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火书(123)

作者: 不明眼 阅读记录

在南天烛小时,她曾经亲眼见过,一日前还和自己一起吃饭的孩子因为逃跑未遂,第二日便成了一具血淋淋的尸体。

只是,那时她还并不知道,那具血淋淋的尸体在晚些时候便会被切开,变成放在碗里的一团血肉,而她蒙着眼凑上去闻的,正是不久前与她玩闹的同伴。

可想而知,下手如此残暴的凶徒,自然也不会善待那些活着的孩子。

鬼童们在入教之初便会被圣姑分成五类,分别祀目鬼,听鬼,鼻鬼,舌鬼,还有皮鬼,简单来说,每个鬼童所擅皆不同,像是南天烛善嗅,也有人善听,善观,擅尝,或是善触。

经过一段近乎残酷的训练之后,鬼童之中的佼佼者,有人能在数丈外看清一片风中落叶,也有人能隔着三层棉被觉察到一颗芝麻……

练到如此境地,鬼童便算是成了,接下来,他们便会被带去教众面前,以所谓“通鬼之术”进行占卜,说得天花乱坠,其实,也不过便是通过所见所嗅,说出一些不为外人所知之事罢了。

南天烛还记得,在离开天罗之前,她一度靠着嗅闻,闻到来人身上血腥,不止一人,便知他是盗匪出身,一语落下,那人登时双膝跪地,从此跟随天罗,只希望五鬼能助他避祸趋福,远离官府追捕。

而诸如此类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鬼童的性命握在教众手中,自是不敢在外胡言乱语,即便是多说一个字,回去都可能面临一场毒打,久而久之,他们也便彻底沦为了天罗爪牙,到了最后,许多孩子都已经彻底放弃了逃跑,甚至开始努力讨好教首,只为能够多吃一顿饱饭,或者晚上睡在有烛火的房间里。

在南天烛五六岁时,圣姑走了,之后,随着天罗势力越来越大,教众越来越多,为铲除异己,他们开始了以人祀鬼,一开始,只是将那些不听话的鬼童还有教众变为祭品,以养天鬼,久而久之,他们便连无辜百姓和路人也不放过,便是来楚州继任的官员也惨遭屠戮,消息传回京师,天子盛怒,一查之下,天罗竟已是遍地开花,于是,才有了之后的神火将军平天罗之乱。

故事说到一半,船舱里鸦雀无声,孔雀一口鱼含在嘴里半天,此时终是想起来咽下去,小心翼翼道:“那你……”

原先,他觉得自己小时已经过得够苦了,受父兄轻视欺辱,甚至想要个箭烙都得不到,然而,听完南天烛幼时所经历的一切,孔雀才惊觉,他当能算得上是在蜜罐里长大的。

一时间,他甚至都不敢问南天烛是怎么熬下来的,问题还卡在嘴边,就见南天烛垂眼道:“我在那里长大,自是也帮他们害过不少人,其实最初我也想过要跑,但是……我却连我爹娘在哪里都不知道,我我曾经问了圣姑,我是从哪儿来的,而圣姑和我说,他们是在一条河边捡的我,我爹娘将我弃在一个有许多夜照飞舞的地方,她还说,那些虫子照亮我的脸,就像是黑夜里的蜡烛,加之那时天竹开得漫山遍野,于是,她便给我取名叫南天烛。”

“天竹……”

孔雀喃喃:“虽然长得不起眼,但天竹却是好药,不论是根茎还是果实都可以入药,清热除湿,通经活络……能给你取这个名字,至少将你捡回来的那位圣姑应当是个通药理之人。”

怎么回事?

忽然间,孔雀心中生出一种怪异之感。

来大陇时,母亲曾经传过他一本医书,可惜,那时他年纪太小,因为被人诓骗险些进了蜂窠,那医书便跟着许多金银细软一起丢了。

好在,孔雀从小熟读医书,几乎能背,以至于先前在蜀州,孔雀在看到长生教徒死状后很快便通过回忆母亲医书想到了银珠草身上。

孔雀记得那本医书上说的每一种药材,而天竹也在其中。

只是,天竹虽然轻微耐寒,但却更喜潮热之地,在乌梁草原上无法生存……若是如此,为何在母亲的医书里却会有天竹呢?

这件事孔雀过去从未想过,一时间竟是愣住了,而就在这时,一旁的勾娘奇道:“这么说,天罗所谓的善卜不过是一场骗局,但为何我只听说过天罗之乱,却从未听人说起过其中秘辛?”

“或许是因为死的人太多了吧,如果都杀光了,也就无所谓说不说出真相了。”

南天烛苦笑道:“当日阮将军来救我时,院子里的尸体已经堆成了小山,还有许多都是和我差不多年纪的鬼童……阮将军明知我是该死之人,但却还是将我带到了外围没人看到的地方,后头想想,那便是阮将军故意放我走的……”

她说完,船舱里复又陷入一片死寂,曹野更是面色凝重。

事到如今,他终于知晓为何阮云夷平乱归来,什么都不愿意和他说。

不但是因为死的人太多了,更是因为,这多半是圣意所在。

为了斩草除根,连被拐进天罗的幼童都不放过,此事若是大肆宣扬,只怕有损朝廷颜面。

然而即便是杀了那么多人,却仍然没有完全剿灭天罗,至少如今看来,越州五通或许便是天罗的某个分支,连当朝首辅都对它笃信不疑……

很快,孔雀也跟着反应过来,冷哼一声:“我看,这又是为了照顾皇帝老儿的面子吧?不就是曹野你先前说的吗,什么天是皇帝的道,人是皇帝的官,蜀州那尚且是天灾,天罗纯粹就是人祸,说到底,要不是当地的官府无能,又怎会让天罗在楚州横行这么多年……”

“别乱说话。”

眼看孔雀愈发口无遮拦,勾娘反抓了筷子抵在他唇上,低声道:“忘了先前我们才被聂言找过麻烦吗?”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