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是战神小祖宗(176)

作者: 墨子白 阅读记录

马超跟在萧言钧身边多年,知道他表面对皇帝恭敬,心里实则不满,不过对梁王的牢骚,他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只好沉默。

接下来,谁都没有说话,屋里一片静谧,落针可闻。

萧言钧站在窗前,望着半空的月亮出神许久,突然问,“王妃,她还好么?”

“王妃原本就是深入简出之人,王爷走后,王妃一直呆在后院闭门不出。”

萧言钧在心里哼了一声,萧言锦不在上京,她出来也无用。

——

月上枝头,光华如水,竹林里却是一片幽暗,一个头戴帷帽,身穿宽袍之人立在林中,风从林中拂过,吹起帷帽的面纱,隐约露出尖尖的下巴。

不多时,传来了脚步声,一个黑衣人慢慢走过来,在林外站定,他没有蒙黑巾,月光照着他削瘦的脸,高颧骨,阔嘴,面目透着凶狠之色,正是渡川。

“我来了。”他说。

林中人极轻的笑了一下,“已经是第几次失手了?你还有脸来见我。”

渡川默了下,“是我轻敌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轻敌?”

渡川默然。

“紫电在手,应如虎添翼,本该速战速决之事,被你拖了这么久,拖得我也快没了耐心,只好亲自来了。”

渡川的脸颊微微颤动了下,低声道,“最后一次,一定如你所愿。”

“你我有协议,若再失手,你应该知道如何做?”

“我知道。”

林中人幽幽叹了口气,语气缓了些,“梁王的人也在追杀灯草,你可借此机会,趁乱杀之。”

“我不与人合作。”

“不是合作,只是借机行事。”林中人道,“我不在乎人倒底是谁杀的,我只要灯草死,不管是死在你手里,还是死在梁王手里,都无所谓。快些将此事了了,对你我都好。”

渡川的脸颊又颤动了一下,半响,终是应了声好。说完他就快步转身离去。

——

上京城,大楚皇宫。

安福悄声走进皇帝寝殿,见萧言镇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便安静的杵在一旁,没有开口。

萧言镇掀了下眼皮,“什么事?”

“南边传来消息,梁王殿下去了宣州。”

“这么说,肃王也在宣州?”

“应该是的。”

“肃王这脚程够慢的,说是去越州,走了两个多月才到宣州,朕看他寻元魂是假,带着那个小厮游山玩水是真。”

安福多嘴问了句,“陛下相信肃王有龙阳之好?”

“朕原本是不信,但看他对那小厮的态度,似乎传闻不假,梁王要真能杀了那小厮,倒是替朕做了一件好事。”

安福踌躇了一下,“若梁王不止要杀那小厮……”

萧言镇睁开眼,看着墙边鹤嘴鎏金铜炉,袅袅白烟从鹤嘴逸出,扶摇直上,弥漫在大殿上空,是浓郁的龙诞香。

萧言镇沉默许久,“肃王回京一年了吧?”

“是,去年春天回来的,已经一年了。”

“梁王那个人……”萧言镇笑了一下,“山高皇帝远,朕的话,梁王是不会听的。只是,”他叹了口气,“肃王是寻找元魂的最佳人选,除了他,朕想不到,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帝王说话,总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不过安福听懂了。

第167章

夜游湖

做为江南最富胜名的水乡,宣州有几大特点,一是河道多,二是桥多,三是河里的画舫多,尤其到了晚上,小巧的画舫一只只驶入河道,船头船尾挑着红灯笼,微风起,纱帘荡,露出端坐的姑娘,犹抱琵琶半遮面,纤细的颈脖勾勒出美好的弧度,一首软糯的吴侬小曲随风飘远,在这寂夜里,拔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灯草坐在船头,脱了鞋,赤脚浸在水里,船慢慢往前划,水波温柔的拂过她的脚,她双手撑在船面上,仰着脸,望着墨蓝色的星空,微风拂面,将一天的燥热都吹散,说不出的惬意,不知从哪艘船里飘出的丝竹声在夜里浮浮荡荡,她虽不懂乐律,也听得很认真,乌沉沉的眼睛里光芒闪烁,仿若星光。

船夫在船尾剖鱼,刚打捞的鲜鱼,剖肚洗净,拿酒和盐巴腌一下,用竹签插着,放在炭炉上烤,不一会儿,烤鱼的香味就四处弥漫下来,灯草鼻子下意识的耸了耸,扭头望去,视线却被船舱所阻,索性站起来,拍拍屁股就要往后面去。

萧言锦一直在看她,见此举动便笑,“别心急,烤好了会端来的。”他拍拍身边的长凳,“过来坐。”

灯草听话的过去挨着他坐下。

萧言锦看了眼她的脚,“不穿鞋么?”

灯草长到这么大,不穿鞋的时候比穿鞋的时候多,打赤脚也很自在,两只脚丫子轻轻搓了下,“下船再穿。”

月光下,她的脚小巧如玉,十个脚指头白嫩嫩的,像剥出的笋心,在他身边养了这么久,养得越发水灵了。萧言锦的喉头滚动了一下,伸手把她的袍子扯了扯,遮住了脚面。

不一会儿,船娘将烤好的鱼端过来摆在小几上,殷勤的招呼着,“客官,趁热吃,凉了就有腥味了。”

荷花酿倒在白瓷的小杯里,映着天上月,伶伶如雪。萧言锦把杯递到灯草嘴边,“尝一口。”

灯草就着他的手抿了一小口,笑道,“好喝。”

船娘听了这话,笑得嘴都合不拢,“不瞒客官,我家的荷花酿在这十里八乡也是出了名的,清而不浊,香而不艳,便是姑娘家也能喝上两杯,只是后劲大,客官贪杯也要悠着些。”

“那就喝一杯。”萧言锦把杯放在她面前,又把一只烤鱼递过去,“小心刺。”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尘有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