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今正是好时节(204)+番外

作者: Silent声 阅读记录

这一趟于李昭来说是徒劳无功,原想着怎么也能从他口中知晓幕后一二,可却什么都没问出,反而是越加难缠。那份脉案到底是那姓夏的公公怕惹事并未交付,还是交给了谁却没有被声张出来呢?可不过是几个御医,又何至于如此费心,定要赶尽杀绝呢?那又为何单单留下了窦焦这个活口呢?

直到回府路上李昭都神色郁郁,芊云见状,“殿下似乎是在担心什么?若是从前,怕是殿下早早便寻我一同去见窦焦,可今日听那管家所言,可是足足耽误了数日。这可不像是殿下雷厉风行的性子。”

李昭呼出一口气,揉着眉头疲惫道,“许是近来忙碌,心中生出许多烦闷发泄不出,总是心里慌张,做事也总是心生旁骛,却又找不出根本,实在是烦得很。”

“要我说,殿下多听听自己的心,有时候直觉胜过理智。殿下许是过多克制自己的内心了。”

李昭苦笑道,“我们这般的人,多思多虑已是常态,单凭直觉倒是一件难事了,像你说的,虚情假意,勾心斗角都是寻常。”

“可是为了二皇子的事,我听说他领了礼部的差事,现下十分活络呢。”

李昭摇头,“许多事杂糅在一起,倒是分不出为何了。”

第111章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李昭回府后,一直在想窦焦说的姓夏的公公,若是自己尚在宫中,此事查起来并不算难事,可现下自己嫁了人,若是在大张旗鼓查此事定然引人注意。李昭想来此事只有找淑妃最为合适,一来她现下代掌内务,二来当初的事也没牵扯到她。打定主意李昭便写了张纸条,让人交给淑妃。

剩余便也只能等着,不知是暑热还是李昭心中烦闷,总是静不下心来,只好日日抽出一个时辰抄写经文。只是许多事萦绕在心,不得勘破,却又不能给外人道也,李昭思来想去还是去了李时悦府上。

“当真是稀客,你这些日子家中不是该忙得很,怎么来我这儿了?可是有什么事要我帮忙?”

李昭示意身边人全部退出去,这才狠了狠心将有关母亲大火当日的事细细讲给了李时悦,又将自己找到窦焦的事详细说明,只见李时悦听罢,惊讶远大于愤怒,“你当真是藏得好深,瞒着我这么些年,要不是你拿不定主意,是不是等你将人带到父皇面前我才知晓?”

李昭焦急道,“阿姐先不要责怪我,还是先帮我想想该要如何办才好!”

李时悦梳理着心绪,问道,“依你所说,你现下想着为当年无辜牵连之人翻案?”李时悦叹了口气,无奈道,“阿昭,我也想搞清楚此事来龙去脉,可这些年历多了家宅阴私,却也有隐约有几分猜测。为何长秋宫中近身伺候的几人都没被牵连?肖慈在狱中死去,其中有隐瞒你我都清楚,你当父皇当真不明白?当年都未深查下去,现下又能如何?如今父皇一颗心全扑在了朝堂,后宫里的争斗全是睁只眼闭只眼,若说空置后位是对母后有情,不如说是不想横生枝节来得多。阿悯这个太子是父皇一手教导的,可你曾想过,若是哪一日阿悯与父皇政见不合,父皇又会如何?你此时将这些陈年旧事重新翻出来,在父皇眼中便是打破了这个平衡。”

李昭此前一心猜测幕后黑手,却从未想过站在李洲那处是如何想的,如今李时

悦一番话令李昭茅塞顿开,此前未曾想通的地方便有了解释,当年大火之后自己只顾着震惊,得知父皇下旨降罪肖慈一家后,也曾去寻父皇,可当时父皇愤怒之下,听不进任何话,只是让人将李昭送回宫去,现下看来,怕是当初父皇就有了取舍。

李昭低声道,“为何?”

“你当真不知?还是你不愿承认?回京后,你知晓刘袂从中搞鬼,意图左右我的婚事的时候,为何不直接告诉父皇?你心中知晓,有些事与父皇说不得了。当年朝堂之上半数人都曾上奏参舅父功高盖主,不服圣令,父皇虽未表态,你猜父皇心中可有疑虑?这些年为图民生,不兴战事,多少武将荒废,以致胡人来袭,又起和亲之事。”

李时悦的话像一把刀,剥开了李昭的心,让她不得不直视那些藏在人心中的丑恶,她抵抗道,“一切都是你我猜想罢了!”

李时悦苦笑,“是啊,都是猜想!王朝百年,多少事都是这般稀里糊涂的过去,这些糊涂账是理不清的,还是着眼当下的好。”

“那一条条人命,就这般稀里糊涂的死去了?我答应了芊云,让她父母瞑目的。”

见李昭如此落寞,李时悦劝慰道,“皇权之下,死的人还少吗?你该知晓,有些事历经几代,才得以大白于天下,耐心些。”

相比对父皇的猜测,李昭此刻更是震惊于李时悦话语中的放任和冷漠,好像三年前那个在中秋夜里含泪质问自己母亲之事的阿姐消失了,现下的李时悦更加从容淡定,更加杀伐果断,却少了一丝悲悯。

“阿姐是让我独善其身,坐视不理?”

“就像你说的,母亲是心甘情愿赴死,她都没有追究了,你我又何必非要寻根究底?你是打算让父皇承认他断错了案,杀错了人?”

李昭无言以对,从李时悦府上出来后便去了芊云住处,等她进了屋,面前递上了茶,她都没想好如何开口。

还是芊云先解围道,“殿下,让人去寻了,南郊那片湖这么多年多次水灾,几次修缮,早已不是之前的样子,更不要说岸旁的老树早就让人拔了,怕是寻不到了。”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