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174)

作者: 杨随 阅读记录

那个时候,李秀秀已经嫁给周援军很久了,刚刚怀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孩子。

时隔十年之久才听到当年周家人隐瞒的真相,婆婆早已亡故,她连质问一句都做不到。

李秀秀苦涩一笑。

还好周援军并不知道当年婆婆做的的事,这是她唯一庆幸的事。

要不然她真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崩溃。

李秀秀仔细想过,她已经不是会冲动的年纪了,更何况她婆婆一向对她不怎么样,这种情况,应该,是能理解的吧?

实在难受,李秀秀将这件事告诉了周援军。

周援军知道这件事后,很是愧疚于自己妈做的一切,对李秀秀更是体贴,二人的生活愈加幸福美满。

这是这件事时隔多年被重新提起的唯一任务——让男女主的感情再一次加深。

……

闻怀溪猜的没错,他们在路口看到的那些领导,的确是去周家进行思想工作的。

电话已经打到了部队,人民群众向他们求助,他们便不能装不知道。更何况周婆子死撑着不同意人家姑娘退婚本来就是不对的。

人家李秀秀同志并不是在得知周援军“牺牲”后才提出退婚的,李家是在周援军“牺牲”之前,在之前周婆子隐瞒了自家真实情况的时候就想要退婚的。

就算李家是在周援军“牺牲”后提出的退婚,周婆子也没有权利不同意。周婆子所说的“冥婚”更是不被允许,这是封建迷信,传出去甚至会影响周援军未来的仕途。

早在之前,在李家将电话打到部队诉说了这些事的时候,周援军那些领导对周婆子的印象便不是很好了。

好在这些话是周婆子说的,并不是周援军本人开的口,影响没有那么大。

要是这话是周援军本人的意愿,部队是要对周援军再次进行思想评估教导的。一旦不通过,周援军在部队的路就到这儿了。

至于周婆子的话,考虑到老人刚刚失去一位优秀的儿子打击太大,他们稍稍能理解一点。

毕竟儿子保家卫国还未娶妻,也没有后代,一些封建的老人是会想着不能让自己儿子在地底下一个人孤独。给他娶一个媳妇儿,最起码等姑娘百年后,她儿子在那边还能有个媳妇儿。

只是理解归理解,这种行为却是绝不允许的。

谁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不能因为你家儿子没了赔上人家另外一个姑娘的一生啊!

人家李秀秀同志才十九岁,大好的年华,不能这么浪费在一个已经牺牲了的人身上。

虽然有那么几个为数不多的领导知道周援军其实并没有牺牲,可秘密任务之所以被叫做秘密任务,便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而且这件事也不可能会告诉周婆子一家。

在外的消息,周援军必须是“已死”状态。

已经“牺牲”的未婚夫,周家这个未来婆家自然没理由阻止人家姑娘再嫁。

可周婆子本人身体不好又被儿子“牺牲”的消息打击太大,部队只能采取怀柔政策让人过来进行劝解。

领导要来,周家人便不用专门跑一趟部队去将周援军的东西带回来。所以他们这次不仅是来劝解周婆子的,还带上了周援军的遗物,也顺带将周援军的抚恤金捎了过来。

这些钱在周援军任务成功执行回来是要归还给部队的,但是那也是他回来之后的事了。

最起码目前来说,这笔钱一定会好好的交到周援军的老母亲周婆子手上,用作是他孝顺自家母亲的钱财。

五百五十元,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笔钱成功堵住了周婆子的嘴。

周婆子手里捏着儿子的抚恤金和他生前的工资本,心里开始细细盘算起来。

等领导来的这些天她也想了很多。

她本来以为没多少钱的,打的是让李秀秀嫁过来给自己当牛做马的主意。现在有了这些钱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即使李秀秀真的嫁过来,周婆子也不会把这笔钱交给儿媳保管,但是目前来看这件事没有必要。

两个小的人家会带走,她三儿留下的这些钱足够给闺女一笔嫁妆,足够给小儿子存下彩礼钱。

她自己则有另外两个儿子养着,加上大队里分的人口粮,他们一家子不至于过得那么艰难。

李秀秀嫁过来便不一样了。

虽然李秀秀能挣口粮,估计也只够她自己的,平日里别的开销还是要花她家的钱。

李秀秀是能照顾自己,但是另外两个儿媳妇照顾也一样。她不仅是三儿跟小儿子的娘,也是另外两个儿子的亲娘,他们有义务奉养亲娘,而自己不用花这笔钱出去,还能将给李家的五十块钱彩礼钱要回来。

再一个,领导说得对,她儿子毕竟是烈士,她这个当娘的逼一个清白姑娘嫁给自家已经去世的儿子,不仅对儿子的名声不好,这种封建还可能导致她会被批。斗。

别看她在李家人面前说哪怕闹到死都无所谓,实际上周婆子惜命得很,她不可能真用自己的命跟李家人杠上的。

她当时说那些话不过是气不过儿子死了李家人能顺当退婚罢了。

她死了批。斗落不到自己头上,但只要自己活着,逼李秀秀嫁给死去儿子这件事就会一直留在她身上,是那些人抓典型的证明。

他们村牛棚可还住着那些外来人的。

想通了这些事之后,周婆子虽然还是气不过李秀秀这么顺当退了婚,到底没有那么不依不饶了。

她装作善解人意的模样,在领导稍微劝了两句后答应了李家退婚的请求,又持续卖惨说自己是多么不容易,说那些话完全是当时太难过了没过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