚的婚约相比,怕是早已经不作数了。

现下和她纠缠的,有和闻琅的婚约,还有和齐珩的一段情。

不过回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婚约定亲经历,苏屿不由觉得好笑。

出生后见是个女孩,便由父亲和齐惇为自己和齐珩指了娃娃亲。七岁那年,齐惇意外亡故,齐家落魄,父亲怕她受贫苦所累,断了和齐珩的这婚约。却又马上和闻琅定亲。

上年,父亲被流放,苏家被抄,闻家断了她的婚约,退了亲。而她到小镇避难,却又和齐珩谈情说爱,由着自己做主和齐珩定了亲。

如今在各方事下,她和齐珩的婚约也不作数了,而她又为了舒缓闻琅的心病,和闻琅交换了当年的信物。

真是人生无常。

她给王颜臻送了封离别信和香囊,自从决定要走,她就开始准备了,她送她一个,她也需得还她一个才是。

“姑娘!”再见到苏屿,季青却是喜悦的,闻琅最近将精力几乎全放在了朝堂事之上,虽然有时会废寝忘食,但精神力是好的。

“我与闻琅的定亲,不过是安慰他的办法。”

“我知道的姑娘,”季青什么都明白,公子那么聪明,想必也明白,不过,“公子在想办法调官到江宁,不日我们可能会再见面。”

“我们公子对姑娘一片真心,日月可鉴,姑娘到时候改变心意也未可知,说不定季青有福气,以后是姑娘做我们闻府的主母呢。”

第117章

苏屿还未说话,松风则护着苏屿,张开手挡在了马车窗子前面,不让季青靠前去,还白了季青一眼。

季青被那一眼白得有些尴尬,他说的又不错,主母不主母的,不兴人家做梦嘛?

苏屿笑,知道这小丫头的心思,放下了帘子,“走吧,去西市逛逛,买些稀奇的小玩意。”

她只给桑宁寄了一封信,桑宁那个小丫头却给她寄了得有三四封,多带点东西回去,让桑宁开心开心。

“爱哭包,你家公子现在不死了,你也不用整天哭丧着个脸,跟谁欠你钱似的。”松风哼道。

“哇。”这姑娘说话怎如此恶毒,季青没被这样说过,一时间进退两难,苦笑不得,都不知道如何反驳。

松风摆着手撵人像撵乞丐,“走吧走吧快走吧。”省得一会她再给人惹哭了。

季青也没被人这般撵过,他讪讪地跟苏屿道别,“姑娘,那季青就先忙去了。”得到了苏屿的应承后又跟松风告别,又得到了白眼后才走之夭夭。

西市多是些稀奇古玩。

松风陪着苏屿闲逛,看见一个竹雕,很是精美,“姑娘你看这个,真的像活过来了一样,好喜欢呀。”

“真的是,”苏屿放下手中的端砚,看了一眼,见松风爱不释手的模样,笑道:“买了送你。”

松风忙摇头,“不要不要,跟姑娘来京一趟就是松风最大的福分……”

“好了好了,”苏屿打断她的话,这些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不过看得出来松风应该是真喜欢,况且也不能让他们跟着她白来京这一遭,于是让高大壮付了钱,“你姑娘我这点钱还是有的。”

又对高大壮说:“你要也有喜欢的东西,尽管开口就是。”

“真的?”高大壮不好意思地搔搔头,“掌柜,还真有一个。”

他领着苏屿去一个胡商开的杂货铺里头,选了一只做工特别精细的匕首,匕首鞘上还镶有宝石,要价对于高大壮来说虽然也买得起,但还是有些奢侈。

苏屿点头,“准了,付钱吧。”

高大壮眼睛一亮,两个人喜滋滋地跟在苏屿后面提东西,满载而归。

依旧水路回,明个上午就登船回江宁。

苏屿让高大壮去国公府问问水莲,亏得是桑宁书信里提到了张成虔和她的猫,苏屿才想到了水莲,不然啊,她就做了一回无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