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200)
徐桂芳不明白外孙女在纠结什么:“小晏给你就收着啊。假结婚只是最后的手段,你俩过得好到年纪就扯证了,那会儿假的也成真了。”徐桂芳比闻怀溪想得开多了。
“再说,以后真过不到一起就当离婚呗,彩礼那会儿再说呗。”
反正徐桂芳觉得宋未晏挺好的。
人长得精神,家里条件也好,和外孙女还是挺般配的。
而且六百六十六,她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彩礼钱。宋家又只有小晏一个孩子,不会有妯娌之间的矛盾,简直不能再好了。
徐桂芳觉得,就算没有有小溪落水这么一个意外,这俩人真处对象她也觉得挺好。
“就听徐奶奶的。”打断了闻怀溪的纠结,宋未晏又和徐桂芳商量,“徐奶奶,咱们到时候对外就按先前商量好的,说一六六彩礼和手表收音机行吗?六六六,太招摇了。”
宋未晏一点都不想引起注意。
“行,这有什么不行的,你放心,明天小溪她妈到了,我跟她说。”
徐桂芳当然不会不答应。
说句难听的,对外这么说吃亏的是宋未晏。
要是他们家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家,宋未晏私底下东西给了,对外说得少,真分开那天他们完全可以死不承认昧下这笔钱。毕竟大家都知道只有一六六。
不过他们姜家不是这种人,不会干出这么昧良心的事。甚至一开始和宋未晏商量好的彩礼钱就是一六六。
徐桂芳脸上笑出了褶子。
最起码从彩礼钱来看,宋家对他们家小溪是满意的。以后真过一起回城了,不用担心宋家不愿意的事。
闻怀溪被剥夺了发言权,就这么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地商量好了所有事,徐桂芳还顺便替她答应了明天去公社买手表。
行吧。
没有发言权的闻怀溪只能人家怎么说她怎么做了,第二天一早等着宋未晏过来骑家里车带她去公社。
“对了。”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闻怀溪突然想到昨天知青们吵架的事,问道,“昨天男女知青吵架说要换房子,最后成了吗?”
虽然和她无关,不妨碍她听两句,也能缓解两个人不说话的尴尬气氛。
宋未晏的声音飘到后座上:“换了。”
他一边骑车一边说:“男女知青只差一个人,本来就该公平点分。钟知青不反对,他又是知青点负责人,刘兴家刘知青又喊了张会计过去,男知青只能同意了。”
“嗯?刘兴家昨天是喊张会计分房?”闻怀溪以为刘兴家真有事,结果是去喊张会计帮忙的。
宋未晏解答了她的疑惑:“他好像有事吧,顺便帮钟田生喊了声。”
骑车上了坡,宋未晏继续道:“今年大队有两个工农兵大学名额,钟田生想要,现在谁都不得罪,所以不愿意出这个头。”
这个闻怀溪听姜远峰说了。
本来姜柳大队只有一个名额的,另一个是上次江婵媛没被退回去的补偿。
所以其实有一个名额内定了张栋来着。
闻怀溪的思绪又开始飘了。
张栋好像和栗瑶瑶正处在暧昧期,他要是去了工农兵大学,不知道和栗瑶瑶之间还有没有戏。
第86章 你怎么还喊我家小溪闻知青?
到了公社,两人先去了供销社,直奔卖手表的柜台。
红旗公社不大不小,供销社卖手表,但是不多,就三个还都是放了挺久的,最起码半年以上。
售货员问清是给谁买后,指了指柜台:“女款就这一个,上海牌的,一百二,一张手表票,十二张工业券。”
不像市里,公社消费能力不高,手表价钱不是很贵,甚至是这个时候偏便宜的价格。但这表是钢带的,闻怀溪不是很想要。
“不喜欢吗?”见她犹豫,宋未晏给出建议,“要么明天找大队长开介绍信去市里买?”
宋未晏带够了钱票,却没想到公社只有这一款女士手表。
手表票是宋母前段时间从京市寄过来的,这两天刚到。
京市手表款式多,可宋母担心自己买的儿媳妇不喜欢,寄了钱票让宋未晏带着闻怀溪自己买,没想到反而更为难了。
闻怀溪确实不喜欢:“我不是很想要钢带的,冬天戴着手冷。”
宋未晏表示理解。他自己的表也不是钢带,就是觉得冬天太冷了戴着不舒服。
两个人离开柜台,零零散散又买了点别的东西,这才出发去车站等姜远兰。
在车站外等着的时候,宋未晏又提起了买手表:“那明天去市里买?”后天结婚,明天还有时间。
闻怀溪下意识道:“那又得请人帮忙上工。”
记分员的工作不好请假,她今天出来是大舅帮着她转悠,赶中午要回去上工的。
“那让姜阿姨陪你去,我帮你上明天的工。”宋未晏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案,“她刚好今天到,买完不用着急回来,你们母女可以多待会儿。这样可以吗?”
但这样宋未晏就得请假了。
看出闻怀溪的顾虑,宋未晏安慰:“给你买手表肯定要买你喜欢的,姜阿姨可以帮你参考,我直接把钱给你。”
宋未晏从口袋里拿出手表票和工业券,又数了三百块钱出来,一并递给闻怀溪:“给你。”
“快收着,等会儿都看到了。”宋未晏不由分说地将一把钱票塞进了闻怀溪的口袋,“就这么说好了,明天你们去。”
“如果买表钱不够,记得找我给你补上。”
宋未晏今天出来给手表预估的就是三百,因为公社手表的价钱高不到哪里去。此时想多给,身上也没装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