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奉旨成婚(189)

作者: 不知名晴诗 阅读记录

俞书礼点了点头,按照赵阑的吩咐去做了。

两人上到地面之后,遇到了回返的代蒙。

代蒙带回来了一个人,经面摊的老伯回忆,据说正是挟持俞苗苗的人。

这人是东街上一个卖鱼的,别说面摊的老伯,就是俞书礼也认得他。

只是这人舌头被割,双手双脚的经脉都被挑断了。要不是杨太医妙手回春救下他一命,他也早就直接归西了。

然而正是这样,现在他的状况自然也没办法审讯出来什么。

线索仿佛又断了。

代蒙气喘吁吁道:“我去的算及时了,彼时那帮人正在灭口行刑,我提刀砍伤了两人,然而却还是没能来得及救下他的舌头。不过我看到了领头的人,瞧身手不像是大梁人,许是番邦的能人异士。他们见了我,立马甩下以为已经被灭口的他走了,好像生怕被我逮住似的。不过,我眼疾手快,”他从怀中拿出一块木牌。

“还是从他们身上抢到了这个。”

他把木牌交给赵阑,赵阑看了眼,没看出什么花样,又递给俞书礼:“这种东西你比较有研究,你看看。”

俞书礼接过木牌,深呼吸了一下,道:“应该是西昭人的,我曾在完颜浚身上看到过类似纹路的这种令牌……”

他咬了咬牙,怒不可遏。

西昭人,却要借他们自己大梁人这把刀,杀他们的大梁人。

完颜浚,未免欺人太甚。

第89章

俞书礼等了许久, 等到夜半的时候,魏延还是迟迟未归。不仅如此,连带着去送人的钟年也音信全无。

他心急如焚, 当下命令西北军全员整肃,正要找二殿下报备的时候, 却被告知皇家宗庙里的千百命灯一夜之间灭了个干净,二殿下一个时辰前接到汇报之后就紧急去处理了,现在恐怕已经在半路了。

宗庙出事 ,可大可小。可偏偏是在二皇子即将拿着圣旨上位之际, 这种“事故”就显得尤为刻意。一朝处理不慎,就会被说成是赵阑的登基是“天意不允”, 是“不祥之兆”,是“祖辈发怒”。

俞书礼手中的佩剑“砰”的一下砸在地上。

他哪里不知,这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况,定然有人在背后搞鬼。但再是清楚,脑中还是为魏延和钟年的安危混沌地担忧。

魏延身体不好, 余毒未清, 纵使并不是全然文弱,也有些功夫傍身, 但若是落在完颜浚手里, 难免也是要受欺负的。

董思文过去的经历让俞书礼变得草木皆兵,他再也不能接受身边的人受任何的苦了。

“烦请同殿下说,我今日必须进宫,如果造成什么后果, 全部由我一人承担。”给二皇子的侍从留下话,俞书礼就独自一人拍马离开。

侍从和兵士苦拦不住,只好叫人连夜快马加鞭给二皇子送信去。

沿途巡查的丁胜撞见骑马离开的俞书礼一人往皇宫方向而去, 脸色大变。他连忙拉过边上一人,二人跨马而上,叫上百来骑兵,不要命地追去。

夜色更深了,及至后半夜,云层低垂,绵长的灰色泼墨般倾泻而下,遮挡住了最后一丝月色。

风雨欲来。

俞书礼闷沉着脸色,扬鞭冲在最前面,后面追赶他的骑兵们的马蹄踏过潮湿的地面,溅落下一片蜿蜒曲折的痕迹。

瓢泼大雨毫无征兆地降临下来,俞书礼拉过早就准备好的披风斗笠,抬手甩上后背。

丁胜和木少阳跟在后面,逐渐要跟不上。

二人对视一眼,丁胜努力拍马上前,顶着贴脸的雨水,开口灌进去一口冷风。“小将军,你救魏丞相心切,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你现在需要冷静……”

俞书礼侧眸看过来,“你哪里看出来我不冷静?”

丁胜对上他那双寒意凛然却又泛着恐慌无助的双眸,一时之间也说不出话。

“小将军……”他嗓音滞涩,吞了口唾沫,接着劝道:“咱们要不要等等二殿下的指示?万一太过急躁又中了埋伏,那留下二殿下一人可怎么办?”

“丁胜。”俞书礼的发丝沾在鬓角,他抿唇道:“等会儿,到了宫门口,你们守着,我一人进去。”

丁胜脸上不胜惶恐:“将军!”

他连忙甩鞭又赶了几步:“将军!我不是贪生怕死!我们兄弟们自从追随了你,就没有怕死的时候!但是如今宫中不比战场,其间的尔虞我诈太多,不是咱们靠蛮力可以硬攻的。”

对上俞书礼阴霾沉重的脸色,他单手擦了把脸,又道:“魏丞相临走时,就猜到您会硬闯进宫,特地嘱咐过我。我既然答应了魏丞相,就万万不能食言。”他咬了咬牙,拉过缰绳横在了俞书礼跟前。

俞书礼手下一个急刹。战马凄厉地嘶吼了几声,在两马即将相撞的时候终于停了下来。

两人的脸上都被溅满了泥点。

马蹄在泥泞的土地里不安地践踏着。

俞书礼手指紧紧嵌在缰绳里,胸口如同烈火翻腾:“丁胜!你不要命了!”

前方的两马停下来,后续众人才堪堪赶上。

木少阳也赶至跟前,喘着气:“将军,此事咱们还需从长计议啊,那魏丞相迟迟未归,恐就是有陷阱在骗咱们去呢。咱们造反归造反,但也不能这样死的不明不白的。到时候分明是去救人,却被安了个逆贼的身份,不是冤枉死了!”

丁胜劝道:“连木少阳这个蠢驴都懂的道理,小将军,您现在需要冷静。”

“你觉得,我是蠢?”雨水从俞书礼的头顶滴落,划过眼睫,氤氲在脸颊之上,“丁胜,我没有哪一刻有现在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