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知我意否?(161)
卫士看得一阵心痛。
王静姝目光锐射向他,语气沉且严厉:“我府之人,若胆敢碰此物者,立逐。”
卫士心头一凛,即便知药坊中还有他足以支付得起的品色药散,也再不敢好奇,他们同单纯被雇佣的卫士不同,一家皆仰仗主家生活,一旦被主家驱逐,一家生计难保不说,其他世家豪族也断不会雇佣一个被驱逐的卫士。
女郎这已是极重的警告了。
王静姝见他听进去了,便令他将她的命令下达,马车也再次向驶向她一开始的目的地。
洛京城中的庙宇道观比之去岁长公主在时,又多了许多,此刻她所停的定安寺便是一座新庙,雕梁粉壁,比屋连甍,不少公卿贵人皆在此出入。
庙里松柏连荫,佛殿里烟雾弥漫,有小沙弥在殿外接引,内里有高僧讲佛,王静姝一行不凡,捐了笔不菲的捐资,便被小沙弥引到能更近聆听佛音的蒲团处。
讲的正是“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
这是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品门中的内容,多讲观世音菩萨解众难,回应祈求。
王静姝听了一会环视众人,或虔诚,或喃喃有求,甚有闭目恍似进了玄妙之境。
她不动声色地起身退出殿外,长眉微皱,隐觉得有些不对,但一时又难以抓住那一晃而过的灵感,只能不断苦想,将往日走过的庙宇与今时的比对。
信众好似更多了?也更虔诚了?
她带着这种困惑,趁着天还未黑,又令卫士带她去了另一处庙宇,这是外城一处较远的寺庙,墙垣古拙,宝塔高耸,往来的香客富贵人家车马虽不及定安寺多,可人流量并不小,甚至更热闹,附近一些杂耍戏台,好似将周边的百姓都吸过来似的。
王静姝提了裙,不畏人流,挤进了庙中,台阶处有僧人在赠发护身符,内里也有僧人在讲佛,略略一听——
“若有众生,遭亿百千万姟困厄、患难……辄得解脱,无有众恼……”
又是普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中的内容。
王静姝似隐隐明白了什么,但仍有些不敢确认,只天色已晚,仆婢卫士皆劝她归家。
第79章
“你这次又看上了哪个?……
王静姝甫一归大司农府,便得王瑞唤她去见。
王静姝也没想过自己去了哪能瞒得过王瑞,但王瑞见她说的却非是限制她出行一事。
经昨日的详谈,王瑞不再将王静姝只看做一个可牺牲的女郎,比起送入宫中等一个不知何时有的皇嗣,自是她带来的同荆州周家的手书更有价值,那代表着任将来朝局如何变化,何人在上首,划江而守的南地都有足够的话语权。
一想起这,他顿觉心中激昂,在朝的底气都盛了几分,也更积极地搅人党争中。
且今日朝中谈及一事也同祭天大典有些关系,此为天子登基初年的大祭,但恰逢北境战乱,蛮地部族侵入大绥,腹地也匪乱频发,吕相主张简办,减轻财政压力。
但帝王似隐有不悦,初年便简办,岂不是在打他的脸,有善观帝王喜怒的臣子主动提及,应大肆操办,越是战时才更需用大典来安民心。
经此臣子一提出,也陆续有人赞同。
王瑞的意思是王静姝不可领祭舞。
王静姝眉眼微动,细听王瑞说个明白。
“但凡大祭,必祈风调雨顺,驱邪震祟,然今四处乱起,非是吉兆,你暂莫要妄动,大典将近之日,再听我安排。”
王静姝应下,心中却是冷笑,之前可不见得她大伯要帮她摘出来啊,果然还是要看哪方获利大。
她辞了王瑞,夜里想着再见沈遐洲一面,却不曾等得,她初时以为是自己睡过了,懊恼后,只得又如前一日般出门,这次她多在太乐署待了一会,同乐工舞人一同合了合舞。
随后又去见了佛事法会与道观的传教。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她便肯定,沈遐洲在躲她,但关佛事宗教,她多琢磨出了点用意,正是不断的动荡,才有了佛事兴盛。
洛京是大绥的中心,哪乱了这里也不能乱,当将众人的寄托引导向神佛,一切苦难便都有了希望,一些不利的情绪也便被压下或消除,治下也就更安稳了。
尤其是那什么“因果报应说”,多有蛊惑贵人、百姓为来世的好运作努力,引得布施攀比之风盛行。
若非她心性坚定,又从一开始就持着怀疑和探究的心态,接连的法会参与下来,怕是也要深信不疑了。
她也终是知晓为何王闻俭提及这些神情那般古怪了,也难怪大伯不再让他有闲着的机会。
尤其是王静姝入了洛,更是将他使唤得团团转。
晚膳时分,王静姝就笑吟吟地等在王闻俭必经的道上,问他:“我要赴宴的消息放出去了吗?”
王闻俭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何止是放出去了,他就差闯入沈三郎的府中敲锣鼓了。
还有那郑七郎知晓自己的生辰宴王静姝要去,喜形于色得抓着他,不断过问王静姝在建业过得可好?
建业本就是他与六娘自小生长的地方,地头蛇一般的存在,哪有不好的道理。
他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将人甩了,此刻不由盯着王静姝细瞧,许是太过熟稔的缘故,比起王静姝的面皮,他感知更多的是王静姝的脾性,但细瞧下,也不由感慨,六娘生得就是比旁的姐妹出众,随意
扬眉送来的一眼,艳光四射得浑如妖孽。
王闻俭捂着心口倒退一步,喃喃自语:难怪那郑七郎都娶妻了,还对六娘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