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入蛊(74)
只是于洋所说的味道乃是记忆中的味道,即便是同样的食材不同人做出来的味道都会产生偏差,更何况时隔久远他记忆中的味道会带上很多主观意识,就比如人在离家之后常常想念家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而这味道又会与当时的心境而产生不同。
所以沈持玉并没有把握做出于洋记忆中的味道,但她还是要试一试。
当一盘圆滚滚鼓囊囊的青团放在于洋面前时,他脸上露出了几分期盼之色,那小巧可人的一团碧绿与记忆中很像。
他拿起一枚轻轻咬了一口,面皮紧实温润,有点黏糊,却不粘牙,初入口齿唇舌有股浅浅的苦涩,牙齿咀嚼之后唯有腊肉和冬笋的香味,以及淡淡的青草香气,与记忆中的味道已有八分像了。
于洋眸中浮光隐现,似是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中,他吃得很慢,每一口都吃得很用心。
他的样子看起来很享受,似乎是爱极了这味道,沈持玉以为他会继续吃第二个,可是他用完一个之后就用帕子拭了唇角,又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
随手将帕子丢在一旁的石案上,他抬眼看向她,神情很是诚恳,“你做菜真的很好吃。”
“那你为何只吃了一个?”他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是吃饱了吃不下。
于洋笑了笑:“它让我想起来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沈持玉没有再继续追问,她问出了先前于洋答应的那个问题。
“其实你心里是有猜测的对吗?”
仿佛被说中了心事,沈持玉神情有几分慌乱,不过她很快就镇静下来,抿了抿唇道:“你只需告诉我真相即可。”
于洋自认是小人,更何况他从来没有答应过宋冀年替他保守秘密,他直直看向沈持玉,很想知道她明了真相之后是何反应。
“真正要杀王娘子的人是你的夫君——宋冀年,而我不过是执刀之人罢了。”
沈持玉的心猛地一颤,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脸上的血色也在一瞬间褪尽。
宋冀年执意要杀王娘子必然与膳食中被下毒有关,不管是他下毒被王娘子看到,还是王娘子受他指使下毒,终归是他在膳食中动了手脚,而用膳之人只有他和秦公子,只因他其实想杀之人是秦公子。
沈持玉心中翻起千层浪,之前对宋冀年温良谦恭的认知在顷刻间崩塌,她实在有些不敢置信,明明他在外人面前是皎月一般的谦谦君子,为何于洋口中的他却是草菅人命的奸佞之徒。
所以宋冀年不仅私德有亏,甚至连品性都坏的。
他其实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外祖父看走了眼,而她三年的付出竟是个笑话。
心口仿佛被撕开一个血淋淋的伤口,她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于洋,颤抖着嘴唇道:“你、你在说谎!”
于洋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她,嘲讽道:“我何苦要欺骗一个将死人。”
将死之人,是在说她吗?
--------------------
第42章
预兆
=====================
于洋笑了笑,并未再搭理她。
他从袖中拿出一只小瓷瓶,将白色的粉末撒在青团之上,很快粉末便溶于青团之上不见了踪迹。
收起瓷瓶,他对亭外的婢女道:“将这盘青团送到苏公子房中。”
原本陷入自己情绪无法自拔的沈持玉在听到‘苏公子’三个字时蓦然回了神,她之所以能做出令于洋满意的青团只因她吃过,清明时苏淳曾带了一盒青团给老夫人尝鲜,她吃过一枚。
难道苏淳也被关在这里?
她猛然惊醒,急声道:“你方才在青团上倒了什么药粉?”
于洋冲婢子挥了挥手,婢女立即端着青团退了出去。
沈持玉想要阻止却被人拦住去路,她虽然不喜欢苏淳,但也不想他出事。
于洋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背对着她望向远处一脉浮绿山峦。
“我少年时曾因行骗被人追杀,落魄潦倒之时有个女童给了我一盘青团,那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味道,也是人生最晦暗之时遇到的一束光,我吃了青团本想将盘子还给她,向她道谢,可是你猜我听到了什么?”
他自然不指望沈持玉会给他答案,只是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山野,嗤笑道:“她说那青团一股馊味早就坏了,她怕吃了会中毒。”
沈持玉不知道绝望之人在看到希望后被打碎是什么滋味,但他一定很难过,不然也不会至今都记着那味道。
可这跟苏淳有什么关系?
她心口一跳,道:“给你青团的女童是苏淳?”
苏淳容貌秀丽,声音介于男女之间,她早先便有所怀疑,如今听于洋这般说,第一感觉便是苏淳。
于洋转过身冲她凉凉一笑,“是啊,所以我也想给她一次机会,看她能不能活下来。”
尽管他是笑着的,可沈持玉从他的面容上看到了彻骨的悲凉。
他真是一个可笑又可悲之人,幼时的点滴都记得这般刻骨铭心,如此睚眦必报,又何尝不是为了保护幼时孤苦无依的自己。
沈持玉被带了下去,临走之前于洋冲她笑了笑,“好好看一看明日的初阳,日后怕是没机会了。”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要杀她了吗?
可是为什么?
她只是个普通人,她也会怕死,知晓自己活不过一日那刻,先前所有对宋冀年的猜忌,对苏淳的担忧都不重要了。
她只想好好活着,外祖父年纪大了,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她一定要活下去。
“求你放过我……”沈持玉因为惊惧害怕而颤抖,她放弃了尊严,朝他求饶,眼泪一颗颗砸下来,她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