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孤城(16)+番外
事实上,救祖父的,是个北狄人。
祖父为了报恩,弄了假的身份幌子出来。
话赶话到了这里,爹便狠下心接着说:「没错,离开应安府那晚我是起了邪念,我不愿意再替北狄人养孩子,索性就这样吧。」
朱青云忽然开口:「你说什么呢?」
爹还想继续发作,却被祖父喝了一道;「混账!」
他对爹破口大骂:「你宁愿轻信闲言碎语也不肯来亲自来问我一句是吗!那我就跟你说个明白!人夫妇一双,蛰伏敌都多年,刺探消息,临了知道自己快要暴露,才把独女托付给我,你怎么……唉。」
祖父声音哽咽,眼眶也红透,揉干眼睛之后,拽着爹往房里走,在充满樟木气息的柜子里翻出旧竹筒,啪嗒倒出信纸,张给爹看:「我还替他给朝廷带了消息,这还是褒奖状,加盖了官印的,又给我了赏银,否则你以为咱们是怎么发家的?」
爹颤抖着接过褒奖状,可没看两眼又呜咽地推开。
至于我,浸在曲折的故事里,直到察觉所有人都在悄悄打量我,才猛然惊觉,这竟说的是我自己的事啊?
我吗?
原来几个孩子里,我和朱家,才是最不相干的。
从前觉得朱青云和自己虽然同一个爹,但不是从一个肚子里出来,始终是隔了一层,于是并不亲近。
没想到,我连半个朱家人都不算。
难怪,即使明晃晃地偏疼我,三妹也从不会多说什么。
可隔壁家不是这样,他们有对双生女,别说是偏疼,但凡是给谁盛的汤盛少了,都能立即干起来。
不计较,是因为爹不是我的,娘不是我的,祖父祖母亦不是。
但养恩是真的。
我跪下来磕头。
朱青云离我最近,他把我拉起来,要把我带走。
爹突然冲过来,紧紧地抓着我手臂,他哑了声,说不出什么话来,眼神满是恳求。
我看着他,想起许多事。
想起被呵护的点滴,想起受困孤城。
想起从前去踏青时与家人走散,等了许久都不见他们来找到我。滞留的地方其实有着绝佳的风景,有垂柳,有溪流,有戴着帷帽垂钓的公子,可我无心观赏,百无聊赖地拨起水,一遍遍地浣手,直至夕阳西沉,方等来慌张寻来的家仆。
我忽然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朱青云中箭濒死时的心境。
彼时的他,和此刻的我,是一样的。
那种情绪叫做就此作罢,也就是,算了。
与宽宥无关,更不是出于体谅,这些都太过棱角分明了。
而我和朱青云的,就仅仅只是「算了,随它去」而已。
可我那时无法体会,还因为朱青云要「算了」而难受了一夜。
怎么能算了呢。
得好好计较才对得住自己啊。
可真轮到自己,忽然尖锐不起来了。
所求为何?
唯有自渡。
「对不起,小宁,」爹颤着声,「对、对不起,青云。」
朱青云冷漠的神情出现一丝波动,转瞬又平静下来。
今日是祖母的寿宴。
虽然被我和朱青云乱了前半程,但今日还没过去。
已经凉掉的饭菜,热好之后被重新端上来。
我和朱青云坐下来,吃完了这顿饭。
爹坐得离我远远的,不怎么动筷,始终埋着头。
可席还是要散的。吃完之后,便同他们道别。
爹和娘想留我,又去求祖父出个声,发个话。
可唯独祖父没留。
他看向我,眼神变得清明:「小宁,去吧。」
第28章
至于去处,还没落定。
穆玉昌骑着马过来,身着华服,咧嘴笑道:「我罩着你们啊。」
朱青云问:「那我们需要回报什么吗?」
穆玉昌变得扭捏起来:「你们……不许把我偷包子的事说出去,我可保你们荣华富贵。」
别说,他现在还真能办到。
禹川新近,格局大变。
历经风波的长公主,最终也到了禹川。
时移世易,她风范一如昔年。
带着应安府的大批流民,浩浩荡荡、安然无恙地带到禹川。
人多又杂,硬是没谁闹过事,更没人被饿死。
从前如何从边境回到应安府,如今就是怎样来的禹川。
她踏进禹川的第一件事,是去与新帝说,这皇位你坐不得,让我来。
她身后没有军队,更无兵令。
唯独有的,是站在身后的百姓。
他们没有长枪,但有扁担,有斧头和铁锄。
人心啊,人心是镇压不住的。
墙倒众人推推,那位置到底还是让了出来。
「你是不如他。」长公主对龙椅还没坐热的君王说。
他?
是他。
他会名满天下,为万人敬仰。
我后来也见到长公主和穗儿。
穗儿现在不爱抓蟾蜍了。
因为逃亡途中吃过。
她现在爱种花,轻盈又漂亮。
这日,她刚好碰着一个花盆进来,对长公主笑道:「母亲,我告诉你,朱姐姐从前还以为土里会长出蟑螂,所以太孙哥哥说她是小猪。」
「他才是。」
「道宁,」长公主朝我笑笑,「琬琰很喜欢你呢,你蒙骗乌禄时,他同我说,你很勇敢。」
「对了,他还有句话让我带给你。」
那日的晚霞很美,明日也还会有的。
第29章
我跟穆玉昌说,我以后应该不待在禹川,他罩不着我们了。
「那……」他立刻看向朱青云,目光中充满询问之意。
朱青云:「我也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