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姬(128)

作者: 二点二三 阅读记录

祁硕平静地垂下视线,此类问题他已经和阿瑶沟通过,因此轻易便可回答:“如同传言所说一般,雍殊与她有旧怨,想来是在雍殊身边不好过,自保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出的决定。”

王姬点点头,是她疏忽了,刚到雍国时她打听到雍殊与薇姬交好的言论,便以熟稔的态度接近雍殊。

把一个和她长相有相似之处的女奴夺走,王姬原本以为是她倾向雍衡的举动引起了雍殊的报复心,他为了膈应她才把阿瑶带走,此后也有怀疑过雍殊是否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然而他对待她的态度如常。

流言骤起后,王姬渐渐明白了雍殊态度中那些令她不解的疏离和冷淡,她亦产生了雍殊是否早已发现她身份不对劲的怀疑。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不日他将溃败,即使发现了她的身份也无济于事。

王姬走到门前,素白光滑的绸缎随着她的行走优雅曳地,布料轻微堆叠的起伏如山峦闪着莹润光辉。

她望着门外经过的巡逻士兵,现下城中风声鹤唳,每日总有士兵搜寻,然而至今没有找到雍殊的藏身之处,反而是岍邑内外开始爆发出对公子衡夺位不满的言论,渐渐动摇人心,同时雍殊的人混入普通民众之中,与未被囚禁的臣子联络。

尽管雍衡利用国君丧礼囚禁了太宰司马等重要臣子,但仍有一些臣子当日未能被国君召见,听到风声后或是安分待在家中,或是提前逃离,这些人中有不少支持雍殊的。

雍殊曾经暂代司马一职,熟悉军中情况,又与军佐和后来新上任的司马关系匪浅,平末的军队正往岍邑前来。

目前除了少数原本站在雍衡这边的大臣与陈侯借给他的人,他们既无人可用又无兵可调,因此他们需要尽快找到雍殊的位置,将他杀死才能逼迫其他人妥协。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事发之后有原本中立的臣子选择站到雍衡这一方,而阿瑶本就是洛邑养尊处优的王姬,她如同其他人一般背叛雍殊,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毕竟除了出身和美貌之外,她也不存在什么值得称赞的能力和品行。

宋国太宰让她顶替薇姬之前,曾让她背下薇姬的详细资料,那些资料中不仅记有薇姬的特征,还有她自出生后可查到的经历,包括那些道听途说、未被确认真实与否的事迹。

资料中记载的最后一件事是,薇姬在十四岁那年,曾支持赵默变法,这场变法只持续了一年便以失败告终,但仍留下了许多经验供其他变法者借鉴,而变法结束后的三年便无人再能了解到她的信息。

查探消息的人用更小的字在其后备注:王宫侍卫所言,无法佐证。

她知道赵默的父亲是薇姬的老师,在她看来,所谓参与变法或许只是薇姬屈尊纡贵地问过几句,便被他人修饰成她参与其中,否则为何世人只知赵默才能,而提起薇姬,却只道她是周天子宠爱的女儿。

在她从门外收回视线后,脸上露出了嘲讽的神色,祁硕并不在意面前的王姬在想些什么,他转达阿瑶的意思:“阿瑶想要见你,两日之后。”

两日后,城中的风波还未能平息。

王姬不解:“她见我做什么?”

她和阿瑶虽然曾经同在一艘船上,也居住在同一个府邸中,但她不想见到阿瑶,阿瑶也刻意避开她,即使到现在,她们也只是见过几面的陌生人。

祁硕道:“她说帮了王姬的忙,不知有什么报酬可得。”

王姬嗤笑一声,因为一些不愿意承认的心理,她应下见面的请求:“我也想见她一面。”

-

再过不久便会有不知疲惫的蝉鸣响起了。阿瑶叹息一声,将手指间转动的竹竿往外扔了出去,正中院子中间的瓦罐之中。

这座宅院比雍殊的院子还要小,起居的房屋除了一张床,便是简陋的两张案几,说是案几也不对,不过是三块木板拼凑而成的一个支架,一个用于放置盥洗器物,另一个被雍殊偶尔用来处理事务。

至于爨室,胡乱堆放着木柴和她不认识的东西,她进去了两次后,由于寻找不到暗道入口所在,便不再想要踏入那扇门了。

白天与黑夜雍殊总不在,这让她觉得时光很漫长,她扯动身上粗布制成的衣裳,总感觉它刺挠着她的脖子,让她忍不住伸手去抓。

为防止有人搜查时她来不及反应,所以她需要做些伪装。

见天色已经暗下,阿瑶从台阶起身,拍了拍身后沾染的泥土,她回到了房内。

衣裳脱下一半时,她听到了门被推动的声音,很快她便见到了门口的人。他穿着不起眼的荼白衣袍,头发也只用一根同色发带束起,是与平日全然不同的打扮,她恍惚间还以为见到的是少年时期的雍殊。眼眸中顿时迸发出惊喜,她将外裳匆匆扔下后快步上前。

阿瑶站在雍殊,仰头问:“可以亲吗?”

雍殊“嗯”了一声,她便贴了上来。

从箭镞没入他肩膀的那一夜开始,她便很喜欢粘着他,如果不是因为他最近忙碌,她还想和他一直在房中接吻。

是一种从前完全没有体会过的感受,脑袋中的嘈杂与心中的不安感都被屏蔽,身体仿佛变得轻盈,丝丝缕缕的枝蔓在她体内生长,从心脏开始,渐渐蔓延向四肢,让她觉得很舒服。

或许她今后不会再见到

他了,不知道她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体验到当下的酥麻之感,这让她更不舍得松开他的手腕。

察觉雍殊没有反应,阿瑶推了推他,于是不再只有她一人,他开始与她纠缠,洇湿的声音也更加明显。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春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