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宠小夫郎(55)
里面还比较嫩的,梁安直接去拿了一个小篮子放,等后面煮煮吃。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开始西斜,被染红的天边云彩像是被染出来的缎子,浅浅的紫红色的边上还有着淡淡的黄色。
玉米须落在脚边被小狗踩了上去,鸡圈里的小鸡吃了好几个后,纷纷等着新的虫子的到来。
有些酸疼的腰被拳头不轻不重的捶打着,坐的太久的屁股都感觉不舒服了起来。
跟玉米皮较劲的小狗看到人走后,连忙松开了嘴,小跑的跟了上去。
青菜叶子微微晃动,被掐了一片又一片。
梁安手里拿着两把青菜,离开了小菜地。
绿油油的青菜叶子里暗藏着丝丝的脉络,片片的叶子被按在水中,叶面被轻柔的搓洗了起来,上面沾着的泥点子很快便被洗了个干净。
叶子的边缘处还有着小小的缺口,不知道是被什么虫子给啃了几口。
梁安一片一片的看了过去,把缺口处给掐了下来,放到了一旁。
洗好后便把掐下来的叶子碎片给捏到了手里,走到鸡圈旁丢了进去。
绿色的叶子,哪怕是碎片,也是小鸡极为喜欢吃的,很快便被吃了个干净,在鸡圈里打着转。
干净的面盆子里被舀了些许的面粉,放到案板的边上。
两把青菜被放到了案板上,不是特别锋利的菜刀依旧把菜叶剁得细碎,放到了面盆里。
梁安舀了半碗水,一点一点的往里面倒着,一手让搅拌着,让面粉和菜叶能够混合的更好一些。
搅拌好后,洗净了手,小锅被慢慢的烧的热了起来。
白色的猪油随着铲子落到了锅里,滋滋的化成了透明的猪油。
梁安端着盆子放到了灶台上,捏着一把面团,揪一坨就丢进去锅里一坨。
锅洞里放着几个不算大的树枝,能烧上好一会不用添柴。
放进锅里的丸子很快就粘在了锅里,他拿起铲子一个个的翻了个身,不断的有新的丸子下锅,也有熟了的丸子被铲了出来。
素丸子熟的要更快一些,有些动作慢了的就变得边角发黑了起来。
油煎的香味不断的飘出了厨房,惹得隔壁家的孩子用力的吸了两口香味。
煎好了丸子,又倒了碗热茶,吃过后,随便给小狗泡了几个丸子吃着,收拾好后,一人一狗又回到了院子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几日人们要剥玉米,连天上的玉盘也变得比平常更加的亮了一点。
趁着月色能勉强看得清楚一些,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院里剥着玉米。
直至夜更深了些,人们才入了睡。
翌日,天要亮未亮时,起的早的人家烟囱里已经冒起了烟雾。
梁安闭着眼睛,不断的用凉水往脸上洗去,睁开眼睛时,睫毛上的水还连在一起,很快便断开来。
黑亮的眼睛里带了些红色的血丝,眼尾处似乎还留存着丝丝的倦意。
公鸡高昂的叫声回荡在院子的上空,一声更比一声高了起来。
梁安围上围裙,把篮子里的玉米拿了出来,又洗了两个鸡蛋。
玉米上剩下的须须也被拔得更干净了些,玉米的头应是没长好,不但玉米粒不挨着,连大小都越往上越小了起来,几乎只有一点点玉米的外壳。
最里面的须须夹在了玉米粒的中间,单是用手拔是拔不到最下面,并且不怎么用力,玉米须直接就从玉米处开始断开,只能吃的时候在吐掉。
洗干净的玉米与鸡蛋被一同送进了锅里,冰凉的水浸湿了它们的身躯,往更深处钻去。
鸡蛋不稳的晃动了一下,随后挨着另外一个鸡蛋变得一动不动。
小箅子许久不用,上面都有了些灰尘,梁安用水洗了洗,随后擦了一遍,便放进了锅里,放了一小块的饼子在上面。
小锅的盖子无情的将玉米和鸡蛋最后的光亮藏了起来。
透过窗外,院子里越发的亮堂了起来,东边的太阳渐起,烟囱里的烟雾越发的多了起来,飘着飘着便消失在了半空中,像是从未出现过。
吃了两根玉米和鸡蛋后,给小狗泡着热乎的饼子吃。
鸡圈里的盆子也被拿了出来,麸皮被舀了进去,倒上锅里剩余的水用着树枝搅拌了起来。
水倒得有些多了,就另外倒些麸皮进去,搅拌好后放到鸡圈里。
院子里的凳子坐着有些发凉,玉米皮被一层一层的剥开。
一大堆的玉米皮被放到了墙边处堆着。
用布条绑好的玉米叶子,也被堆到了一起,饱满的玉米粒看起来让人喜欢极了。
除了被剥得光秃的玉米,绑起来的玉米也被挂在了各处能挂着的地方,连晒衣裳的竹竿最边上,也被挂上了两堆。
又剥了好一会,梁安看着地上的一堆玉米,站了起来,拿着砍刀放到筐子里出了门。
“咚咚咚。”
“谁呀,来啦。”张柯起身,手上还沾着玉米的胡须,随着摆动飘荡在半空中。
打开大门,门外的梁安笑了一下:“是我。”
“我当是谁呢,快进来。”张柯拍了两下手,看到他身上背着的箩筐带子,“你这是准备去山上吗?”
梁安摇了摇头:“你可知道这村里的竹林在哪里?我想去砍些好的竹子带回去,家里的玉米堆得都晒不开了。”
张柯眨了眨眼,突然发出了一声:“哎呦,你这也提醒我了,我家里这也是晒不开了,走,咱俩一起去。”
“好。”
她转身回了家,很快出了门。
路边没有了绿意,树上没了枝叶,鸟叫声也仿佛从未出现过,路上不时的走过几个有些年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