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133)

作者: 杨随 阅读记录

“不行,都这样跟他们学我们还怎么管理?我们大队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就因为他俩,这次的先进大队都打水漂了!”

张会计是个老油条,对付起领导来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不是我们不体谅你们,你们也体谅体谅我们的难处啊!”

如果是他们自己的队员,那立马结婚打结婚证,只要在事情扩大之前结了婚,基本上就没事了。

但江婵媛本就是个事儿多的,赵建设也不遑多让,姜远峰几人才没有这个心情替这俩人想办法遮掩。

“不能退回原籍。”领导毫不相让。

“这样,有什么要求你们尽管提,能答应的我都答应,但是不能退回原籍。这样,这俩人带回去,你们想怎么罚就怎么罚,知青办绝不插手。”

“这是什么话,我们又不是贪图好处,更不是为了为难某个人!”

退回这俩知青又不是他们贿赂人搞鬼,合理合规的事情为什么办不了?

“老赵?你也劝劝,真不能退回去。”

被点名的公社书记不知道这该怎么劝。

发生这种事,人家要退回去他是能理解的,要他说老韩同意了啥事没有,用得着在这里扯皮?

就是这个老韩,为什么非不同意,难不成这俩知青哪个跟她有亲戚关系?

赵书记不说话,韩主任也没了办法,开始打起了感情牌。

“张会计啊,大家都认识这么多年了,我老韩没求过你什么,就是这两个知青,真不能退回去。”

韩主任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张会计只能松了口。

最后在赵书记的见证下,姜柳大队得到了下一批知青少分几人的承诺,且韩主任要私人补上他们这次先进大队本该得到的奖品和其他一些让步。

要是没有这事,这次的先进大队绝对是他们的,现在这样只得到了东西没了名声,他们还觉得自己亏了呢。

几人又带着带着江婵媛和赵建设火速去打了结婚证,做主分了队里一处没人住的小房子单独给这俩人,眼不见为净。免得跟其他知青在一起又闹矛盾。

当然,是给租金的。

江婵媛如愿没被退回原籍,但在姜柳大队的名声也毁的差不多了,她以后再想作什么妖可不容易。

而且没嫁成林北望不说,反倒嫁给了她无比想逃离的赵建设,最起码这几年两个人是绑在一起了。

这恐怕才是最让江婵媛痛苦的事。

第57章 娟子,我来接你了。

姜柳大队彻底割完麦子的这天是个艳阳天。

阳光高照,烘烤着大地,也让人的心情如这艳阳一般灿烂。

麦子彻底割完,农忙结束了一半。

看着大队部外面晒着的成片儿的麦子,再瞅瞅粮仓里满满当当的新粮,姜柳大队的队员有一个算一个,这两天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走路都呼呼带风。

老天赏脸,这些天都是太阳高照的大晴天,让他们能把新收的带有水汽的麦子好好晒一晒。

前面晾晒的麦子已经进了仓库,等最后这一部分麦子晒干进仓,他们就彻底不用操心麦子了。

前两天他们总是担心一哪天下雨,给麦子浇湿后又及时晒不了发霉,导致好好的粮食可惜了。

这两天整完土地,再赶紧给下一批的苞谷种下,大队里就会计算工分分粮。

他们的粮食眼瞅着要进自家房子了,怎能不让人心情愉悦。

最近歇着整地的这几天,按理来说应该能稍闲一些,可各家各户打算在端午给孩子结婚的这些人家依旧繁忙。

刚忙完地里的活儿,又要紧着开始为儿女操心。

孩子们激动着能跟另一个同志组成家庭,长辈们却要费尽心力给他们操办着,争取让自家孩子结婚的时候能热热闹闹的,也尽力让他们这一辈子仅有一次的事情不留遗憾。

这个时候的婚事都比较简单,可再简单,新人的婚礼也必不可少。

大部分男同志都是穿一身借来的旧军装穿。

女同志要么穿一条红裙子,要么穿跟男同志一样的旧军装。

女方这边吃早上的酒席。

男方那边吃过早上的席后,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借一辆自行车来接新娘子。

等新娘子到了男方家中,中午吉时新娘子改口后,男方会再有一顿酒席,请男女方的亲属和队里这些亲朋。

这个时候两位新人要给这些长辈敬酒,等这顿饭吃完,婚礼就彻底结束了。

中途再分点糖果给队里的小孩子,就算是比较体面的婚礼了,也是大部分人家的安排。

至少姜柳大队这几户有孩子结婚的人家都是这么安排的,队里参军孩子家里的旧军装都不够借,甚至借到了外村去。

王娟倒是没借旧军装。

姑娘家参军的本就不多,他们周边大队更是稀少,女式军装根本就借不下。

王娟家里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给她做一件红色的裙子。

又是新衣服又体面,红色也符合结婚这个好日子。

眼看着快要到王娟和周子安两人的婚期了,王娟她大嫂前些天便给王娟做好了裙子,试穿的时候闻怀溪跟姜怀梦还去看过。

王大嫂不愧是公认的做衣服手艺好,那红裙子穿在王娟身上板板正正,不大不小刚刚好。

款式是王大嫂学了人家城里的,很是适合王娟,衬得人英气大方。

便是见过不少后世衣服款式的闻怀溪都觉得那衣服好看,想请王大嫂帮自己也做一件适合自己的裙子刚好夏天穿。

王大嫂一口应下,只是这做衣服的时间得往后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