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城(120)
气氛和乐,荣茵也听得欢喜,当即就允了:“你母亲一个人供养你读书不容易,也是时候享清福了。你放心地去吧,成婚的事交给我,等你回来接新娘子就好。”还另封了盘缠。
琴心早已红了脸,不肯抬头看苏槐,羞羞答答地回后罩房去了。陈妈妈和琴书等人笑开。
陆听澜从内阁回来,经过一进院的时候听到笑闹声,驻足听了片刻,询问守门的丫鬟:“夫人在和谁说话?”
丫鬟行礼回道:“回七老爷,夫人的陪房来了,还有田庄上的庄头。”
陆听澜微微点头,荣茵的陪房他并不清楚,隔着槅扇看了会儿,回了内室。
日落时分,苏槐带着秦方走了,荣茵回到内室,掀帘进屋,意外地看到陆听澜坐在罗汉床上看书:“您什么时候回来的,等很久了吗?”
荣茵身后两名仆妇抬了一个大红漆箱子进来,陆听澜沉默地看着她打开。荣茵笑眯眯地:“今年田庄收成好,庄头送了好些东西过来。”
陆听澜微微瞥了眼皮毛,问道:“你的庄子上还有猎户?”
荣茵举着狐狸皮给他看:“是秦方偶然间弄的,其他东西我叫陈妈妈分了分,每房都送了些,就是这狐狸皮太少了,不够分,您说该怎么办呢?留着给您做件狐狸毛的大氅好不好呀?”
秦方送来的几条狐狸皮富有光泽,毛色一致,剥皮的时候也下足了功夫没有刮坏的地方,一看就是特意进山弄的,根本不像他说的那样偶然遇到。陆听澜低头喝茶,淡淡地道:“好,等下我让陆随来抬走。”
荣茵一愣,她不过是在说笑,这是赤狐的皮毛,颜色不适合做男子的衣裳,可他居然答应了。
陆听澜放下茶盏拉她坐下,抚了抚她的发:“你田庄上的庄头看起来倒像个庄稼人。”
荣茵回过神,想起了往事,忍不住笑了:“就是庄稼人,不过为人忠厚老实,也很能干,是我去庄子上时慧眼识珠提拔的呢。”又把前后的事
情说了一遍,有些自得地问:“您说我的眼光是不是很好?”
陆听澜看着她许久,点了点头,又轻声问道:“我听说你把琴心许给苏先生了,他也是岳父给你留下的吗?”
“不是。”荣茵摇头,“是大表哥给我的。”
苏州的表哥?昨晚也没有听她提起,之前让陈冲查她以前的事,倒是没有查在苏州的四年。陆听澜垂下眼,将她楼进怀里,声音从头顶闷闷地传来:“你在苏州时经常和外祖家的表哥来往吗?”
“也不算吧,大表哥管着外祖家的生意,很忙的,不过他得了空就来看望我,缺什么都能及时送来,帮了我很多。”荣茵觉得七爷从昨晚开始就有些不对劲,很喜欢问她以前的事,难不成他没派人调查过?不可能吧。
她想抬头看他,却又听他问道:“那你们现在还来往吗?成亲时也没有见着外祖家的人来。”
荣茵斟酌着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她其实不太想让陆听澜知道这些不堪的事。外祖家与母亲之间隔阂已深,自己成婚时也送信邀请了,可外祖父不想跟当年一样被王氏辱骂高攀,因此就没有来,也不允许大表哥来,最后只派人送了些礼。
陆听澜叹息一声亲了亲她的脸:“不想说就不说了,先吃饭吧。”
吃罢晚膳,陆听澜去了前院书房理事,陆随跟在他身后抱着箱子问:“七爷,这些狐狸皮您打算怎么处置?”
陆听澜眼睛微眯,无情地吐出两个字:“丢了。”
陆随怀疑自己听错了,庄头大老远地特地送来,七爷又让他丢了,要是夫人问起来怎么办?随后又听七爷道:“你再寻些好的来送去夫人那里。”
陆随摸不着头脑,抱着箱子又出了书房,七爷这一会儿让扔一会儿又让寻摸好的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怎么就理解不了,问道一旁的陈冲:“你说七爷到底是要干嘛?”
啧,陈冲觉得陆随就是个榆木脑袋,外男的东西怎么能留在夫人身边,他嫌弃地道:“你听七爷的吩咐就是,少问那么多。”
近段时间镇国公府热闹得很,尤其是五房,张潇隔一段时间就要举办宴会,邀请京城中各世家贵族的小姐过府来玩。也派人来踏雪居请了几次,荣茵露过一次面就再没去了,她要准备琴心出嫁的事。
琴心的事定下来,荣茵第二天去松香院请安时就向陆老夫人说了,琴心是她的贴身大丫鬟,地位比一般的丫鬟要高些。陆老夫人听后夸了几句,说琴心嫁得好,苏槐有秀才功名在身,以后日子不会差的,又让青竹去库房开箱拿了一对白玉手镯出来给她做添箱。琴心红着脸下跪道谢,也对陆老夫人说了几句吉祥话。
陈妈妈翻出了她的账本,父亲原先留给她的铺子有两个,再加上二叔陪嫁的两个,虽然不少,但做的营生不怎么赚钱,一年下来也就赚个七八百两。
琴心十岁就跟着她了,从栖梧堂到苏州道观,一直都陪伴着荣茵,吃了不少苦,说情同姐妹都不为过。荣茵想了想,打算拿出其中一个铺子做琴心做陪嫁,然后再封十二担嫁妆。
琴心不肯要:“这太多了,您给了铺子就不要封嫁妆了,要不就封嫁妆不给铺子了,您也没几个,自己留着多好。”嫁妆是一个女子在夫家的底气,镇国公府高门大户,下人就更势利眼了,荣茵嫁妆不够看就要被私底下说道了。她一个奴婢,用不着那么多的嫁妆。
荣茵欣慰地笑笑,琴心总会在第一时间为自己着想。“傻琴心,你是我身边的大丫鬟,又跟了我这么多年,你的嫁妆丰厚了才显出我做主子的宽厚来,不许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