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实习魔女,但在古代(127)

作者: 雪顶青提 阅读记录

台下的百姓们若有所思。

晏渊清继续说道:

“同理,治国亦是如此,在经济繁荣,风调雨顺之时,就要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要严格管理河道采砂、排污等行为,保护水质,避免人为因素加剧洪涝灾害。”

“而关于灾后治理,我有两个想法,其一,是大兴土木。”

“什么?”

台下一片哗然,众人们纷纷面露疑惑,对这突如其来的“大兴土木”四字感到不解。

台上的吏部主事和舟宁也皱起眉毛。

灾后往往伴随着节衣缩食,百废待兴,而且重建家园多依赖于民众自发与少量官府资助,怎么还能如此折腾,这不是把百姓的命当儿戏吗?

“诸位莫急,听我细细道来。”

晏渊清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这第二条,便是‘哄抬粮价’。”

此言一出,会场内更是炸了锅。

“真是荒谬”

“这简直是在往百姓的伤口上撒盐!”

台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就是就是,灾后粮食本就稀缺,哄抬粮价岂不是要让百们姓雪上加霜?”

“都说当官的心都狠,这还没等脱白挂绿当上官,就先想着从百姓的苦难中牟利,真是让人寒心!”

“就是,丧尽天良!这年轻后生怎可如此不顾民生疾苦!”

一个老妇人被气的浑身颤抖,她将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重重一敲,还不解恨似的将拐杖高高举起,被一旁的周游安抚住。

台上的吏部主事也对晏渊清这看似荒谬的提议难以接受。

“你这是何意?灾后哄抬粮价,岂不是要让百姓雪上加霜,民不聊生吗?”

她厉声质问道。

晏渊清面色依旧未变,他理了理袖子上的褶皱,目光温和地望向众人:

“诸位稍安勿躁,请听我详细道来。”

第66章

禁区!这叫禁区!……

晏渊清声线沉稳道:

“诸位,我并非不知民间疾苦,我之所言,并非字面之意。

大家都知道,灾患过后,粮仓告急,百姓苦不堪言。

但请大家细想,若官府一味地压低粮价,粮价始终低迷,商人无利可图,谁又愿冒险运粮至此?

没有粮食,何谈救灾?何谈重建?”

台下沸腾的声音逐渐安静了下来,虽然众人的眼神中还有些疑虑,但也都停下都在等待他的进一步解释。

“若我们能在适当时机,以官服的名义,有计划地‘提升’部分区域的粮价。

同时加大从其他地区调运粮食的力度,辅以严格的律法监管,防止商户恶意囤积居奇,这样粮食快就能速流通,加快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一旁的舟宁听后,恍然大悟,眉头渐渐舒展开,身后的吏部主事的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

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了不得啊。

说到这里,晏渊清停顿了一下,目光温和地望向那位老妇人,继续说道:

“再者,大兴土木,也并非无的放矢。

此外,鼓励灾民参与重建工作,以工代赈,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的同时,修复并扩建道路,救灾物资也能够更快地送达到受灾地区。”

此言一出,全场内的气氛都为之一振。

台下的百姓们议论纷纷,

“我看这位说的有些道理啊,虽然办法听起来有点离经叛道,可是仔细一想,

既能减轻朝廷的赈灾压力,又能让咱们这些受灾的百姓有口饭吃,有钱挣!这不正是咱们百姓所需要的吗?”

一位中年男子大声说道。

“对对对,若是能把路修的宽一点,以后咱们出行也方便多了,再遇到这样的天灾,救援也能来得更快些。”

旁边的一位妇人附和道。

“可虽说变通是好事,但也得看看这提议能不能落到实处,别到时候只是空口说白话,咱们这些老百姓可经不起折腾。”

一个年轻小伙子眉头紧锁,带着几分疑虑插话道。

“可不吗,可这变革都往往带着风险随行,若是不能妥善规划与执行,只怕会适得其反。”

台下的百姓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自发地排好长队纷纷将自己手中的红色硬卡纸投到自己心目中认为胜出的人选的箱子内。

小孩子们好奇地穿梭在人群中,偶尔被大人们抱起,扶着他们的小手将属于他们的那一票投入到纸箱当中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票逐渐接近尾声。

随行而来的吏署忙碌地整理着票箱,准备进行后续的统计与公布。

人们或站或坐,兴奋地等待着结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氛围。

身着官服的吏部主事缓缓走到擂台边,扬声道: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揭晓最后的票数统计。”

现场的氛围愈发紧张,人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台上的那些忙碌的身影,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些热心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维持起现场的秩序。

终于,一位吏署,跑到吏部主事的身旁,将手中统计好的票数递给她。

她看清楚上面的字,眉毛一挑,满脸的笑容走向台前,她清了清嗓子,宣布道:

“经过统计与核实,本次选举的结果已经出炉……”

这一刻,整个会场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

“舟宁,945票。”

当舟宁的名字被缓缓念出时,飞云寨的女孩们爆发出欢呼声,将舟宁簇拥在中间。

吏部主事目光含笑地望向她们,念出下一位参赛选手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