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188)
女知青跟他们这些村里人能一样吗?
她们都是盼着回城才不想结婚,少有的结了婚的,要么是知青跟知青,要么是为了少干活有个婆家或者岳家帮衬才跟村里的姑娘小子结了婚,剩下来的那些,人家都盼着能回城,根本不屑于在她们姜柳大队这个农村结婚。
她说的这些道理李荣军又怎么不知道,但是他比孩子她娘理性,知道这次一点头就没回头路了,可不得自家人好好琢磨。
再一个,他心里是不太愿意给姑娘嫁过去的。跟周家闹成那样还把姑娘嫁过去,搞得好像是他家秀秀没人要一样。
李大哥也不看好周援军说的这些话,但是妹子的婚事有爹娘做主,在外人面前一家人争争吵吵像什么样儿。所以他没开口,想的是等周援军走了他再好好劝他娘。
李荣军刚说了不同意就被自家婆娘反驳了,周援军自然是见机插话。
他又言辞恳切地说了到时候会让大哥大嫂看着周婆子,又无奈地笑着诚恳道:“退婚这事,是我妈的错,但是以她的性子肯定会有意见。说实话,大多数人家婆母不给儿媳妇立规矩是少有的,但是我妈心疼我,我说的话她都是照做的,所以我绝对不会让她因为对秀秀有什么意见欺负了秀秀去。”
周援军没有做什么保证说绝不会有意见,但是人家说了,他妈会为了他,不会磋磨秀秀。这就是顶顶让李大妮觉得满意的了。
周援军要是说了周婆子那人不会有意见她才奇怪呢,但是人家这番话,就恰恰说到了她的心坎儿上。
李大妮现在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李荣军的表情却不容乐观。
李家两方人马一时之间僵持不下。
最终,在周援军的再三恳求,还有李大妮的游说下,李荣军的心也有点偏了过去,却还是没有给一个准话,只说了会考虑,让周援军回去等。还说了这两天就给结果,绝对不会耽误周援军这个假期再找一个媳妇儿的。
第79章 最疼爱的女儿!
李荣军是一家之主,他不同意的事李大妮都没法子,更别说是周援军了。
老丈人不同意,周援军只得告了辞,并且坚决推拒了李家人要把自己带过来的礼物还给他的行为,出了李家大门回了家。
周援军刚出李家大门不久,李大哥李二哥急匆匆带着徐桂芳和妇女主任到了自家。
早在李荣军听了李大妮的话开始心动的时候,李大哥意识到不好,在自家妹子的暗示下,赶紧跑到姜家喊了徐桂芳过去劝人,又让自己二弟去喊了妇女主任,妇女主任连带着她男人一起喊了来。
姜家先前跟李家交好,徐桂芳说的话李家两口子多少能听进去,妇女主任也是如此。妇女主任她男人跟李荣军是从小的玩伴儿,长大了关系依旧亲近,因此这两家的关系在村里众多人家之间算是亲近的。
李大哥喊了这俩人,也是觉得她们说的话自家爸妈或多或少能听进去。
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之后,妇女主任她男人当即就骂李荣军说他糊涂。
他俩是发小,说话向来不拐弯抹角。然后三个人加上几个孩子一通给李荣军和李大妮分析。
再怎么说,甭管孩子是不是亲生,他们秀秀嫁过去就相当于是做后娘了。
一个年轻姑娘刚嫁人就照顾两个孩子没人帮衬着,家里男人也常年不在家,做啥事都得自己来。脏活累活都是自己的,又是独身,在陌生的村子里操不操心?
好,说大伯哥二伯哥都在,能帮着点,但是人家家里没活吗?他们不要做自家的活吗?人家能一直帮衬着你家啊?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男人常年在外的小媳妇儿,说句难听的话,除了男人没死能给钱,别的地方就跟寡妇一样,寡妇有个什么显著问题,寡妇门前是非多。
哪怕你说是有个人搭把手什么的话,小媳妇儿家里男人在好说,但是放在丈夫不在家的妇女身上就是可能被说闲话。
先前有周婆子在,前面这些问题都不是事儿,人家儿子帮自家妈家里,肯定不存在这些问题。现在不一样。
虽然周婆子这人心眼儿忒坏,但他们不得不承认,做周援军的媳妇儿要是没了周婆子这个婆婆住在一起,要考虑的事情就变得更多。
再有,同住一个村,他周援军能保证周婆子不为了原先那事儿为难磋磨他们秀秀吗?他敢保证他妈不是那种人吗?他说了他妈会为了他不为难秀秀,他保证了你就敢当实话听啊?真有个什么他周援军远在部队屁用不顶!
李大妮弱弱发言:“可是周家小子说过不了多久他升了正连长就能随军,还能给秀秀安排工作……”
这句话给一屋子人气得一个仰倒。
好,你说没多久升职了就随军,可这个职到底什么时候升?他周援军是领导肚子里的蛔虫说升职就升职啊?万一出个什么岔子,这个升职又要等多久?你敢保证吗?
他说安排工作,到底能不能安排工作到底有没有确定的准话?又或者这个工作到底是哪种工作?是应了秀秀高中文凭的轻松活计,还是像他们都能干的去那些后厨里给人洗菜切菜帮忙?这些全都没有个准话,只是说有可能。
有可能这话多好说,后面哪件事没做到,就说当时说的是可能不是确定。瞧瞧,这一句话就能给他们打发了。
真是的,说啥都是可能可能,不就是给人画大饼吗?
再有,李秀秀自己不是很愿意嫁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上次从小溪那儿得知了周婆子骗他们一家的事,李秀秀再没了原先对周家的那种莫名其妙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