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帝姬凶残[宋朝](303)+番外
赵构手忙脚乱接住折子:“官家,这是?”
“打开看。”赵芫吩咐。
得到准许,赵构才翻开观看内容,发现竟是一本在东京城设立名为‘河西钱引’的筹划书,他眨巴眨巴眼睛,脑子转了一圈就明白了,这是战时筹款啊,“官家要臣去办此事吗?”
“你以宗室名义建立一家钱庄,主营业务就是发放这份名为‘河西钱引’的债券,副业是经营彩票业务,来,我告诉你具体怎么做…”赵芫揣起手,笑眯眯的,招招手叫他上前来。赵构搓着手凑到近前,一边听一边双眼放光不停点头。
“听说了吗,李家全族上下皆被投入皇城司大牢!”
“只因为李侍郎打算联络厢军统领们抗议裁军政策,就被尽数投入牢狱。如今听闻,李侍郎已被屈打成招,认了煽动叛乱的大罪。”
“可恶啊,竟然对文官用刑,皇城司那帮混蛋简直无法无天了。再这么下去,大宋会被这群虫豸彻底搞坏掉。”
“诸位相公应该联名上表,无论如何也要劝说官家惩治……”
“砰!”大门被人踹开。
包厢内刚刚还义愤填膺的众人顿时花容失色:“啊?你们是谁?这里乃私人包厢!”
“皇、城、司。”来人黑红相间的制服和腰牌昭示了他们的身份,领头的清点一遍包厢内的人数,对惊惶不已的众人点头示意,礼貌地露出个阴森笑容,“诸位,请随我们走一趟吧。”说罢,门口涌入的皇城使们一拥而上,不论众人如何叫嚣反抗,一个个直接暴力捆当众绑拖拽出去。
酒楼内外不少前来用餐的士绅学子们静悄悄地望着这一幕,同样打算在包厢内进行密谋的人则当场就改了主意,变成纯吃纯喝局。
第142章 大奖五十铜钱
皇城司的高调行动,令原本因为改革而隐约动荡不安的东京城瞬间安静下来,看着皇城使每日走街串巷到处抓人下大狱,官员们人人自危,当今官家可是捣毁了勒石三戒的‘暴君’,说砍头就砍头的主儿。而康王的皇城司,根本就是赵官家身侧的恶犬,被皇城司盯上,即使没有罪名它也会想尽办法给无辜的人安插上大逆不道的罪名,叫人闻之色变。
在这种诡谲的氛围当中,东京城中忽然出现了一家赵氏国有银行,宣称对外限定发售一种名为‘河西钱引’的债券,年利息百分之八,以赵氏宗亲的名誉做抵押。
并且限定发放购买资格,除了六品以上的官员和部分有资格的豪绅,其他身份不具备买入资格。
河西钱引的出现,就如同在一潭死水里扔了颗手榴弹,限定官员和豪绅购买,难道官家在暗示上一波被抓的官员家属,拿钱赎命?!
有人怒拍大腿,暗骂赵官家被利益冲昏头脑,当真是世风时下!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简直是大好事,家中有人入狱的官员家族纷纷跑到银行门口要求送钱。
官家,我送钱给你了,咱就既往不咎了吧!
“什么?送钱?我们这直卖债券,你买债券吗?”银行柜台前的柜员百无聊赖地拍着苍蝇,用手指指墙上挂着的公告牌。
来人连忙改口:“买,我就是来买债券的。”
柜员懒洋洋地掏出申报表:“先填申报表吧,什么时候通过了审核,自然有人去你家通知。”
“是,我懂,我都懂。”送钱的人觉得这不就是套路嘛,装装样子,纷纷填上表格,高高兴兴回家安心等着给官家送钱赎人。
“难道当真是为了从这些家族索要钱财,”观望中的许多人大感怪异,这行事也太……小人之风。没错,我们都知道国朝很缺钱,可也不能这么玩啊,官家您直接发诏书在士绅当中筹钱,也比勒索来得强吧。
“徐相公,近日胃口可好?”
“朝中许多人因言获罪,被皇城司囚禁的事您听说了没?”
“据闻,因言获罪之人只要前往银行认购河西钱引债券就能从皇城司获释,此举真真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大奇观啊。御史台竟没有人关注吗?”
下朝的路上,给事中周望暗走到御史中丞徐斯朗身边假意寒暄,实际上搓搓地建议御史干点实事,别瞎吃干饭了。皇城司再这么敲诈勒索下去,伤害的是天家的脸面。
御史中丞徐斯朗公认的官家狗腿子,是官家当年在兴仁府时提拔出来的心腹,份量与众不同,通过他这里打探或者传递一些信息,还是比较安全的。周望自认自己的行为完全站在正义的制高点,接下来不管徐斯朗推诿还是装傻充愣,他都准备好了应对之词。
徐斯朗露出夸张的诧异表情,很不理解周望的样子,“什么?还有此事?我怎么没听说过?”
见他如此惺惺作态,周望于是更来劲了,谴责道:“您身为御史台中丞,竟不知道皇城司在东京城大肆搜捕无辜之人,不知道官家设立了个赵氏国有银行,专门用来收取这些人的家属的钱财吗!”你当御史中丞有何用,坐只狗在上面都知道叫两下,他在心里将面前人骂的狗血淋头。
“周相公误会了,本官的意思是,本官从未听说获罪之人认购河西钱引就能免除罪责啊。”徐斯朗很是无奈地摊开手掌,“那河西钱引我倒是认购了十万钱,有八个点的利息,还有皇室做担保,对我等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大好事啊。”
周望愣住了,徐斯朗买了河西钱引,他第一反应是徐氏也有人被抓近皇城司了。但马上他就回过神来,徐斯朗的意思是指河西钱引与皇城司大肆抓人没瓜葛,他不禁愤然,难道官家打算收了钱不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