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零开始摆地摊(116)

作者: 一叶霜寒 阅读记录

“废话,我当然知道是肉味。”

“——醇正的新鲜的肉味。香!”

好不容易等甑四周边沿的烤锅热了,立刻夹起五花肉片、梅花肉碎、牛肉卷往锅上一放,“滋滋”的响声顿时不绝于耳,油冒了出来,在锅上滚动一周后,顺着倾斜的弧度流入了锅底。火势更旺了。

夹起两片、三片肉,蘸上酱,往生菜上一放,再放几片蒜片、辣椒圈,这是文明人的吃法。这些人也有耐心得很,嗅着这股直往面上扑的浓郁诱人的香味,还能有条不紊地做完这些步骤。接着把生菜一卷,往嘴里一塞,咬一口,肉汁伴随酱汁先溢了出来,接着便是烤肉的焦香味、浓郁的肉味,配上解腻的蒜片、辣椒圈,还有清爽的生菜,一时间,嘴里的味道和口感更丰富了。

等急了,先往嘴里塞一筷子烤肉,再咬一口生菜、一口生蒜,丢几个辣椒圈,嚼吧嚼吧,一样的味儿嘛!

吃烤肉,对于蘸酱,各有各的喜好。

有些人喜欢什么也不蘸,吃素的;有的人喜欢干碟,夹着烤肉往辣椒粉、孜然粉上一滚便开吃。或是同火锅料碟一样,倒上蚝油、生抽、麻油,放一点儿蒜末、葱花、香菜,口味重的还会放折耳根、沙姜末,把烤肉丢进去蘸一蘸,也香得很。

烤肉,真是怎么吃也吃不腻的。

这时,做好的饼子端了上来。往锅上贴一圈,瞧着烤得外皮开始变酥了,赶紧拿在手上,用刀往中间一咧,塞上烤肉、酱料和各种配料,那叫一个香哦!

一边吃,饼皮子一边往锅上、碗里掉渣,也不浪费,拿筷子夹了继续放进嘴里。嚼了嚼,在油上滚过的饼皮子更酥更香了。

烤炉旁边的长板凳一开始用来借力,后来索性撤了。一群人围着炉灶四处走动,把薄肉往锅上一放后,见另一边有烤好了的肉,立刻走过去把那肉一夹往嘴里一塞,即使烫得直呼气,也要哼哧哼哧把肉稳稳兜在自己嘴里。

“嘿,炉子里这松烟,怎么总往我脸上扑?”

“那你换个地方。”

“换了地方也不行啊,我在哪烟在哪。”

“那你离远点儿。”

“那不行。”

吃到最后,酒足饭饱,一人拿了个带缨子的紫红色小萝卜啃。

“嘎嘣嘎嘣”的咬一口汁水直冒。清清爽爽,解腻得很。

马骏蹲在地上,一边啃萝卜一边回自家老妹消息:

【奔驰的骏马:你哪来的手机?】

【sss:借同学的。先别说这个,你们那个食堂的师傅是不是沈三元?】

马骏挠了挠头:【不知道啊,我们都叫她‘沈师傅’。】

【sss:。】

【sss:那瓶肉丁酱哪里来的?】

【奔驰的骏马:沈师傅做的啊。】

【sss:!!!】

【sss:得嘞!】

【sss:老哥,以后你就是我的衣食父母!】

【奔驰的骏马:……这不好吧,都差辈了。以后我管咱爸妈叫啥?——哥姐?】

马舒舒却没再回消息。一看时间,大概是上课去了。

马骏站起身,突然“啧”了一声,忘记问她“沈三元”是谁了,怎么这么执着这个问题?——还有,【沈三元辣椒酱】、【沈三元豆腐乳】又是什么?

另一边,苗秋也在和妈妈苗春聊天。

【春天会来:秋秋,收到你寄来的肉丁酱了。分了给其他姨姨吃,她们都说好吃,有种妈妈的味道。哈哈,我才不告诉她们是沈老板做的呢~】

【mq:为什么是“妈妈的味道”?】

【春天会来:这是一种比喻,形容这个味道很熟悉,很好吃,一直停留在记忆深处。是对一种食物的最高评价。】

苗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如果沈师傅做的菜对妈妈来说是“妈妈的味道”的话,那对她来说,是不是“姥姥的味道”?

第52章 吃席咯!

烤肉结束以后,大家把垃圾收拾干净、让场地恢复原状,正呼朋唤友准备登上返程的大巴车,这时,就见一个精瘦的小老头朝他们大步流星跑来。

他擦了把额上的汗,一脸着急地叫住正要上车的带队教练:“老陈,老陈,等一下,我有件事想找你们帮个忙……”

这个小老头是村子里的村长,叫住他们的原因很简单——

村子里有个姑娘今日出嫁,家中没有长辈、兄弟充门面,担心嫁到外村被夫家欺负,所以找到他们加入送嫁队伍,给姑娘长气势。

老村长愁容满面,语气却隐隐带着些自豪,开始讲述事情的始末:

“小慧出生就没了娘,后来她爸也得病死了,日子过得苦啊……但她从小就是一个坚强、努力的孩子,即使没有父母帮衬,也考取了好大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本来乡亲们都说没必要在村里设宴,麻烦、浪费钱。是小慧认为她吃百家饭长大,坚持要办个体面的宴席报答大家这些年的照顾。”

“小慧是个好孩子,什么条件都很好,但就是家里人丁单薄,结婚后也没有个娘家能依靠,我就担心这一点……”

陈教练还没开口,这时,听了半晌“墙角”的队员们已经七嘴八舌地闹腾开了:

“答应下来吧!”

“就是,反正现在时间还早,完全来得及赶回去。”

“哎呀呀,农村的婚宴,我还没见过呢!”

“冲冲冲,我们几个往那一站,绝对是杠杠的排面!”

“……”

陈教练叹了口气,无奈又好笑:“这群皮猴子,什么热闹都想要凑一凑,行,就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