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摆地摊(18)
汪明元竖起大拇指夸赞:“厉害啊,一个人买这么多,居然没被打?”
李纪得意一笑:“要不说我跑得快呢。”
见两人刚说完话,就十分默契地立刻埋进豆腐碗里大口大口吃了起来,陈淼摇了摇头,走了:“我这学弟真是魔障了。”
三人找到位置坐下。
徐丽丽还在往别人桌上的汪豆腐上看:“真的很香啊,那味道闻着就鲜,而且汤汁拌着碎豆腐,浓郁又黏稠,一看就好吃。”
唐小倩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对着面前打来的饭菜食不下咽——哎,又是想念烤红薯的一天。
小地摊老板,你到底什么时候再来啊!
————
孙露露,初一(2)班新晋的神。
在全体同学心目中,威望一度超越吴德发直逼班长。
人气更是在每天早晨上课前达到顶峰,人还没到教室,欢呼声已经传到了耳朵里。
同学们欢迎她的热情比追星还狂热。
这一切都是因为——双肩背包里的汪豆腐。
孙露露原来的书包容量不够大,生活委员征得全班同学同意后,用班费给她换了一个新的双肩背包,这个背包从此承载了初一(2)班每一个同学对早餐的期望。
孙露露每天早上哼哧哼哧地背着包来到校门口,在保安吴大爷了然的目光下直挺挺走进学校,所幸进了校不用多久就会有来得早的同学赶来接力。
到了教室后,再在讲台上——讲台的桌子比较大——把一碗碗打包得严严实实的汪豆腐一字摆开,随即每位同学按报名顺序有序领取。
十分的条理清晰、秩序井然。
有一次班会课,主题是“畅想三年后的高中生活”。
杨悦问孙露露:“你想考哪所高中?”
孙露露沉吟片刻回答:“三年后啊……那我就15岁了,从事代购行业三年,代购经验丰富,高中不考了,直接干代购去!”
杨悦热情附和:“好啊好啊,那我给你当助手!”
说归说,两个人学习起来一个比一个卷——开玩笑,要是因为考砸了失去零花钱吃不着汪豆腐,这个后果可不是开玩笑的!
吴德发每天早读前照例来教室里转一圈,手在讲台上一摸,温的,但看着2班越来越优秀的成绩表,他还是选择了沉默。
————
吴德发最初组建“平城八中防外带食物教师联盟”的时候,深信队伍中不会出现内鬼,结果就被办公室里一个啃烤红薯、一个啃烤玉米的同事打了脸。
但现在来到校长室,吴德发才发现原来最大的叛徒是校长!
校长坐在办公桌旁边,面前放着一杯热茶,边上摆了一盘长长硬硬的豆干。
校长说:“不识货,这是茶干!”
吴德发问:“这是哪里买的?”
校长丝毫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就在学校门口的一个小地摊,别说还挺便宜。”
吴德发气冲冲告辞了。从校长室出来后,他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校门口。
吴大爷咬着同款茶干问:“好吃的。来一块?”
吴德发轻哼一声,果断拒绝。当天下午,他就来到了那个小摊前。
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推车,一块廉价的招牌。车上放着一个不锈钢桶,里面盛满了热气腾腾的汪豆腐;旁边是垒成半人高的木匣,茶干被圈在匣里,一大块,完整的扁圆形,外皮呈深紫黑色,香味浅浅淡淡的,豆香中混着咸香,很诱人。
吴德发往那摊前一站,两手叉腰,气势汹汹:“你怎么才来?”
说完,他一下愣住了——他明明想说的是“你怎么还敢来”!
为了缓解尴尬,吴德发继续绷着脸问:“有健康证吗?”
“……”
“营业执照呢?”
“……”
“食品经营许可证也没有?”
“……”
吴德发又问:“咳,那行吧。这个茶干,怎么卖?”
沈三元一下松了口气,还以为遇上不正常的人了,还是可以问出正常问题的嘛,立刻热情回答:“论斤卖,要多少称多少。”
吴德发说:“来半斤。”
沈三元正要下刀,又听他又皱着眉好奇问道:“可以给我片成不同的形状吗?”
“可以。”
“那我要五角星形的,流动红旗那种形状也行。”
沈三元:……
她觉得面前这个顾客还是不太正常。
吴德发提着一袋茶干和一碗汪豆腐鬼鬼祟祟进了校门,直到走出一段距离,他才偷偷摸摸地把塞在外套底下的东西拿出来。
吴德发有一点慌张,同时又不禁感到一丝刺激,他觉得自己终于能和学生们共情了。
回到办公室,有不少老师都在就着茶干备课,吴德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给自己泡了一壶茶水,开始就着热茶嚼茶干。
切开的茶干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十分有咬劲,并且越嚼越香,此时再喝上一口茶水,嘴里的香味顿时丰富起来,越品越有滋味。
吴德发以前也吃过茶干,味道不如这个,看来那个小贩还是有些手艺的。
他又拆开汪豆腐的包装,迸发出来的香味是如此熟悉,他每个早读都是闻着这个味道过的。但却是第一次吃。拿了勺子舀一勺,放进嘴里咀嚼两下,吃起来比闻起来要香得多,尤其是嫩豆腐这种滑滑碎碎的口感,还有这股鲜味,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述,非亲自入嘴不能品味。
热气上涌,吴德发的眼眶都有些发红:“这群兔崽子,居然吃得这么好!”
————
项前进开着一辆小三轮来到老院子给沈三元送货的时候,正好赶上她在做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