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江南(223)
“不如相忘于江湖。”闻琅的声音哑得厉害,眼泪也顺势落下来,两个人在一起,不过是互相折磨,他爱她,但又带给他了什么呢?
害怕与伤痛。
闻琅自嘲一笑,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现在才明白。
其实也不是现在才明白,而是不想明白,在他眼里,放下太痛苦,比紧握着还要痛苦,所以一直这般僵持着,试图麻痹自己。
苏勉循循开口,“世间最苦莫过于求不得又放不下,既然都求不得了就该放下,而放下并不是阻止自己去爱,而是给自己留有喘息,让自己有新的可能发生。”
闻琅垂眸沉思,又是自嘲一笑,他好像明白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事并非失去最爱的人,而是因为太爱一个人而失去了自己。
这样如行尸走肉般的他,连他都讨厌,阿屿又怎会喜欢?
“叔父教诲,廷瑜铭记在心。”闻琅哑声道。在苏勉面前,闻琅不愿展现自己的悲伤与痛楚,但心之难受,还是有所流露。
看出来他的痛苦,苏勉又宽慰道:“我发妻去世之时,我也曾痛不欲生,觉得此生再无意义,但我还有女儿,还有抱负未实现,所以抗尘走俗。”
转而一想,苏勉点出,“不过廷瑜,我瞧官场沉浮中的你,更像是蒙尘明珠,跑到这做个七品官,就单是为了屿儿?”
“叔父慧眼如炬,说是实现抱负寒窗苦读,实是不喜拘束,为了远离父亲的掌控而已,廷瑜此生,也不乏向往闲云野鹤之心。”被戳破心思,闻琅反而坦然面对。
苏勉不由内心发笑,曾几何时,闻攸怨他管教女儿颇松,莫非照他所说,若都成了那般枯燥乏味的人,失去了人性本质,生活又有何趣味?
可看吧,自己儿子终究是叛逆并丢弃了父亲的教导。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屿儿已有归宿,老夫欲往终南山一游,廷瑜可愿同去,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说不定能领悟人生的真谛,你也实该放松放松心情才是。”苏勉淡笑起身,提出邀约。
“叔父盛情,廷瑜不胜欣喜。”闻琅的唇勾起,心中似有云雾般散开,迎来的是光。
苏勉大笑出门去。
闻兄,你弃我一回,我拐走你儿子,不亏。
*
齐家人不能总在江浦县苏屿的院子里,尽管苏屿并不在意,甚至乐意之至,但老太太还是喜欢齐家小院,前两日就闹着回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小窝。
但齐珩把闻琅绑小院去了,自是不能让她们回去,他跟老太太说,自己要和苏屿成婚。
老太太和罗氏一听,欣喜万分,哪知又不成了,昨日一日老太太和罗氏唉声叹气,以为齐珩哄她们,这次说什么也得回去。
闻琅反正放了,且就回去吧。本就没有什么东西,两三辆马车也就回去了。
这边尚且拾掇着,苏勉就来了。
无论如何,也该来拜访一下,齐家人不计前嫌,拿他女儿当亲女儿看待,且体贴入微,悉心照料,当感恩戴德才是。
“近来寒暑不定,老太太饮食起居可还顺遂?”
将礼物放下,自是寒暄几句。
这般回去之事就暂且搁置,一块用过午饭,一直到午后,分别之时。
对于齐珩,若做女婿,苏勉甚是满意。不过,苏勉想了想,若真让他这么快接受,又显得没有考量,他还没忘这小子起先不愿娶的事。
不行,他得给他使个绊子。
“我去见了闻琅。”送走了老太太一行人,从苏府门口往里去,苏勉开口道,看着齐珩的表情,又道:“他对屿儿真是一片赤诚之心,日月可鉴呢。”
齐珩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抬眸子看苏勉,眼睛里似有急切,而若急于表现自己,又显得很没有分寸,他攥紧手尚且忍下等着苏勉开口。
“你们二人对我来说,是谁做女婿都行。”苏勉背着手,“若说论才华,你更胜一筹,三元及第之人少有,可若是说论了解,我自幼看着闻琅长大,他的人品我再熟悉不过。”
“且最后花落谁家,要看屿儿心悦于谁,”眼见着齐珩松了一口气,苏勉眼睛一转,“我也同闻琅讲了,回去告诉屿儿让她去选,今日黄昏日落,究竟选谁,会给你们两个一个答复的。”
*
苏勉跟齐珩是这般说的,跟苏屿却并非是这样。
其实即使不欲给齐珩使绊子,也合该让屿儿和闻琅再见一面,将有些话说清楚才是。
“爹爹今日同闻琅谈过了。”苏勉见苏屿眼下乌青,就知道她这几日也是心事重重,并未睡好觉,“那孩子,却是也是重情重义。”
苏屿给苏勉倒茶水的手一顿,继而叹口气,又徐徐倒下水。
处理不好的感情事,引得父亲也跟她一起担忧起来,“是女儿辜负了他的心意。”
“感情之事,无关辜负一说,”苏勉端起茶盏,小饮一口,“不过,他倒是至诚之心。”
“他待我是极好的。”苏屿若有所思,进而无奈一笑,当真是极好的。
“去和他好好道个别吧,”苏勉的声音透着鼓励,温和而坚定,“这么些年,他带你依旧如初,如珠如宝,这份情谊值得好好做别。给他,也给自己一个交代,有些话,说开了反而容易放下,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有爹爹在,屿儿什么都不用怕。”
苏屿应了,“女儿明白。”
少年情事,最是难解。
第130章
“阿屿,再陪我玩一把象戏如何?”
苏屿在花园凉亭等候,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听见了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