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惜奴娇(300)

作者: 烛泪落时 阅读记录

她虽瞧不起,却也不大在意,唯独在意的是——皇后将她的品秩定下了没?

怎奈朝中也不知发生了何事,官家的神色日渐凝重,来蕙兰台的次数也愈见稀少。眼见

着仿佛便要失宠,名分又迟迟不定,范碧云心里呕得要死,回回还得穿着祝兰稍显宽长的小衣,陪着他逢场作戏。

有一回,她实在忍不了,颠鸾倒凤之时,趁他销魂已极,便扭回头,将那双蜜一样的含情目望向他,“官家……”

才说了两个字,对方倏然而怒,猛地从对祝兰的肖想回忆里分出神,又不知想到了什么,面容骤然铁青,草草地完了事,唤人来侍奉穿戴了,抬脚便走。范碧云自知惹了祸,苦留不住,眼睁睁瞧着富贵权势从她身边水一样流走了。

自此,官家再未幸临蕙兰台。

迟至她被冷落,范碧云也还未捞着个品秩,名为蕙兰台之主,实则与宫人的奉例一般无二,内心颇感耻辱。

外头局势无论怎样紧张,风声递不进她小小的蕙兰台。从秋至冬,这些时日,范碧云忙活的是另一件事。她偕同此处零零落落所剩无几的几个宫人,找来了祝兰从前的墨宝,摹着她的手迹,学那风骨刚正的笔体,一遍又一遍。

有从前元郎君教予的手书要诀,她磕磕绊绊,好歹是仿出了一封瞧不错眼的书信,塞在套子里,假作祝兰曾写,便以此为由,辗转托人情面,直至求到李胜儿跟前,说动官家念起旧情分,再踏足一回蕙兰台。

宫人们扫尽了宫苑的秋叶,于初冬一日,迎来了圣主再幸。

范碧云这回再不敢拿乔,想通了个中情由,也并未再如祝兰一般妆扮,却简单梳了个发髻,好似个扬州的小女使一般,留官家晚膳时,主动谈起往昔祝兰在王家的一些旧事。撇了坏的、捧起好的,有的没的一通瞎讲,自然都是祝兰从未提起过的事,果然勾住了官家的欢心;她趁势又取出那封书信,道是祝兰从前的一封家书,两下里细细地瞧看,共忆旧人,唏嘘了一番。

眼见着天色将晚,李胜儿问何处歇驾,官家瞧着范碧云乖巧秀丽的面孔,沉吟片刻,“蕙兰台歇了。”

范碧云心中得意,且观今日模样,她可不必再是祝兰,床榻之间,也好做一回自个儿,要官家眼里真正瞧得进“范碧云”此人。

晚间,她娇羞晕红着双颊,侍奉天子就寝。

宽衣才至一半,外头闹来些嚷嚷的声儿。李胜儿出去斥责,片刻却回来,谨慎小心地禀道:“是皇后处来人,道她身边的魏美人不大好,夜间惊厥。”

官家悚然而惊,急急地披衣,顾不上呆怔的范碧云,催道:“去瞧瞧。”

他来得快、去得也急,范碧云委屈地唤了一声“官家”,却只得了一句,“你自歇了。”

她恨得几乎绞断了指甲。咬牙心中骂那魏家贱婢,仗着面貌上有几分生得像祝兰,不过也是皇后手里的一只狗儿,争宠的手段实实上不了台面!

她这厢肚里含着气,迷迷糊糊睡了,却哪料到是祖坟冒烟,祖宗八辈舍了神魂来保她,这才不至一刀成了宫墙里冤死的鬼。

转过天来,瞧着又是冷冷淡淡的入冬时节,还未过年,宫城里便换了天。

原来早在月前,三王的兵马未至江宁,便打着主帅病重的幌子回师,大军乌泱泱压至洛京城外五十里,三王却借故不还兵符,朝中正是为此争执了半个多月。局势日渐紧张,三王递出书信,道是要学三代周的建制,裂土封王,也不要好地,哪怕就将荒漠如凉州的土地割与他,他便就此赴国,永世再不回洛京。

未料想此招是缓兵之计,禁军尚未动,一日夜间,三王却带精兵强将,与早买通的閤门守官按照既定的时辰,赚开了宫门,径入内苑,寻到正在宫妃处歇宿的官家,揪将出来,本欲囚禁后再逼禅让,又不知怎的,稀里糊涂一刀捅了个对穿。

三王郭禧正自懊恼,一见小殿内室里慌乱逃出来个女子,正是方才陪驾的宫妃。她魂丧胆裂,指着死不瞑目的血人一样的天子,浑身寒噤说不出话。

情急之下,郭禧身边的武将一把揪将她来,一刀割下了宫妃头颅,血淋淋地高举着呼喊,“刺客已伏诛!余贼杀尽,莫放走一个!”

就这样,此夜本当在蕙兰台范宫人处歇宿的官家,莫名其妙成了先帝;而谎称夜惊争宠的魏美人,含冤受屈地成了谋逆的刺客,连带三族,其后一齐被夷灭。

转过一夜兵荒马乱,平明日起,百官入朝,正打算接着摩拳擦掌,再吵一顿嘴架,争那三王是否该受列土封疆,却愕然发现,争议的中心——三王已自侧立在了金銮殿上、御座之旁。

更令人惊恐的是,三王非着常服,却着衰衣麻绖,满目哀恸,道昨夜因有逆贼谋叛,行刺了先帝,以致山陵崩,如今率土之滨无主、天下之臣无父,自己心乱如麻,还望百官拿个主意。

若按惯常,百官之首,当推元相率先表态。可如今元相辞官,相位一时虚置,臣子们你望我我望你,有一刻谁也不敢先发话。偌大朝廷杳然寂静,针落可闻。

僵持不是良久之策。有人终出班站列,已是离御座遥远、却靠近门廊之处,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官。

“臣议,先帝既行,虽治国丧,却乞殿下登位,先统臣民而后服斩衰。其由有三。”

那小官虽只六品,绯色官袍著身,望之却愈发清隽,声言郎朗,震荡殿堂,其人其声皆如玉琅玕,有君子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