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影后偏要爱我(16)
江梦合眉眼温柔躺在身下,偶尔力道大了,会吃痛一声攥住印芸竹的发尾,又安抚似的摩挲她的发顶,呈现一副依赖的模样。
和床下判若两人。
思来想去,印芸竹觉得或许这几日太过清闲,以至于生活几乎被她强势占据。
该给自己多找点事情做了。
静静等候出租车时,身旁经过一个女人。她短发及肩,眼角笑起时堆着细微的褶皱,此刻正在冲那头大声讲电话。
“对,我到你家门口了,很快进去啊。”
“哎呀你这话说的,咱两什么关系,还要提前说?”
“你也是知道的,我还要在家带儿子,计划赶不上变化嘛,记得给我开门啊。”
“我老公今晚加班,咱们过二人世界。”
或许被她左一口老公右一口儿子闹得烦躁,印芸竹沉沉吐出一口气,手插入口袋来回揉捏钥匙扣。
不免想到前几天单女士提到的相亲,如果没有和江梦合的邂逅,也许自己正在和长辈介绍的男人接触。
然后……过几年会和那个擦肩而过的路人一样,在某个平凡的上午,走在街道上和贝嘉丽通电话。
印芸竹有点难过,脚尖无意义在地上画圈。恰好这时,出租车稳稳停在眼前,她晃掉乱七八糟的念头,上了车。
车内传来烟草焚烧后的呛人气味,她摇下车窗,新鲜空气涌入胸腔,脑子清明不少。
想起自己刚才感春伤秋,印芸竹又暗道矫情。应付了这么多年,不愁剩下的几年。至少三十岁以前,她没想过成家。
司机在前排正哼着小调,她百无聊赖看车外风景,手机弹出一条新消息。
清风徐来:【这周五下午四点艺术中心二号展厅开讲座,群里统计要来的人,填一下表格@全体成员】
清风徐来:【讲座人员名单.xls】
是泉城作家协会的群消息,前年印芸竹对作家的名号心怀憧憬,到年底通过审核正式成为一员。群里时不时发布讲座消息,抱着提升写作水平的目的去,在下面听一堆上了岁数的人吹牛,自此彻底祛魅。
她这次本应拒绝,又想到这些天被江梦合搅乱的人生,关闭聊天框的动作一顿。
算了,就当出去散心吧。
印芸竹点进表格,认认真真填写了个人信息。
但愿,以后的生活能步入正轨。
第10章
从在群里报名参加讲座,不少和印芸竹相熟的同行都在欢迎新面孔,和她交好的其中一位甚至私信询问。
柯如冰:【怎么突然想起来去听讲座?你以前不是对这些没兴趣的吗?】
柯如冰和印芸竹是在群里认识的,第一次去听讲座两人结伴而行,平时会交流写文经验,除此之外很少过问彼此的私生活。
她性子冷淡,沉默寡言,像学生时代班里的尖子生,默默在旁边做笔记,吃饭走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印芸竹总不能和人解释,最近生活工作紊乱,需要找个调节心态的娱乐活动。可她本人偏偏不爱去人多喧闹的地方,于是选择听讲座。
小竹同学:【常年在家坐着,身体快病了[苦笑]】
幸好对方没多过问,简单哦了声,邀请她同往,后者也爽快答应下来。
立冬早已过去,空气中仍然酝酿着深秋的余温。在落叶吵闹繁荣的季节,渐渐归于沉寂。
周五这天,印芸竹和柯如冰在约定的地点碰面,两人吃过午饭,打车前往商区附近的艺术中心。
周围是还未开发完全的创意园区,工业化痕迹不重,绿化措施也做得挺好。展厅对面的公园时常能看到遛狗的老年人,*迈着蹒跚的步伐和相熟的人打招呼。
印芸竹套着件美拉德配色的棉绒外套,扫过背后的发尾温柔卷起,眉眼被风吹得通红。她从艺术中心一楼的洗手间出来,小跑到二号展厅门口。
宽敞的露天大厅被夕阳的余晖照射进来,映在海报渡上一层暖色。柯如冰正站在门口,双手环胸看展架上对此次讲座的介绍。
听到动静,她闻声抬头,指着最下面的一行小字道:“这是最近提名文学奖的那位?她来主持讲座,说不准真能学到东西。”
印芸竹抬头看立在大堂中央的钟表,催促道:“快到四点了,进去吧。”
与其说是讲座,倒不如沙龙更为贴切。推门而入,暖气扑面而来。门口站着正在寒暄的几人,其中一位正是海报上的讲师。
厅内未设有排列整齐的座位,拐角处几张单人沙发相对,被木质屏风分隔出不同的区域,上方飘动咖啡的苦涩和面包的香气。
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见闻,声音并未刻意压低,配合悠扬放松的小调,松弛感拉满。
印芸竹接了杯咖啡,握在手里捂热。身旁的柯如冰见到了熟人,主动上前搭话。一时间,展厅内只剩她形单影只。
该怎么打发时间呢?
她绕过屏风,准备找个沙发歇脚,发现附近坐了几个人。
除了作家协会的写手,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能自由出入展厅。看他们言谈之间,并未提到讲座,应该和本次活动没有关系。
其中一位女人短发及肩,正和人谈笑风生,举止给印芸竹很熟悉的感觉。
“我老公在隔壁呢,我看这边有讲座,顺便过来听听,陶冶一下情操。”女人捂嘴笑,眼角堆着细微的纹理。
“好幸福哦,工作都把老婆带在身边,不像我家那位……”对面的女人双腿交叠,不满撇嘴。
两人的讲话内容令印芸竹感到陌生,她踌躇站在屏风旁,无法融入群体让她看上去分外委屈,像只耷拉长耳朵的小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