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妞是个初中生(51)
当公交车缓缓停下,筱彤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到家了。她推开车门,走进雨中,快步朝家里走去。
一进门,奶奶看到她湿透的样子,吓了一大跳,连忙迎上来:“怎么淋成这样?快把湿衣服换了!别着凉了!”
筱彤一边擦头发一边给轩轩发消息:“安全到家了吗?”
很快收到回复:“到了!正在喝我妈煮的姜汤,超难喝QAQ但心里暖暖的~”
筱彤笑着放下手机。窗外的雨渐渐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在积水的路面上映出一道小小的彩虹。她突然觉得,友谊或许就像这雨后的阳光,能让最平凡的日子也变得闪闪发亮。
筱彤刚换好干衣服,吹干头发,就听见楼下传来奶奶洪亮的声音:“彤彤,菡菡,下来吃饭了!”
她愣了一下——姐姐回来了?还有爷爷?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筱彤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果然看见姐姐筱菡正在厨房帮奶奶端菜。姐姐穿着那件熟悉的浅蓝色校服,头发扎成干练的马尾,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比上次见面时似乎又瘦了一些。
“姐!”筱彤惊喜地叫道,“你怎么回来了?”
筱菡转身,眼镜后的眼睛弯成月牙:“月考结束了,爸妈说全家一起吃个饭。”她手上端着一盘红烧排骨,香气四溢,“快来帮忙拿碗筷。”
筱彤这才注意到餐桌上已经摆了好几道菜:清蒸鲈鱼、蒜蓉空心菜、西红柿炒鸡蛋,还有奶奶最拿手的莲藕排骨汤。爷爷坐在主位上看着晚间新闻,爸爸难得没有加班,正在摆弄一瓶红酒。
“妈呢?”筱彤小声问姐姐。
筱菡朝门口努了努嘴:“刚听到车声,应该到了。”
话音刚落,门锁转动的声音响起。妈妈张佳慧踩着高跟鞋走进来,手里还提着公文包,脸上带着工作后的疲惫。她是医院的外科副主任医师,经常加班到很晚。
“都回来啦?”妈妈放下包,目光在姐妹俩身上扫过,“大妞又瘦了,是不是学习太辛苦?”
筱菡笑了笑:“还好,就是最近准备物理竞赛有点忙。”
妈妈走过来摸了摸筱菡的脸,又转向筱彤:“你头发怎么还湿着?出门没带伞?”
筱彤下意识地摸了摸发梢:“嗯...没想到会下雨。”
“这么大的姑娘了,看天气预报都不会?”妈妈皱眉,但没再说什么,转身去洗手准备吃饭。
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奶奶给每人盛了满满一碗米饭。爷爷开了那瓶红酒,给大人们都倒了一点。
“来,庆祝大妞月考取得好成绩!”爸爸举起酒杯。
筱彤这才明白今晚聚餐的主题。她偷偷看了姐姐一眼,筱菡正腼腆地笑着,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满足的光芒。
“大妞,说说这次考试情况。”妈妈夹了一块鱼肉放到筱菡碗里。
“太好了!”爸爸高兴地又给自己倒了点酒,“保持这个状态,清华北大不是问题!”
妈妈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竞赛准备得怎么样?需要请辅导老师吗?”
“学校安排了特训,每天放学后两小时。”筱菡回答,“我觉得足够了。”
筱彤像一只鸵鸟一样,将头深深地埋进碗里,机械地扒着饭,听着家人对姐姐的称赞,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既为姐姐高兴,又有一丝说不出的酸涩。姐姐从小就是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成绩优异,懂事听话,是爸妈的骄傲。而她,虽然也如同一颗闪耀的星星,但永远被姐姐的光芒所掩盖,活在姐姐的光环之下。
“二妞,”妈妈突然转向她,“今天和同学玩得怎么样?”
筱彤的筷子顿了一下:“挺好的。”
“就你们两个人?”
“嗯,就我和轩轩。”
妈妈皱了皱眉:“那个轩轩...是不是上次家长会张老师提到的,数学经常不及格的那个?”
筱彤感到一阵热气涌上脸颊:“她只是数学不太好,其他科目都不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妈妈打断她,语气严肃,“你现在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交友要谨慎。”
餐桌上突然安静下来。爷爷轻咳一声,奶奶忙着给大家盛汤,爸爸低头吃饭,假装没听见这场对话。
“轩轩是我最好的朋友。”筱彤盯着饭碗,声音很低但很坚定。
妈妈放下筷子:“我没说不让你交朋友,但你要明白什么人对你有益。那个乐乐呢?你们小学不是形影不离吗?”
“我们...联系变少了。”筱彤感到喉咙发紧。自从初中后,她和乐乐两人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乐乐总是很忙,她们只是偶尔会聊两句。
“你看,优秀的人自然会同频共振。”妈妈语气缓和了些,“妈妈不是要干涉你,只是希望你多和积极向上的同学交往。”
筱彤攥紧了筷子,指节发白:“轩轩很积极向上!她只是学习方式不一样,她很努力,她还...”
“努力?”妈妈轻笑一声,“努力怎么会不及格?你姐姐初中时数学从没下过95分。你看看你自己现在现在啥情况,考个80分都难,在交个不及格的朋友。”
“佳慧,”爸爸突然插话,“吃饭呢,别说这些了。”
但筱彤已经听不下去了。她脑海中浮现出轩轩在长椅上落寞的表情,想起她说“他们谁都没来问我到底需要什么”时的哽咽。现在妈妈的话就像在轩轩的伤口上撒盐。
“成绩不代表一切!”筱彤猛地抬头,声音比预想的还要大,“轩轩善良、幽默、有创意,她画画特别好,还救了只流浪猫!这些你们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