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姬(153)

作者: 二点二三 阅读记录

她很想把它打翻,让它烧毁这里的一切。

她内里的衣裳已经被汗水浸湿,殿内没有一丝风,连轻纱制成的帷幔都没有丝毫动弹的趋势。

王后的寝殿光线明亮,而她素来有节俭的美名,此时却命人看着烛台,不让任何一盏灯火熄灭,这莫名的举动让薇姬感到些许不安。

薇姬想起在雍国时见过这种形制的烛台,如树枝般舒展的青铜烛台,每个枝条上都托着一个灯盘,夜间点燃时能照亮一室,可夏季的白天靠近它,却只有难以忍受的燥热。

余光可以看到盯着她的宫人,薇姬尽量让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放在面前的火焰上。

雍殊已经离开了一个月,听闻雍国深陷东西战场的牵扯,身处虎狼环伺的境地,薇姬不常想起他,只是偶尔她感到难受时,脑海中会闪过他离去前的眼神。

仿佛真的决意不再见到她,所以他那一眼的情感浓烈得让薇姬不敢直视。

很早她就明白了不会有人来拯救她,每当她想起雍殊,总会觉得是自己的妥协与软弱作祟。

不该想起他的,特别是在这种时候。

有汗水滚落在眼里,只要她无法忍受地闭上眼,就有宫人提醒她要目视前方。

眼前隐隐发黑时,不紧不慢的脚步声传来,素雅的裙摆划过地面,王后走到薇姬面前,她看到薇姬湿漉的眼睛,眉毛讶异地上挑。

王后对在薇姬过往的经历知道得并不详尽,她侧身扫了一眼燃烧的烛台,灯芯留得足够长,打眼望去仿佛金灿灿的烛台被火焰笼罩。

可薇姬的眼睛清澈明亮,没有半分陷入癔状的征兆。

难道她所知道的不准确吗?

这殿内被烛火熏得太热了,她摆手道:“将这烛台拿下去。”

她说完习惯性地敛目,却在看到薇姬眉头松开时停顿,在面前没有烛火后,她的神情更加舒缓,眼中也没有了方才的警惕之感。

原来如此。

王后嘴角露出笑容,她坐在前方的坐席上,早在她到来时,那些被撤走的冰鉴重新搬了上来,有宫人在她身后扇动产生微风,驱散燥热。

她温和的声音在殿内响起:“给王姬赐座罢。”

薇姬迟钝地放下已经僵硬的手臂,她坐在王后下首的位置,她不用看便知道自己的膝盖已经红肿,现下曲腿坐在坐席上,对她而言并不舒服。

王后的眼尾垂下,像一场普通的闲聊般问她:“薇姬,你可知我找你来是因为何事?”

薇姬眉目微动,她维持着神情的恭谨,低头时头上的碧色珠串垂在鬓边:“不知。”

她猜测过是否是因为王后得知了她和姬章密谋之事,可如果是这件事,她的反应不会如此平淡。从叫她前来,到用礼仪磋磨近一个时辰,更像是在观察她忍到极限时会做出什么举动。

听到她的回答,王后佯装失望道:“昨日因为杞国使臣到来宫中设有宴会,我派人请你,你却未曾出席。”

薇姬一愣,昨日并未有人告知她此事:“我与杞国并无关联,出席宴会名不正言不顺。”

王后轻笑,她扶了扶耳珰,止住了它的晃动:“薇姬,你一向是聪明的,这种时候杞国派人前来,你不会猜不到是他们为何而来。”

薇姬沉默下来。

王后仍然语重心长地劝说:“之前你不愿意嫁到雍国,我已经在王上帮你说情,现在与杞国的婚事,难道你也要拒绝了吗?你已经长大了,总不能一直在洛邑蹉跎岁月。”

她说到这个地步,薇姬如何能不懂王后想让她答应杞国的心思。

王后不强求薇姬的回答,她吩咐宫人道:“让内宰进来罢。”

薇姬望向门口,负责教导女御针线活的内宰步履稳健地走在前方,身后携带有两名年轻的女御。

如今宫廷内的内宰薇姬并不认识,但是在她和雍国的联姻定下后,也是类似的场景,内宰携带女御为她量体裁衣。

薇姬问道:“王上已经应下和杞国的婚事了吗?”

王后含笑不语,这让薇姬明白了是王后想让她嫁到杞国,而姬谦还没有答应。

目前西南的战事看不出来谁输谁赢,姬谦是个喜欢等到一切结果明晰了才做决定的君王,他现在只会敷衍应付杞国的使臣,所以昨日的宴会根本不需要她出席,只是王后借机发难。

女御已拿着长尺来到薇姬面前,她躬身行礼:“请王姬起身。”

薇姬避开靠近的女御,面向王后道:“现在制作嫁衣为时尚早,待王上的命令下来,我会亲自到内宰面前的。”

出乎她意料的是,王后并不在意她搬出姬谦的名号,这个一向以丈夫为主的女子此时比姬谦更加果断。

薇姬被宫人挡住去路,王后突然的举动迫切,与她往常谨慎的行事风格不同。薇姬不解地问道:“王后让我嫁到杞国,只是希望我离开洛邑吗?”

恰逢殿外传来孩童的嘻笑打闹声,是姬谦的几个孩子。他们正是调皮好玩的年纪,此时在宫道上奔跑追逐,孩童的笑声与乳母的担忧声夹杂在一起,令人觉得嘈杂。

王后已经习惯了他们发出的动静,她无奈道:“你没有生过孩子,不懂当母亲的心,父母无法得到的,总想弥补在孩子身上。连姬真心喜欢

雍君,我希望她能够得偿所愿。”

薇姬试图说服她:“可我已请求王上取消我与雍殊的婚事。”

“薇姬,你还喜欢他。”

王后笃定话音落下,薇姬下意识便要否认,她顿时感到无助,琉璃般的眼睛中充斥着迷茫与挣扎,还有被戳破心思的慌张。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春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