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城(16)
“表妹勿急,表哥也不确定就是你二叔,所以此次是想请表妹回京之后帮忙打听打听。只是……,若表妹为难,表哥另想他法。”
荣茵颔首,大表哥能想到的,她也猜到了,这个事恐怕不简单,她一个闺阁女子,能做的也不多。虽然如此她还是答应了表哥尽量帮忙查查,她也不忍心让祖父的一生心血付之东流。
第二天范妈妈来的时候,荣茵正坐在西次间的炕上给香囊缝边,窗户开着,一抬头就看得到院中的丹桂。这香囊是用黛色锦缎做的,荣茵觉得单调,还在上面绣了读书人都爱的“四君子”之一的墨竹。
“昨儿秋燕回去就跟我说姑娘的女红比以前长进了不少,今日一看,果真如此,不错,不错。”范妈妈赞不绝口。
荣茵知道范妈妈这是鼓励她呢,反正也要等桂花晒干,就先把绣绷放到一旁,把范妈妈拉到自己身旁坐下,叫琴棋沏一壶六安瓜片上来。
“妈妈请坐,我昨天想了想,女红还是要跟着专门的师傅学,也不知道如今四妹妹和婉清表妹有没有师傅?”荣茵想过了,单独找一位师傅挺兴师动众的,不如跟着四妹妹和婉莹表妹一起学。
范妈妈感到很欣慰,姑娘经此一遭,人懂事了不少,小时候不知道气走了多少个师傅,如今竟也能耐住性子学女红了。
“有呢,府上请了一位擅长苏绣的沈娘子,住在西跨院,奴婢这就去帮您问问。”
“妈妈不急,我还有些事要问。”琴棋这时把茶端了上来,荣茵倒了一杯茶递给范妈妈,接着说,“我昨儿听秋燕姐姐说,祖母要把兰姨娘的华哥儿记到二婶名下,等二叔回来就办,二叔出远门了吗?”
范妈妈没有多想,回道:“福建的铺子上出事儿了,正月就出的门,前不久来信说会回来过仲秋,应该也快到了。”如今都七月底了,算算日子,确实也就十几天的功夫了。
“我怎么不记得府上在福建还有铺子……”荣茵端起茶杯,啜了口。
“是二爷前几年捣鼓来的,做的什么营生奴婢也不清楚,想来是大生意,不然二爷不会亲自去。”
岂止是大,应该还很赚钱,只是这么赚钱的生意没道理二叔远在京城会知道,他是搭上了什么人脉吗?想到这儿,荣茵放下茶杯,朝着范妈妈的方向压低了声音又问:“范妈妈对府中铺子上的事了解多少?”
第10章 刁奴刁奴
范妈妈面色微动,她虽是跟着夫人陪嫁过来的,但说到底也只是个仆人,有些事没有资格说。
荣茵看出来了范妈妈的犹豫,便安慰道:“妈妈有话直说便是,您是母亲的陪嫁,对母亲忠心耿耿,又从小看着我和哥哥长大,没有什么话是说不得的。”
范妈妈思索片刻,才开口:“姑娘也知道,之前大爷在时,府中的产业就在二爷手上,大爷不过偶尔过问;大爷去世后,大少爷还小,要专心读书考取功名,产业的事就没人过问了。府里就都默认产业由二爷打理,这几年二爷充进公中的银子越来越多,显然就是一家之主,夫人如今不闻世事,老夫人也把中馈交给了二夫人负责。”
现在大房孤儿寡母的,都要靠着二房过活,二房的人在府里神气得厉害,连下人都挤破了头想去二房做事。
“范妈妈知道二叔每年交到公中的银子数额到底是多少吗?”荣茵一下子就抓住了范妈妈话中的重点,追问道。
范妈妈摇摇头:“具体不知道,只知道跟老爷的俸禄不相上下,还是之前兰姨娘说漏嘴的。”
兰姨娘生下了二房唯一的男丁,荣江非常高兴,很是宠爱她,连李氏都要避她的风头,她说的应该不是假话。
荣茵听完若有所思。府中的产业大半是父亲任顺天府府丞时攒下的,父亲为官是不便插手,可二叔私底下没少借着父亲的官威做生意,父亲过世二叔以哥哥年龄小不能主事为由全权管理也无可厚非,总归还没有分家。只是二叔在福建到底做的什么生意这么赚钱?交到公中的都有这么多,自己留下的只会更多。
荣茵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得抽空写信问问大表哥才是。
荣茵又想到如今大房的处境,父亲私底下留的产业应该在母亲手上,母亲的陪房中有能干的管事,这点到不用担心。她自己手中也有田庄和铺子,不过刘妈妈回家探亲了,等她回来再清算一遍,好有个底。
范妈妈做事很麻利,下午便差人来禀,沈娘子那儿每逢初一十五休息,其余时间只要荣茵有时间都可以过去学,或是派人叫了她过来教学也一样。
到了傍晚,桂花也干得差不多了,荣茵叫琴书去前院寻了些桂枝、檀香粉、远志和艾叶来,按比例配在一起装进香囊里。
“原来桂花香囊要放这么多东西进去呢,我以为只要桂花就行了。”琴书第一次见怎么制作香囊,没想到这么复杂。
荣茵笑了笑:“这个是给哥哥随身佩戴的,桂枝和檀香可以增加香气,远志安眠,艾叶则可以驱蚊虫,若是放箱笼里的就不用这么复杂。”
用丝线封了口,一枚桂花香囊就做好了。琴心又开箱找了几块布出来,荣茵打算明儿就叫沈娘子过来,再做几枚香囊。
隔天刘妈妈就从老家探亲回来了,刚进府就听到小丫鬟说荣茵回到府里的第二天就找她了,叫她一回来就去栖梧堂,有事吩咐。刘妈妈却不急,姑娘才回来能有什么事,她赶了半日的路还没吃饭呢,先去吃了饭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