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赘婿靠脸逆袭(48)
李昆城目光睨下,等待第二位对手,不言而喻,他选择后者,战至终焉。
黄袍白袜的僧人拾级登上比武台,他看上去比小容年幼,剃度的圆头略显木讷,合掌鞠躬,都知见他做行者虚步,伸荷叶掌,道:“敢问高僧法号,挂赐何处宝寺?”
“小僧法号慧伽,出自南少林。”
唐初年间,十三棍僧救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始为南少林。其融合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南拳”“禅修”“禅武”文化,拳种百态,跻身一流,以“三十六宝”和“鸣鹤二十八宿”著称,攻守兼长。
该派武功驰名而行事低调,在饮牛津和摘金钩分庭抗礼的天下不与任一方交好。六韦花山庄无心插柳地发了份请柬,请动一位稚年小僧,不过也仅他一人前来。
慧伽下盘稳固,力道扎实,他与李昆城的轻灵飘逸对比鲜明,内力和对敌经验都不如李昆城,交手后很快显露颓势,慧伽落败后口诵“阿弥陀佛,小僧受教了。”
李昆城见他小小年纪韧劲十足,追忆起自己苦练武功的酷暑寒岁,一点进步都能令自己忘却吃苦的童年幸福。
“假以时日,你武学大成,还愿与你切磋一番。”
慧伽闻之惊喜,露出一排皓齿,抚了抚自己光洁的颅顶。他对战时沉稳得像大人,此刻天真活泼,当真可爱。
第23章
李昆城连赢两场,略带骄矜,而下个对手一登台,大家不假思索直接压给李
李昆城连赢两场,略带骄矜,而下个对手一登台,大家不假思索直接压给李昆城。
此人唤作岑几何,自学无派,算上这次连续三次参加英雄集,前两次都是一场便打道回府,二十四岁到三十三岁的黄金岁月没有进境,因此众人一见是他,索然无味。
忽听岑几何一阵狂笑,众人还以为他爆冷赢了,却见他已拱手认输。
观众嘟囔:“有病么,输了还开心。”
都知白衣纶巾,笑道:“岑英雄率性迈往,武学不以输赢论长,这份心胸古来难得。”
对于追逐名利者,英雄集不啻于科举考场,一战传芳才是营求;而对于生性恬淡者,切磋身手讨论至道是唯一目的,他们习武为的是强身健体、匡扶正义,而非沽名钓誉。
若岑几何玉壶冰心,倒也足使天下武林为之气爽,可他每等大会揭盅就流连于秦楼楚馆,曾闹出令两妓同时结下珠胎又无财为她们赎身的丑闻,风评甚害。
剑出鞘凌空,一青衫客飞身上台,臂挽剑花而住。他苍白的脸不知是多病的征兆还是性格疏冷,青衫下的姿仪劲节孤傲,雪青寒黛的衣衫让他看上去彻骨凄寒,右眼角有一颗泪痣,而说话的声音就如凌霜冷涩,“在下摘金钩弟子孤鸢,讨教一二。”
李昆城不禁望向孤城仞,这还是英雄集上第一次出现摘金钩弟子,而且姓孤,难道是教宗未露面过的独子?
孤城仞冷冷介绍道:“此我义子,望不吝赐教。”
李昆城感到,那真是和恩师夏必玄与湛立威都不同的,毫无感情的一张脸。
难怪小容和他生分。许慕臻侧头看了看全然无知的少女。
孤鸢双腿敏捷神速,他虽持剑却仅剑格挡,下盘腾挪斗转,攻出六套腿法,已令李昆城应接不暇。
也许李昆城连战疲乏,且武功路数被对手侦破,这一场优劣颠倒。李昆城心服口服,但令他更加忌惮的是,孤鸢似乎未尽全力。李昆城已算高手,*名门苍梧无人可匹,而这无名子弟雪藏至今,自己竟摸不清他的深浅。
明石散人观战至此才对许慕臻说:“你去。”
许慕臻刚欲起身,台上已站了一个彪壮汉子,动作快得只在一句话间,粗布玄衣劲装,勾勒出宽阔的肩背、骨肉匀称的四肢、灵活的腰身与关节。
这是一具习武之人无不歆羡的躯体,如蛟龙遒劲、猎豹矫健,得自先天眷顾和后天锤炼。他头戴同色兜帽,故意遮脸,但这副体格显见地不似中原人。许慕臻曾暗暗称赞黎率的体魄,那种资质在外家功夫上尤其施展得开,而此人的身体条件比黎率还要优越。
男子未报名讳,都知也似忘了问。
弯刀吴钩与长剑相抵,龙鸣之声震慑九霄,众人错愕间,两人招式千变万化打了十数回合。
玄衣人逞凶斗狠,澎湃不失流动,文弱的孤鸢却也未落下风。他俩的缠斗比任一场都精彩,弯刀骞腾,月钩残影,未消散便划出数道泠光,兴象超妙。
多数人看来,寡言的玄衣人气吞斗牛,迟早会夺下这场的胜利。
但明石散人、张果老、孤城仞、许慕臻和台下苍梧掌门夏必玄、零陵派掌门曲虹、白云山天池幼清派掌门芝苑另有看法——赢的会是孤鸢。
他节奏看似纡徐,玄衣人却只能顺而从之,占不到便宜:这正是孤鸢的可怕之处。对手如果是细流汩汩,他强一分;对手如果是滔天声浪,他也只强一分。
仅一分之差,对手却永远无法抵达,他的实力该有多少?此战促使明石散人更想让许慕臻上去与其过过招。
玄衣人的兜帽被孤鸢挑开,波浪般的鬈发赫然粼粼金色,碧眼清澈似琉璃,目光狷狂邪美,鼻梁高挺带着傲气。他是极为俊美的异族男子,这番模样瞧过一次便不会忘,众人纷纷认出来,“鲁索!是鲁索!”
英雄集连胜十九轮的最高记录者,输给了孤鸢!
这平平无奇的病秧子竟有这种实力,若说李昆城输给他归因于车轮战术,鲁索这一败可完全找不到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