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17)

作者: 杨随 阅读记录

是的,昨天姜远兰让徐桂芳直接给两人摆酒结婚。

主要是闻怀溪知道乡下苦都愿意为了赵建设下乡。

这次好不容易脑子清醒没闹着跟赵建设结婚,姜远兰始终不放心这个定时炸弹,生怕闺女再被哄了去。

还有那个江婵媛,她觉得那姑娘也不是省油的灯。

别以为她不知道她闺女就是被江家这女娃哄得下乡的。用的还是这姑娘自己的对象这个理由,她不防不行。

虽然她不知道江婵媛跟赵建设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那姑娘自从被报名下乡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她后妈装了那么多年,家属院里谁不夸?被她临下乡那两三天就拆穿了,甚至那会儿还有时间哄她闺女下乡。

她家小溪的性子她知道,说好听了是单纯,说难听了就是蠢。真跟那姑娘斗,肯定算计不过对方。

刚好现在有这个什么宋未晏,愿意救人人品应该还行。就算这人装得好她妈她哥都被骗了,先远离了那俩人总是好的。

小溪没闹着嫁给赵建设,她得赶紧把事定死。等她过段时间能请假了就回娘家一趟帮闺女把把关。人还行就继续处着,不行了到时候再想办法让两人离婚。

她闺女还没到年龄领不了证,就算结婚也只是在姜柳大队。没有结婚证就没有法律效力,过两年回城一样没人知道情况。

姜远兰心里算计着,又去江婵媛后妈那里不经意给她出主意怎么在江父面前挽回名声,顺便给江婵媛上上眼药。

敢算计她闺女?那江婵媛就别要亲爹的援助了。

江主任本来就没多疼那个闺女,江家后妈多吹吹枕头风,再有虎头虎脑的小儿子孝顺,她相信要不了多久,江主任就会把那个闺女抛之脑后了。

第9章 到时候有的是机会观察她。

商议完婚事,徐桂芳提起今晚请宋未晏吃饭,感谢他那天救了闻怀溪。

宋未晏拒绝:“不用了徐奶奶,我马上要跟闻知青结婚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徐桂芳不容拒绝道:“结婚是结婚,救人是救人,这怎么能混到一起?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晚上来吃饭就行。”

姜柳大队这一片请别人吃饭一般都是晚上。

对于村里人来说,粮食的生活的根本所依。大家中午干完活回来要抓紧时间休息,请客的人家没有多余的精力做一顿好菜好饭,被请的人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应酬,导致休息不好下午干活没精神。

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中午这个时间请客,久而久之,晚上请客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既然是请客,那就不能用他们平常吃的饭糊弄人家。他们家里平时吃的啥?咸菜窝头红薯粥,请客不说硬菜,最起码不能给客人吃这个啊。

徐桂芳一贯的原则是,请客就好好请,不要随便糊弄人。整那些个糊弄人的东西,人家不高兴,他们家难道就有面子了吗?

她家条件还成,不说别的,偶尔一顿肉还是买得起的。

所以徐桂芳让姜远峰昨天去公社顺便就割了肉,准备今天做个肉菜,也好让人家宋知青看看他们家的诚心。

现在一斤肉要七毛五还要肉票,两斤就要一块五了。但是姜家人多,炖粉条一斤肉太少了,分成两盆菜都看不到几片肉,请人家吃饭摆着也不好看。

徐桂芳犹豫了会儿,终究一咬牙,给了一块五让姜远峰割两斤肉,给钱的时候她都肉疼。

再多不行了,她舍不得,家里也没有那么多肉票。

徐桂芳决定买完这两斤肉后,一直到农忙家里都不买肉了。

过段时间给外孙女摆酒也要肉菜,闺女那边不知道票够不够,她得看情况拿出来点。

徐桂芳早就想好要用肉炖个粉条,再炒个家里腌的腊肉,还有一个香椿炒鸡蛋,这就三个荤菜了。然后炒个莴笋,青菜炒蘑菇,木耳黄花菜,再做个鸡蛋汤,凑够六菜一汤。

有肉有蛋,对于农村人来说这就顶顶不错了。那可是肉,谁家不年不节的吃肉啊!大家都吃的自留地种的菜,鸡蛋也是要留着去公社换盐的。平常根本花不上几个钱,主要是也没那么多钱。

也不是徐桂芳抠,好吧她确实有点抠。但是二斤肉属实不少了,村里多少人家一年吃不上几回肉。大家都是杀年猪的时候分上几斤,然后一吃吃一年。

要不是徐桂芳手里有二孙子厂里发的肉票,还买不了两斤呢。

在几个儿媳妇忙活着做饭的时候,徐桂芳趁机教育她们:“你们出去打听打听,谁家不年不节的吃肉?咱家日子够好了!你们妹妹还时不时补贴一点。就这,要不是远兰帮忙把怀德弄进了厂里,他能发肉票吗?你们能吃上肉吗?

“不要觉得小溪住家里吃家里就是占便宜,别说远兰给了钱,就是没给钱,小溪在家里吃饭也是应当的!远兰这些年可没少帮衬家里!你们扪心问问,没有她,咱家日子能有这么滋润吗?”

因为姜家没分家,姜远兰给钱是直接给了爸妈的。姜家几个儿媳妇没拿到钱,之前对于闻怀溪这个外甥女在家里吃饭就有点不是滋味,总觉得她是占了家里便宜。

虽然姜远峰当时取钱的时候给大家都看过了汇款单,上面明确写了姜远兰给家里寄了多少钱,平均到每个月有多少。

明面上是没问题,但是她们可是知道老太太偏心闺女的。钱给了老太太,花到他们身上的能有几分?谁知道婆婆是不是给闺女存着呢?又或者花到了外孙女身上。毕竟啊,闻怀溪一天天吃的可比他们好太多了,这可说不准是不是她爸妈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