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屿江南(201)

作者: 提灯渔火 阅读记录

只做女人。

只是自己姓氏的娘子,并非夫君姓氏的夫人。

第119章

不过想来就很难,毕竟家里有钱的人家都找私教,而家境贫穷的,自不会让女子学这些,她现在又没有足够的钱长久地去做慈惠。

若想办女子学堂的话,招收的女子,中人之家最好,大多数的他们往往觉得为女子请私教过于奢侈,却又想让女子多少学点东西可以傍身。

如果招收的学生拿的束脩,足以抵得上老师的聘用和租学堂的租金的话,即使不赚钱也是个长久生意,她也是愿的。

不对,这就不能为生意了。

商人向来重利,如此看来,她尚且还不算是个正经商人了。

有这般想法,苏屿便着张大明在各个县城张贴了布告,如有意向的就去金裳阁那里报个名,先统计一下人数再说。

绘画打样板,成衣作坊生产,金裳阁的经营已经是趋近成熟的一条线,大小事宜张大明可以独当一面了。

而酒楼的装潢苏屿走时安排好了,现在也已经完工,如今很多商铺已经被各家占好,但酒楼还未开始经营,是因为多数人觉得正经主事的人不在,没同意开业。

去京这一趟还不知苏屿能不能回来,毕竟若是齐珩做了官,去做正经的官夫人享福着呢,还至于抛头露面的,所以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不少人觉得,商贾身份和官夫人,想必苏屿还是分的清的吧?

却瞧着苏屿回来了。

故而最近都在猜测出了何事,有些风声是齐珩在京已另定亲,苏屿去京也没讨回说法才灰溜溜地回来了。

这话本来只是传扬,毕竟这江浦县的人大多数人一辈子没出过江浦县,可却在刘知远那里得到了证实。

刘知远也很发愁,友人相继问他,让他如何去说,照实说自是不能,一口否定也不现实,万一有京城来的,到时候一传扬,岂不是给齐珩带来麻烦?

所以只能支支吾吾,问烦了来一句“无可奉告”,让这事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什么情况下才会支支吾吾,不反驳,自然这事是真的可能偏大。

于是江浦县的这些人不由得同情起苏屿来,也有不少商人直接断了榜下捉婿的念头,瞧这苏姑娘长得像谪仙一样都留不住男人的心,想来男人向

来薄情,万贯家财又有何用,一样被抛弃。

只有女子茶余饭后谴责一二,也就无伤大雅的几句,而多数男子反奉之为榜样,让人唏嘘。

不少人又开始担忧起来,没有了齐珩,在苏氏钱庄存的钱还靠不靠谱。好在苏屿之前开的几个户头送给了江宁府和个县城的高官夫人和小姐,裴夫人带头在这存钱,让大家的心都放了下来。

“怎会如此热闹?”苏屿在苏氏钱庄,问着掌柜她走的一月钱庄的生意如何,来时就见挤挤攘攘,她虽没有兴趣直接过去凑热闹,不过还是顺着问了一句。

“我们这条街路北的新开了家药材铺,元德堂,专做药材生意,从外采购药材,然后再售卖。”钱庄的小跑堂回了话。

苏屿想着,“我记得这条街是不是有一家做同样买卖的?不止江浦,江南东路的大商户都与他有合作,是个大铺来着?”

小跑堂眉飞色舞,“掌柜好记性,是有一家,叫广明堂,来的这个元德堂也不简单,规模也不小,而且啊,开铺子就开在人家对门儿,摆明了抢生意的,掌柜的您瞧着吧,且有的闹呢!”

主事的回来了,酒楼也顺利地开业了,取名韵江南。

江浦县的几家,包括县丞主簿县尉等的夫人小姐都随着县令夫人来给苏屿捧场,让苏屿一时受宠若惊,反应过来亦知,之前钱庄开户存的三十两的钱可算未白花。

一晃一月过去,来苏府提亲的人将门槛都快踏破,一日有两三个托媒婆来说的都是常事。

来求亲的无非看中了她的家业,甚至有想做上门女婿坐享其成的,让苏屿都不愿在府里待着,索性生意上的事直接找的也不是她,只有连张大明也解决不了的事,才会告到她这来。

苏屿今日在兰则灵那,明日在谷明歌那,或者偶尔逛逛铺子,再或者几人出去玩乐钓鱼。她被这些媒婆饶得不胜其烦,想着钱也够不如再购置个宅子,隐蔽些最好。

在兰则灵那待着,就得接受她每日一算的小爱好,苏屿正听兰则灵分析,兰则灵的婢女映真过来道:“苏姑娘,来人好像是你家的张掌柜,找你有事的样子。”

苏屿便也回去了。

“何事?”马车在前走着,张大明在旁跟着。

“广明堂的叶掌柜想做抵当借贷,五千两白银现款。数额太大,我拿不定主意。”

苏屿轻一蹙眉,“这么多?用什么做抵?”

“用的是江宁府一处五进宅院,位置就挨着江宁府衙,治安严格,消息也灵通,江宁府的官员和整个江南东路的富商多聚集于此,也便于结交权贵。”

“这么好的宅子恐怕不止这些银两吧?如果真缺钱何不直接卖了?”苏屿疑惑问。

“说是着急要现钱。”张大明道:“原是掌柜你让我最近留意着好宅院,碰到这个实在划算,但也实在花费太多,咱要是给不了准话,他就去找别家了,我这才忙留住了人,来找您。”

“那倒是,不过,”苏屿淡淡开口,这一下把她的生活提得也太高了,她如何能与那全江南东路的富商比肩了?倒是这叶掌柜,名下有这么一处房产,真是深藏不露了。

“去钱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