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乖宠小夫郎(56)

作者: 姑娘她有钱有闲 阅读记录

枯掉的小野花歪着花朵儿,虽然不复当日的美,却也让人不禁去想当时花开得有多艳丽。

二人的步子不时的并排,又有时往前一些。

冷风吹起黄土打着旋,把地上的叶子都转了起来。

梁安托了一下筐子的底部,扭头问道:“这离竹林还有多远。”

早知道就把布条给带过来了,这样多绑两根,也不用在多跑一趟了。

“不远了。”张柯伸手指了一下,“快了,就快到了。”

“好。”

裤腿的褶皱处,飘着的土不知何时落在了裤腿上,带到了竹林里。

地上落着厚厚一层的竹叶,或是黄中带绿或是已经完全变成了黄色,抬头看去,一截一截的高的不行。

竹子长了许多的分支,有些不知道长了多久的竹子,连竹竿都变得发黄了起来。

“行,就这颗了。”

梁安侧头看去,张柯已经选好了竹子。

他连忙走到竹子前,大致的看了起来,太细的不行,太粗的也不行,就要那种,不粗不细的,有一个人的手腕的就差不多。

很快,两根竹子便被砍倒在地,新的竹子也被选了出来。

回去途中,二人一人拉着两根,走走停停。

大树下,一根竹子上坐着俩人。

张柯把筐子放到了身前,揉了两下手,握的太久了,手都酸了,扭头看向旁边坐着的梁安:“你家里的玉米都收完了吗?乌盛不回来帮你啊。”

梁安轻轻的垂下眼眸,轻声道:“他在外做工,哪能经常回来。”

“说得也是,唉。”张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跟你出来,我也是想歇一歇,虽然家里有粮了心里也舒坦,但是从早干到晚,着实是有些累。”

“嗯,那在歇一会吧。”梁安点了点头,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揉捏着。

幸好三叔母和三叔也有帮忙,要不然,现在自己怕是还在地里掰着玉米呢。

也不知道郎君在外怎么样了,吃得好不好,穿的怎么样。

...

“来来来,乌兄我敬你一杯,今日多亏了你,我这开过光的木串才能找到。”姚牧举着杯子把手伸了出去。

这串珠子可是家传的,要是丢了,爹娘肯定少不了一顿打。

“客气。”

第36章

乌盛伸出手跟他碰了一下, 将杯中的酒水喝了个干净。

一方小木桌上,放着一盘花生米和一盘牛肉。二人各坐一侧,手中均拿起筷子, 夹了菜放进嘴里。

姚牧又倒了一杯, 喝了进去后,这才接着开始说:“乌兄, 如今这酒楼不知何时才能开门,你可有想过去先做个别的营生。”

乌盛拿起酒杯的手一顿,杯中的酒水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家中算来, 怕是也该秋收了,我准备先回去一趟,至于营生,等后面在看吧。”

“嗯, 既如此,那就祝乌兄, 一路平顺了。”

姚牧举起酒杯,相触。

“多谢。”

小酒馆子里只有寥寥几人在低声私语,小二的一双眼睛不时的瞅着, 机灵的很,看到那个客人倒不出来酒, 马上就去抱上一坛走了过去。

门外高挂着的灯笼被风吹得有些摇晃,看起来已经有些陈旧。

路上的人来来往往的,停留住脚步的并不多。

不同的吆喝声如同溪水撞击石块一样, 碰撞到了一起。

孩童的笑闹、哭泣声交杂在一起, 伴随着声声的呵斥。不知哪里来得笛声,飘过了耳畔,传到了更远的人耳中。

“姚兄, 留步。”乌盛背着包袱,提着食盒走了出去。

“好。”

一脚踏进人群中,踩到了那起了阵阵尘土的路上。

到了镇子口,坐在牛车上的车夫,正在低着头咬着自带的饼子,看起来有些干硬,身旁还放着一碗水。

抬着头瞅了一眼背着行李的乌盛,嚼着嘴里的饼子,咽下去后,连忙说道:“坐车吗?”

乌盛点了点头,朝着他走了过去:“坐。”

“行,待会在坐几个人就走。”车夫拍了拍车板,“先把东西放着吧,看着还挺沉的。”

说着,他又低下了头,接着啃起了饼子。

日头高悬在空中,将万物照的明亮,不远处的白云飘飘浮浮,偶尔遇到飞的更快的黑点,很快不见了踪影。

坐车的人也多了起来,牛车转了弯,开始走了起来。

车轮子滚动着,发出了“吱呀呀”的声音。

路边的树秃的不复原先的样子,连长长的河流里都落了不少的树叶,随着水波流动着。

最中间的鸭子,一个猛子扎了进去,饱餐了一顿。

岸边的人带着草帽,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像是要将鸭子赶出河里。

还没等人接着看,牛车就走得更快了些。沾得地上的黄土,扬起又落下。

眼看着已经飘起来的尘土,乌盛连忙闭上了眼睛,伸手捂住鼻子,果不其然,风变得大了,连衣服上都沾了一些土。

快要到村口时,车夫便停了下来,牛车上的人纷纷下了车,拿着东西朝着回家的路走去。

早已凉了的烟囱又重新冒出了烟,梁安拿着烧火棍挑了一下,锅里是刚舀进去的水。

水面咕噜咕噜的,白色的雾气被压在盖子下面,慢慢的从缝隙里钻出去。

院子里放着一个已经被洗好的老旧浴桶,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做的,倒是也不漏水。

烧好了锅,梁安把院子里的浴桶一点点的拉进了自己的屋里,又跑去厨房把热水舀到木桶里,一桶一桶的往屋里提。

冒着热气的热水“哗啦啦”的倒进了浴桶里,热气直往上面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