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205)

作者: 杨随 阅读记录

衬衫不便宜,不比闻怀溪当初送的枕巾价钱低,甚至可能高出一点。

不过王娟觉得两人关系好,而且说起来当初她能不追在刘志斌身后相看到周子安也有闻怀溪一份功劳;李秀秀则是多亏了闻怀溪才能知道周婆子的真面目,是以两人并不觉得心疼。

姜远兰看着闻怀溪一一道谢,感慨闺女真的长大了。

娟子结过婚了,能送肯定是闺女之前给她送过。以前闻怀溪在家的时候,这种人情往来都是她操心的,下乡了闺女反到学会了这些。

闻怀溪化好妆,接亲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宋未晏要从知青点过来,骑车带着闻怀溪绕姜柳大队一圈再回到姜家,然后两人在大家吃席的时候给亲朋长辈敬酒。

和王娟当时一样,闻怀溪今天也穿了一条红色的衬衫领裙子,脚踩一双新的小皮鞋。

是之前说好结婚的时候,姜远兰表示自己会找人做好带回来的。头发是特意找村里手艺好的婶子盘的,上面夹了闻怀溪自己的发夹。

别的没什么特别的,只闻怀溪戴了昨天和姜远兰去市里买的新手表。

宋未晏的是一支类似款式的,都是昨天一起买的,只不过宋未晏这支表是昨天问过他意见后,姜远兰掏的钱。

姜远兰早知道彩礼有手表,这是一开始说好的。所以在城里的时候她找人淘换了票,打算同样回一支手表,免得让人家觉得自家占便宜。

虽然别人可能并不会这么想,可姜远兰不吝于这样猜。

要想感情长久,只有一方付出是不行的,单方面的帮扶只会慢慢消磨情分。

姜远兰没打算要闻怀溪的彩礼钱,算上家里掏钱买给宋未晏的手表,她又从自己私房钱里掏了两百块钱,和先前闺女下乡又寄回来的钱一并给了她,就当是给小两口的钱。

这么些年,姜远兰一共攒了四百多点私房钱,给了继子五十,留给继女五十,她亲生两个孩子每人两百,谁也不偏。

她是和闻知柏关系好,和继子继女处得也不错,可再怎么说,那两个孩子都比不过姜远兰自己亲生的孩子。

十个指头还有长短呢,她这些年自认很对得起继子继女,他们结婚也会从自己私房里拿出五十块钱补贴,但想和她亲生孩子一个待遇,抱歉她做不到。

盯着自行车载着闺女远去的背影,姜远兰眼前有点模糊。

她女儿今年十七,还有几个月才满十八,她一直觉得闻怀溪就是个孩子,应该在家里多待几年,可现在她就这么嫁出去了。

……

宋未晏骑得是姜家的二八自行车,今天绑了一朵大红花在横杠上,闻怀溪则是侧身坐在后座。

闻怀溪不太适应这么坐,但她今天穿的是裙子。

好在宋未晏骑车很稳,加上村里都是土路,宋未晏担心颠簸,就骑得更慢了,闻怀溪这才勉强一只手搂住宋未晏的腰,一只手抓住车座尽量稳住自己。

姜柳大队人不算少,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姜家参加婚礼,一路上能碰到许多凑热闹的村民和小孩子。

大家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谈论着今天的新人,偶尔传来几句小孩子天真的童言童语。

“我长大也要娶这么好看的媳妇儿!”

“我要做新娘子,新娘子好看!”

让闻怀溪觉得有趣的是,说要娶媳妇儿的是个长得很可爱的小女孩儿,说要做新娘子的是和这个小女孩拉着手的小男孩。

两个孩子在大人说只有男孩子才能娶媳妇儿的时候大声反驳,说他们长大一定会让小姑娘娶小男生,逗笑了一群大人。

闻怀溪默默给两个孩子点了个赞。

骑车过了这一段,前面是和周庄大队的交界处,宋未晏低声询问:“我们绕过这一圈走完整个村子吧?”

闻怀溪无可无不可,依着他走,只是在心里暗喜坐后面不用被宋未晏给耳朵吹气了。

靠近茅草屋这一带人很少,闻怀溪隐约看到屋前好像站了人。

的确站在不远处的老陶注视着外孙特意绕过来的身影,心里到底是高兴的。

宋未晏下乡到这边只有他这个外公一个亲人,却迫于他的原因不能相认。

如今外孙结婚,老陶再怎么说担心被发现不让宋未晏过来,在真正见到人的那一刻,唇角的弧度却越扬越高。

老陶心想:虽然不能去参加婚礼,这样也算见证了小晏的幸福。

第89章 另一只则是搭在了他的腰上。

绕完一圈后,自行车回到姜家门口,闻怀溪和宋未晏在大家善意的调侃下进了房间。

在这之前,宋未晏只有上次搬东西的时候进过这个房间。

房间里只有两个人。进了熟悉的地方,木门隔开了院中的喧嚣,将所有人的目光隔绝在外,闻怀溪逐渐放松下来。

她坐在床边,余光注意到一旁给自己搬了板凳坐下的宋未晏,脑中猛地想起姜远兰早上的叮嘱。

妈妈好像说,让她和宋未晏坐一起说说话?

可宋未晏已经坐下了。

闻怀溪给自己找理由:没事,这是忘了,等妈妈问起来实话实说就好。

刚这么想着,姜远兰敲门了:“小溪,小晏,这是等会儿要敬的酒,给我开下门。”

宋未晏起身开门,门口的姜远兰拿着两瓶白酒,举起左手示意说:“这个瓶子是给小晏喝的,掺水了,另一瓶是给客人的,小溪你等会儿倒酒的时候别搞错了。”

白酒挺贵的,不可能放桌子上任由客人喝个没完,宋未晏要喝酒,只能是由闻怀溪这个新娘来倒。