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奴娇(226)
秾李道:“我就是晓得。听闻他从前讨过两个浑家,却见利忘义,那两个妇人下场都没落得好。可见他为人刻薄。”
吴览只道她年纪小,见事见人只苛求尽善尽美,便宽解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他家事私德,对朋友未必便如此,你可放宽心。”
“我就不。”她撒起娇来,闷着头,他瞧不见她神色眸光,“你知我的出身。我从前经见的男人,凡在妇人身上起坏心思的,个顶个都是无信无义的坏种,那英雄豪杰是一个没有。”
她似无心,却一语戳中吴览最心底的恨事,教他想起秦氏与彩儿的惨死来。
他永远无法从那场事的泥淖里挣脱起身,更别提抛下偏私,看待与之有一丝半点瓜葛的人与事。
怀中的秾李久久不闻他回应,借着黯淡月色,投去一眼,隐约见了他毫无睡意的眼眸里,冷冰冰的、憎恶的神情,彷如陷入噩梦。
她并未将他再从一场噩梦中拉出,而只任由他一再深陷,又轻轻勾了勾唇,阖上了眼。
看来,舟横先生的茶酒,注定要空置了。
应怜是从折柳那处得知沂州探访之事的。只因折柳要跟着行去,临走时将琥珀留在府署,蒙学识字的事儿便好生交待了她一番。
去沂州的一行人乔装打扮,经赵芳庭的盘算,改做四司六局各人的模样,不但一路可掩人耳目,且入了沂州,借此身份,可直向那义军窠巢里去。
自然,这一行人里,应怜不在此列。
她才下了值,还未出府署,便又被单铮的人叫去,说将军有事叮嘱。
向来她与单铮之间,并无多少私交。应怜有些惊讶,便跟了随从过去,正在府署会客的后厅里。
单铮果等在里头,并无大事,只交了一封信与她,沉声道:“这信本不当此时予你,怕你多想。只是我明日要走,只怕有个万一,我却死在宗契前头,平白误了这信,因此先交予你。”
那信只套了个封皮,并未署名。应怜瞧着,却无端心里一突,接过信的手也有些颤抖。
单铮见她神色惶惶,有心宽解两句,却一时不知怎样开口,难为思量半晌,挤出几句,“你放心,我但有一条命在,定将他带回来,活带人,死带尸。”
“……”应怜半分没被宽慰到,只得点点头,“多谢将军。”
她行礼退出府署,一路归家,回去后先关了屋门,自己躲在里头,努力平复呼吸,将信拆开来看。
果然是宗契的字迹。
这信他交在单铮手里,却是写给她的,墨迹枯干也不知几日几月。他早已有了嘱托后事的心。
他头一句便道:【惜奴,人世不测,总有山高水低,我今虽身死,在天魂灵却未必散。你伤心过了,还得努力餐饭,坐卧起居,否则我心魂难安。】
他怎么就能这样大大咧咧将生死写在薄薄的一张纸上,轻飘飘没有一点分量,好似玩笑一般。
应怜恼怒上心头,眼眶却红了。
他教她不要伤心,努力加餐饭,又告与她,若此地不再能待下去,便去代州,找他师父慧理方丈,他已写信知会过了,但得她去,慧理方丈会为她安置好一切。
他又道,元家子与她虽有婚约,却不过一纸空契,不是良配;若投于他,今后必定阻难重重,望她思量。
这些话,林林总总,他在时,一句也不曾透露于口。
应怜紧紧捏着那信,只觉眼前模糊,一笔一划在眼前如走线龙蛇。她擦干眼中泪雾,越瞧越觉着他小心眼。
有什么话,不能当面陈对,非要藏在信里呢?难不成他说了,她还会因此与他闹脸么?
信不长,大多交待一些心底的事,最末又添上几笔:
【我余物不多,尽盛于内室西窗角下奁中,你便自取。若睹物思我,我心当喜,却不愿思之忧之,乃至毁伤形体,是我之罪。惜奴珍重,愿来世早与卿逢。】
她扣下信,再也忍不住,多日来的担忧、焦虑、烦闷、思恐,此时俱泄洪般倾泻而出,哭得灯昏月
惨,双目无光。
他平日里,是再不会与她说这些深藏的话的。
想必他以为来日她读到信时,自己已然入了黄泉,稍稍逾矩一些,她也无处怪罪他唐突。
可应怜不愿下辈子再见他,只愿这一生一世他好好的。
她迎着初上的弦月,不顾人是否已睡下,径去扣响了对面的宅院后门。
出来的是小乙,隐约见她面有泪痕,吓了一跳,忙请进来,“难不成是高僧有音讯了?难道……”
应怜摆摆手,教他莫要乱猜,只道来拿些物件。
小乙心下了然,掌了灯,请她入了正屋,在外间等候片刻,自己去里头翻检,一面道:“是那小匣儿不是?我约摸见过一次,只是高僧不许我瞧。”
她应了一声,眼见着小乙里头捣鼓一阵,带着东西出来,道:“西窗角下的。”
“所幸我存着钥匙,否则高僧不在,物件都取不出来……”小乙将不大的小匣儿递来。
应怜接过,便桌上揭开。
小乙“咦”了一声,“什么?西窗角下?”
匣儿里头无珍无宝,只几样残损物件,灯烛摇曳下,模糊温润镀着澄明的光。
“哟!我这脑子!”小乙一派脑门,要来收那小匣儿,“娘子,我取错了,这不是西窗角的,这是高僧衣奁下头藏的!”
应怜一霎回过神来,一手按住,不教他夺,转过头来,白莹莹的脸面上,泪痕依稀,眸中却又多了几分朦胧水意,似是悲伤,嘴角却是微微翘起的,仿佛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