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奴娇(53)
宗契双脚便生根了一瞬,胸中忽潮头一涨,淹得他脑中空白,也不知失礼不失礼,堪似落荒而逃。
甩下帘子时,仿佛还听她在笑。
他深吸一口寒气,灌入肺腑,满眼不是舱中春暖,又回了平波雾笼的江面霭霭,终于归了几分清明。
半晌却才发现,嘴角不知何时正带着笑,不用看也知道冒着三分傻气,人来人去的,也不知看了多少笑话。
走船的对河道航情自然熟悉,早先便得了信,润州十一月要固堤坝的,只是船家贪着再赚一趟路程,以为赶在十一月前,能多跑一个来回。不想逢了天数有变,走了一半,把客人晾在了中途。
一千一万地告罪,又退了些个船钱,船家这才送人登岸,自回程而去了。
因早做准备,应怜宗契便不大意外,想着待登了岸,再赁车马北上便了。
固堤声势浩大,沿岸征夫围聚,挑土的挑土,运石的运石,垒砌的垒砌,正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两人挤过攘攘的人众,连应怜都觉出了几分热,在这不大不小的润州城里转了一圈,却只找不着行路的车,一打听,却是北上的客舟俱在此被阻,换了车行。
代步的驴马易得,认路的车夫却难求。故两人淹留一夜,翌日晨起,头一件事还得寻车,足使人焦躁。
踅摸了半日,正商量着是否只赁牲畜,两人自己向前寻路;恰好客店门口,逢着个跛子,脸冻得青青紫紫,围着破皮袄,里头塞着麻纸,权且御寒,自荐说认得去扬州的路,并牵了头瘦驴,能做前导。
他虽看着像冻馁,指起路来却实在是个熟手。应怜与宗契一商量,有总比没有好,便一口价雇下,先给了一贯定钱,约定到地再付余下二贯。
便又赁了两匹驴,虽行速快不了,但负重却比马强。三人骑定了,又补给了干粮,当下出得城去,一路按着跛子的指认,沿着牙道向前。
润州不似平江府,一旦出城,十几里外,就已一片荒郊,连牙道也逐渐损没,难行了起来。路上尽过一些残破低矮的屋舍,俱是泥糊的歪墙、茅草的顶,可见多时无人居住,大风掀了屋顶,也不见修。
跛子自称叫赵阿大,从前是个猎户,因自家设了捕兽的陷阱,自家又不慎踩进去,这才断了一只腿。
“谁想因祸得福,为着断腿,才不教我去开山挖河堤。你知今冬征了多少丁夫,还不知又要累
死多少。“赵阿大说起这个,颇有侥幸。
宗契便道:“那河堤怎么的了?我瞧着挺安稳的。”
赵阿大一摆手,“我瞧着也不用固,谁晓得相公官人们怎么想。今岁庄稼也不行,入夏得迟,入伏了又太旱,喏——”
他随意一指冬云沉沉下,同衰草一样荒败的茅屋,令他们看去,“这些、这些,年前还有人住的,现下也不知哪里趁熟去了。”
一番话说得人无言,不忍见凄凉凋敝,只得默默向前。
赵阿大分得宗契几张胡饼,吃得满嘴流油,噎了几次,吃完了道谢,说饿了一整日,亏得他们相帮;一会儿喝饱了水,正到河边一毁弃的茅店旁,便说要出恭。
他倒乖觉,说怕唐突了娘子,赶着驴要走远点,又教他们此地等候,莫要乱跑,不多时,绕在茅店破泥墙后,便没了影儿。
此时正是日午,却已浓云暗沉,过不多时,黄昏便全要暗下来,又有霜风凄紧,渐次冷落,空中一股沉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我瞧着像要落雪。”宗契望天道,“赵阿大说前头有客栈,也不知要行多久。”
说到赵阿大,应怜望向他去路,只空荡荡无人也无声,觉得纳罕,“他怎么还不回来?”
“怕吃得太急,坏了肚子。”宗契猜道。
两人又等了一刻,仍是不见人影,这才觉出不对,也绕过茅店,向前走出一段;唯见林木渐密,连条道儿也无,哪还寻得着什么阿大阿小?
宗契喊了两声,声音洪震,惊飞一林寒鸦,回回荡荡散向天际,半晌骂道:“泼皮无赖!却原来诳人钱财,自个跑了!”
走脱了前导,应怜只得再与宗契原道回返。好在沿路北行,正有条细长支流为伴,不致方向太过迷失。
前头一带寒木深林,似有人径;遥望而去,前方苍影巍巍,是起伏黯淡的峰峦。都说“望山跑死马”,也不知向前多远才能穿山而过。
只是天色愈晚,出城已尽几十里,再不得回转,只得一径向前。
不一时,应怜忽叫了起来:“落雪了。”
今冬的第一场雪,便在此时,猝不及防飘洒而下。起先一两点雪子,渐而纷扬了起来。应怜尚仰头望着,有些记忆中的欣喜,宗契却提醒道:“走快些,这前后不挨的,怕找不着客店投宿。”
应怜眨眨眼,猛地回过味来。
这雪如今已不是那般晶莹剔透富贵花;现下这么个处境,只盼它莫要再大,钻进人衣领里,教尝尽人间坎坷辛酸泪。
她只得闷着头,与宗契一气儿向前赶。
果真,雪愈发地大。她两只手起初还觉着冷,一会儿,已冻得木了,僵硬地攥了缰绳,然驴能负重,脚力却差,怎么驱赶也慢悠悠地行。待入了林子,昏色越重,只还靠满天的雪气撑着一线灰白。
河道在视野内不远不近,权且做不言语的前导。宗契迎着风雪,搭手张目四望,一会儿,指着个方向,教应怜来看,“那仿佛是个人家,咱们去那避一避风雪。”
应怜冻得脸发僵,胡乱应了,跟着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