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魔女,但在古代(126)
见到众人惊讶道表情,老者捋了捋胡子,拿起腰间的酒壶喝了一口:
“更神奇的来了,等到了第二天早晨,嘿,我再次走出家门时候,原本都已经被水泡得没影的稻田,又都露了出来,长势比之前还要喜人。这都是应龙大人显灵,赐予了我们大雍新的希望啊。”
“啊?这么神奇的吗?”
一个身穿锦袍的青年好奇地问道。
“那是当然了,你是没见到那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地里的庄稼跟被施了仙法似的,一下就活过来了,绿油油的一片。
而且说来也怪,自从淋过那场雨水之后,我的腿疼就再也没犯过了,这都是咱们当今陛下英明神武,得天庇佑的象征。”
老者说着,拍了拍自己的右腿,众人这才惊觉他的站姿有些奇怪。
“啊,这可真是神了,那你看见应龙大人长什么样了没有?真跟神庙里描绘的龙像一般威武吗?”
青年转了转手指上的碧玉扳指,眼神兴奋。
“哎呀,那等神迹,凡人岂能轻易窥见全貌?只隐约能看见天边云雾缭绕,金光闪烁,一条巨大的影子在云层间翻腾。
但具体模样嘛,却是朦胧难辨,只觉其神圣不可冒犯,让人心生敬畏啊。”
老人说到这里,脸上不禁露出了虔诚之色。
青年还想问下去,被身边一个身材魁梧的妇人打断了话头,她背上背了一柄雕花重剑。
“嘿,大兄弟,他那半真半假的说辞听听就得了,这老头啊,就爱拿些传说故事忽悠你们这些外乡人,他那条腿”
妇人朝面前穿着富贵的青年努努嘴:
“就是年轻时候,编故事被人正主抓到,结果逃跑时雪天路滑给摔断的。
虽说从那场雨以后,作物丰收,咱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除了神仙,谁还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可谁见过真正神仙?所以啊,这故事听听图个乐呵就行,别太当真。”
青年看向老者,对方眼神倒是不避不闪,笑着捋了捋胡子:
“天上的神仙看不着,可地上的‘活神仙’的确是不少,咱们今日是来选举投票的,且先看这二位候选人要怎么施展‘仙术’给百姓带来福祉吧。”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台上。
擂台赛,听到比试题目的晏渊清和舟宁同时松了一口气。
治理水患,这道考题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舟宁的老师就是出身于一个世代守护水利的家族,她自幼耳濡目染,对水文地理乃至防洪排涝的策略都了如指掌。
她还曾跟随老师实地考察过多处河流,还亲眼见证了大虞用来防洪灌溉的最大的水渠的建成。
而晏渊清,虽非世家出身,但曾亲眼目睹过洪水肆虐后家园尽毁的惨状,这些年也一直在钻研治水之道,更是凭借治理水患的文章,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的太学。
两人几乎是同时提笔作答。
参加这样的比试,又是这样的题目,晏渊清也觉得有些有些胜之不武,可这个场比试,就像是一把青云梯,他不想放弃。
晏渊清偏头冲着舟宁歉意的笑了笑,但是对面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神情专注,压根没注意到他表情。
他也转过头,沉下心来,在纸面上笔走龙蛇。
见二停笔,不再作答,台上的吏部主事轻咳一声,吸引了全场的注意。
她朝站在台下的周游点了点
头,转身望向擂台中间的两人。
“两位可是准备好了?今日这场比试,台下的各位都是考官与见证者,你们的每几句话,都是衡量你们才能的标尺。”
“准备好了。”
晏渊清与舟宁几乎同时开口答道,两人对视一眼。
舟宁上前一步,走到擂台中间,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快速回放着老师在授课时强调的每一个细节,她调整了一下呼吸,开口道:
“对于水患,我认为要疏堵结合,重在预防。
首先,要加强河道的疏浚工作,特别是那些容易淤塞的河段,必须定期清理,确保水流顺畅。
其次,加强堤防建设,特别是那些低洼地带,不仅要加固现有堤防,还要在必要的地方新建堤坝,形成有效的防洪屏障。
此外,当水灾爆发时,要及时疏散民众,减少损失。灾后地方官服要组织各地建立救济避难向灾民提供食物、草药和临时住宅……”
舟宁的声音越讲越流畅,午后的阳光散落在她神采飞扬的脸上,似有流光溢彩,让人挪不开眼。
“说得好!”
周游十分捧场地带头鼓起掌来。
台上的吏部主事站起身,点头赞同道:
“皇女殿下的计划详尽又周全,既考虑到了防洪建设,又兼顾了灾后的救援,真正贯彻落实了‘以民为本,未雨绸缪’的治国理念,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吏部主事含笑地望着舟宁,在心中暗自点了点头,这天下,早晚都是要交到这些年轻人手里,大虞未来能有这样的皇女掌舵,实乃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她轻轻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
“下面,我们来听听下一位选手的答案。”
她将晏渊清邀至台前,把场地留给他。
晏渊清步履从容地走上台前,朝台下的百姓们施了一礼,缓缓开口道:
“诸位今日在此,除却论及治国之策,更需深思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日常,惠及万民。
“首先,治理乃防洪之本。河流湖泊的健康,关乎整个流域的安全。
试想,农田之耕作,若只顾眼前收成,而不思灌溉排水、轮作休耕,来年田间是否必遭虫害、地力衰竭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