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姬(106)

作者: 二点二三 阅读记录

第71章 天子崩

雍尚望着屋外的雨幕,有些惊讶道:“竟又下雨了。”

雨水中夹杂雪花,仿佛没有尽头一般洋洋洒洒飘落,今年冬季的温度亦较往年低了许多。

隔壁桌的人烦躁地骂道:“又要弄脏我的鞋履了。”

雍尚对面的人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头,他生了一副厌恶俗世的模样,短暂的情绪波动过去后,便又恢复成素日无精打采的样子。

知道好友心情不好,雍尚默默地饮了一口水。

这是陈国都城宛丘中的一家食肆,以食材出众和环境清幽闻名,来往者多为达官贵人和富有商人,偶尔能听到一些各国逸闻。

“天灾人祸,这些异常莫不是上天有什么警示?”雍尚忍不住忧心,“赵兄如何看待此事?”

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缘由,骤然寒冷,再加上雨雪连绵,不知道今年会冻死多少人。如今天下各处烽烟不断,诸侯争霸之心蠢蠢欲动,不同寻常恰好能被用作消灭异端的理由。

赵默眼皮耷拉着,声音懒散道:“灾祸既至,我等凡人只能等待,你难不成还想要阻止?”

雍尚还未作答,隔壁桌担心鞋履的年轻男子寻到机会嘲笑道:“事在人为,这位兄弟此言有些悲观了罢。”

他上上下下打量他们:“竹笔为冠,传闻周国赵默受陈侯邀请居住宛丘,没想到让我等在此遇见了。”

他点出了赵默的身份,立即引来周围看客的几声惊叹。

赵默虽然已从周国朝堂消失数年,但当他的名字响起,仍然将人们的记忆引回十年前那绝佳的一计,十四岁少年向周天子献上的计谋,瓦解了魏郑卫三国的联盟,让被围困于中间的周王室得以喘息。他效忠周王室,在洛邑的几年功绩斐然。

如此惊才绝艳的人才生在周国不知让多少人扼腕,此后赵默名扬邦国,各国政客盯着这颗过于耀眼的星星,警惕他会给荣光不再的周王室带来什么。

然而他消失了,像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在三年前划过洛邑的夜空。再听到他的名字时,是在他的游记上。

那年轻男子是经过陈国,开春后要前往齐国的商人,听到店内此起彼伏的赞叹,他本就存有轻蔑的心更加愤然:“我看是世人吹捧,哪有什么生来的神童,怕是与我这等商贾一般,给货物包裹上彩纸,只为卖个好价钱吧!”

“年轻人,说话可要三思啊,你无凭无据地污蔑国君的客人,传扬出去对你也不好。”一老者温声劝道。

年轻商人并不理解老者的好意,他想要向众人揭开赵默的面具,这个因为他感慨雪深脏鞋,便瞧不起他的伪君子。

“这又不是我一人的看法,赵默的父亲曾为周朝太卜,他若是占卜时不弄虚作假,怎么会获罪入狱?这赵默,便是他太卜父亲包装的神童。”

连雍尚这种性情温和的人都因他话语中的恶意揣测而愤怒,他起身时动作剧烈,衣摆将碗筷扫落在地,他已经无暇顾及。

雍尚转身看向年轻人,同时也看到了他身后数双闪烁不定探究的眼,他上前一步揪住商人的衣领,便要往门外的雨雪中走起:“平白无故诬人名

声,我倒要看看陈国的律法如何惩治你这种人!”

商人不甘地大声辩解:“洛邑不少人这么说,你亲自去一趟不就知道了!或是去雍国拜访王姬,太卜的刑罚可是她定下的!”

雍尚听着四周的窃窃私语,更加生气,身旁伸出一只手,赵默敷衍地拍了拍他,毫不在意的样子,连声音都显得漫不经心:“不必气愤。”

他抬眸看向那年轻商人,“既然你有疑惑,便往雍国去罢,我可借你车马。”

他若是据理力争,旁观者会怀疑这年轻商人的话是否揭开了隐秘旧事,可赵默这般坦荡,倒是让他们纷纷指责这年轻商人的无礼行为了。

商人环顾四周,众人轻视的目光像是尖利的箭矢,他恨恨丢下一句:“我定会证明我的话。”

他的身影消失在风雪中。

“这下他得换一双鞋了。”赵默道。

雍尚对这发难的年轻人感到不理解:“意见不同而已,何需编排这些话中伤你。”

“你也去过洛邑,那边对我和我父亲态度如此,他相信了也不奇怪。”

雍尚顿了顿,叹息一声:“你若是不放任他们,他们怎么会变本加厉往你身上泼脏水。”

雍尚的视线扫过赵默头顶简陋的发冠,方才那年轻人说的“竹笔为冠”,其实后一句还有“蓍草作佩”,只是从父亲在牢狱病死之后,他便不再碰占卜之类的物品。

雍尚和他认识时已经是如此,赵默平日虽表现得对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但偶尔雍尚会见到他对着西北方向发呆。

西北是洛邑所在的方位。

他犹豫地问道:“你为何……”

话到嘴边却是如何都无法将剩余的话说出口,他既关心赵默,又怕旧事重提伤了他的心。

赵默知道他想说什么,他一边计算着不同位置间的地理距离,一边道:“父亲有很好的学生,无需我继承他的才学。”

他的脑海中闪过那人沉默的身影,还有她隐约可见疯狂冲动的眼睛。

年轻商人离开之后,食肆内窃窃私语了一会儿,很快便将此事抛却脑后。

他们等着雨水变小,但是这场风雨却没有停下来的征兆。

天色愈暗,有雷声在云层后响起,又一声轰隆落下,有人从店外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他的鞋底泥泞不堪,发上和衣袍跑动时不断溅落水滴和雪花,他却顾不得这些,迫不及待地将刚听到的消息分享给众人。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春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