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苗的思念独白(39)+番外
何逸钧眼前一亮。
荷花池听过但没去过。
……
二人来到池塘边时,施清奉手中已多出一盏亮着的花灯。
黑幕无际,月隐星藏。
不知池塘长有几许,岸上有稀疏树影,四处弥漫着不知名而不知来自何地的缥缈花香。
岸上还有块块置石,万籁只留风声,与监仓压抑寂寥的环境迥然不同。
花灯柔光穿过之处,烁出底下滟艳粼光,以辨出路型。
何逸钧喜欢呆在这样宁静的地方,面上也不再是愁云不展。
施清奉找个置石位坐下,花灯往前一放,映出水上隐约荷影。
何逸钧腿已没那么疼,挣开施清奉扶自己的手,步履蹒跚,往施清奉旁边另一块紧贴的置石上坐下。
施清奉语气平和:“这件事……怎么个说法?”
何逸钧垂首不语。
施清奉不恼:“问你的,尽管说,不用担心隔墙有耳,要真有什么秘密,我会保住秘密,嘴上是把住门的,没必要忌惮我,相信我。”
顿了顿,施清奉斜过身,抬手,又道:“拉拉勾,有秘密告诉三巾,三巾一诺千金,决不让第三个人知道,有麻烦共同解决,有苦同担有难同享,不相隐瞒,不相排斥。”
何逸钧愣了一下,看着施清奉的诚容,勾回,遂语音低微,飘飘然道:“就……就是……昨日书斋不是被烧了嘛……”
施清奉倾耳听,见何逸钧忽然话音卡顿,便道:“嗯,继续讲,我听着。”
何逸钧声调兀地变低:“我听车上坛里的人说你会写封奏疏,你也说过奏疏是你写的,奏疏上写郑爷是我义父……”
何逸钧接下来便将他酝酿一路的话给吐出来,恢复声调道:“然后,你会叫下人送奏疏给圣上观览,让圣上知道我与郑爷是一道的,下旨让我死……”
施清奉道:“继续说,没关系。”
何逸钧道:“我想窜改奏疏,与刺客合作,我也未曾想过他并不想窜改奏疏,他只想借我的路去杀你,想把你回京的路变成一条绝路。”
何逸钧心想着,对不起,净棠,我撒谎了,违约了,希望你听不见我所念之言,此为破例,若有下次,我必定会如实相告。
长长一句话,与夜色融为一体,或是被夜色吞噬。
施清奉静静地听着,在何逸钧快讲完时,忽然伸出手轻轻撩了一下何逸钧后背发丝。
发丝快全干了,经不住这么一撩。
直发瞬间散成了原先又稀、又细、又卷、又翘的模样。
闻言,施清奉既然有些怄气:“我怎么会是这种人,舍得让你去死?我有病?他骗你的,不过这也不是你的错,我没能得到你的信任,是我的错。”
何逸钧听得神情呆呆目光傻傻:“不瞒我说,你身上确实没有值得我信任的点,我这个人最熬不住等待,当年等你,信任已经消散光了。”
施清奉道:“没关系,来日方长。”
施清奉恢复语气,双手绞着落地脱根的长草,望向池面,尽管池面一片黢黑,又道:
“我小时候去过书斋多次,一月前又去书斋探望过一次,对书斋算是熟悉,又甚是怀念。”
“圣上也问我对书斋这件事有何看法,让我写在奏疏上,于是奏疏确实写了火烧书斋这件事儿。”
“但写的内容其实是,书斋学子不与书斋夫子一道,将来多少也会有人给本国贡献微薄之力。”
“希望圣上有控制京师各私塾学费涨幅范围的想法,让书斋更多学子能念到书。”
何逸钧依然稍稍斜对着他,似有难以宣口的话要说。
良久,何逸钧才冰冷冷地道:“你就不怕,日后我把你杀了?”
何逸钧虽然现在不想杀施清奉了。
但施清奉现在不忌惮他,委实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施清奉呼出口粗气,过了一会儿才回话:“我认为,你不会杀我,所以你就是不会杀我。”
何逸钧道:“万一我表里不一笑里藏刀怎么办?”
施清奉道:“那就也怕,如果我说,我跟你是旧识呢,你小时候念书念太多,压力太大,把与书无关的其他事给忘了,忘得一干二净。”
“郑先生呢,我知道他后来对我反感,我出现在他面前就是在碍他眼,他怕我脏了他的眼,离我远远的,巴不得你也离我远远的。”
“只不过,他所意,我不让,他越希望发生的事我越不希望发生,跟他完全颠倒过来了。”
“虽然我没跟他抢过东西,只因他每次都会将东西礼让我,他烦我,我却谢他。”
第26章
施清奉瞥了一眼何逸钧, 便了然何逸钧正为他所言深感疑惑。
他又神情莫测地偏回头,扫视黯然失色的池塘,俯身掬一掌池水。
池水滑溜溜坠回水镜中,击声砸碎了死寂的夜。
施清奉又道:“他肯定不会告诉你不该告诉你的东西, 况且, 他在救你回书斋之前, 你们本来就是天涯陌路不相识,不是吗?”
何逸钧道:“你懂什么, 他告诉我的都是我该知道的, 我不该知道的他才不会告诉我, 你的因果关系颠倒过来了。”
施清奉道:“就像前朝皇帝手下信任的将军施怀笙,他不告诉你施怀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谋有朝一日坐上龙椅,也不告诉你施怀笙想反而借口出京蓄势后,摄政王为什么无动于衷。”
何逸钧道:“为什么?”
施清奉道:“因为我父亲和施怀笙身高相似, 易容之后就长得一模一样了。”
“前朝皇帝重病卧床后, 摄政王不认识施怀笙,施怀笙又买了他麾下卒子, 让我父亲与施怀笙替换过来, 让摄政王误以为出京的那是我父亲, 而不是施怀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